2025年的進度條已經加載過半。這半年,你的生活狀態整體表現如何?下半年你希望有哪些新嘗試或期待?在消費上你有哪些新主張……在年中這個節點,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聯合京洞察,跟1000名消費者對話了上半年的生活狀態、消費主張和消費趨勢。結果顯示:
-2025年(上)近三成人在“躺平”和“上進”之間反復橫跳,超四成人對上半年生活狀態基本滿意,近三成人表示剛好及格。“穩住”成為2025下半場最具期待關鍵詞,“健康”是消費核心聚焦點。
-消費呈現“雙標”特征,實用主義和情緒價值成為拉扯的兩級。近五成人更在意性價比,近四成人注重高頻實用和長期價值,還有近三成追求情緒價值、興趣消費。
-情緒價值消費熱情持續高漲,陪伴、懷舊、療愈是關鍵詞,情感陪伴產品、香氛香薰、文化演出、潮玩等成為情緒“充電寶”。情緒消費熱潮的背后是消費者對“愉悅自我,獲得內心滿足感”的迫切需求。
-體重管理成為全民關注焦點,60.4%的人體重維穩或略有下降,15.2%成績明顯,減重5斤以上。科學飲食、堅持運動成為大家選擇較多的減重方式,京東2025上半年數據顯示,健身爬樓機成交額同比增長超10倍,滑雪機、律動機成交額增長均超100%。
-從“實物商品”到“服務消費”,近半數消費者在空調清洗、家政等服務型消費上需求增加,六成消費者表示未來服務消費支出占比將持續提升。
-AI正深度融入日常生活,超半數消費者每天都會使用AI工具,學習、搜索、工作是主要使用場景,相應AI手機、AI電腦成為消費者最想體驗的終端產品。未來,更多人期待AI從效率工具向知識導師、生活助手、情感樹洞等角色延伸。
七成人認為上半年狀態及格分以上
“穩住”成為2025下半年最具期待關鍵詞
在談及“2025年上半年的狀態還滿意嗎”這一問題時,43.7%的人表示基本滿意,可以打7-8分; 26.3%的人打6分,“雖然有遺憾但整體還算可以,剛剛及格”;有18.2%坦言“過了一個極好的上半年”,給自己打9分或10分。
具體來看,2025上半年,按部就班、平平淡淡以27.8%的占比成為最普遍的狀態,在“躺平”和“上進”之間反復橫跳是22.5%消費者的現狀,另有19.7%的人秉持及時行樂的態度,17.4%的人能保持灑脫外表下的穩定內核。看似分散的狀態背后,是當代人在快節奏生活中尋找平衡的真實寫照:有人選擇隨遇而安,有人在矛盾中調整前行,有人主動為生活注入樂趣。
自由職業者王浩選擇“及時行樂”,上半年學了陶藝、去了3個城市旅行,“雖然存款沒漲多少,但快樂是真實的”。他給自己的上半年打了7分,下半年計劃“邊玩邊搞錢”,既要完成一次長途旅行,也要把副業收入穩定在每月8000元以上,“瘋玩之后,還是得有點實在的積累”。
而對于下半年的期待,求穩成為核心訴求,48.6%的人希望在工作、生活、心態等各方面都要穩住,45.7%關注自身和家人健康,43.7%計劃通過運動健身保持好狀態,努力搞錢和擁有穩定精神內核也分別以42.5%、36.0%的選擇比例進入核心期待榜單。
消費賬單藏著一套“雙標”邏輯:
實用主義VS情緒價值
消費者的行為呈現出鮮明的“雙標”特征:一面是堅持實用主義的理性,一面是為情緒價值買單的感性。在調研中,48.2%的人更在意性價比,希望用同樣價格買到更值得的東西,43.7%的人愿意為“好東西”付出對等價格,38.5%不再盲目跟風,注重高頻實用和長期價值,34.9%有明確預算和規劃,追求質價比,這些數據勾勒出“消費淡人”的畫像——他們克制、務實,將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同時,“消費濃人”的身影也愈發清晰:29.5%認同快樂消費,樂為情緒價值、興趣消費買單,25.1%追求體驗式、個性化消費。上半年的消費熱點中:精打細算用國補、以舊換新升級家電或電子產品因性價比突出受到83.4%的消費者青睞,鑲嵌黃金等兼具美觀與保值屬性的產品、LABUBU等潮玩及影視IP衍生品、熱門演唱會門票等成為消費者愿意“剁手”的對象。
中學教師陳悅就是一位“雙標”消費者,她會為了幾塊錢的差價對比三家超市,但在看到陳奕迅演唱會門票時,毫不猶豫地買下了內場票;她堅持在家做飯以節省開支,卻定期入手LABUBU等潮玩玩偶作為情緒獎勵,“對我來說,省錢不是目的,而是為了把錢花在真正讓我開心的地方”。
超六成消費者愿意為情緒價值買單
情感陪伴產品、懷舊產品、潮玩成為情緒價值熱門選擇
另一方面,消費早已超越滿足剛需的范疇,成為情緒表達與價值實現的重要載體。調研顯示,超六成消費者愿意為情緒價值付費。帶有情感陪伴屬性的AI聊天機器人、助眠小夜燈等產品受到43.6%的消費者青睞,42.1%的人對老式膠片相機、童年零食等懷舊產品感興趣,39.8%青睞香薰精油、蠟燭等個護類情緒療愈產品。追演唱會等文化活動、放青松等桌面綠植、為LABUBU等潮玩IP氪金等也成為情緒價值熱門選擇。京東數據顯示,2025上半年,Labubu玩偶、哪吒周邊成交額同比增長均超10倍,放青松創意綠植成交額同比增長超10倍。
設計師林溪在工位上有個“治愈角”:老式鐵皮餅干盒里裝著童年的大大泡泡糖,香薰機里常年滴著雪松精油,架子上擺滿了從各地搜羅的潮玩手辦,“工作累了,看看這些東西就覺得很放松”,她每月會拿出工資的15%用于這類消費,“別人覺得是浪費,但對我來說,這是保持情緒愉悅的必要投入”。
體驗消費的火熱也是消費者追求情緒價值的體現。調研中,超九成消費者愿意為獲得更好的體驗多花錢。從事廣告策劃的周雨被朋友稱為“體驗收集者”,上半年逛遍了城市的大小街巷,報名了非遺夜校,親手做了一套窗花剪紙,還專門飛到外地參加了音樂節,在現場和陌生人合唱到深夜,“買東西帶來的快樂很短暫,但這些體驗給足了我情緒價值”。她每月在體驗消費上的支出占比已達30%,并計劃下半年嘗試文物保護修復體驗和手工陶瓷DIY,“生活的意義不就在于多經歷、多感受嗎?”
消費者為情緒價值付費的動因多元且深刻。調研顯示,65.4%是為了愉悅自我,獲得內心滿足,46.1%為尋求精神慰藉,釋放壓力和焦慮,43.0%是為興趣愛好投資,追求個性化表達,37.4%希望緩解孤獨感,獲得陪伴體驗。這些動因共同指向一個核心趨勢:消費不再是冰冷的交易,而是溫暖的情感互動,是花錢買快樂的直接體現。
科學體重管理成長期生活方式
規律飲食、堅持運動成為最多選擇
自3月份國家提倡體重管理以來,全民積極響應,3個月過去后,大家的行動效果怎么樣?調研顯示,32%的人體重維穩,28.4%的人略有減重效果,還有15.2%成績明顯,已經減重5斤以上。程序員趙凱曾因熬夜加班體重飆升至180斤,年初體檢后下定決心管理體重,他沒有盲目節食,而是堅持三餐定時、葷素搭配,每晚下班后去公園跑步40分鐘,同時用運動手環監測心率和睡眠,半年下來成功減重12斤,他的秘訣是“不追求速度,找到能長期堅持的方法比什么都重要”。
科學體重管理正從短期沖動向長期生活方式轉變。調研顯示,71.3%的人選擇科學飲食,注意營養搭配及規律性,減少高油高糖;64.5%通過堅持運動,跑步、騎行、健身等主動干預體重;42.4%借助智能設備的數據反饋調整生活習慣。
京東2025上半年消費數據同樣可以驗證這一趨勢。數據顯示,低GI的糕點點心、堅果炒貨、沖飲谷物成交額均實現多倍增長,輕食沙拉成交額增長120%;健身爬樓機成交額增長超10倍,滑雪機、律動機成交額增長均超100%,呼啦圈、仰臥起坐器、甩脂機成交額增長也在40%以上。智能體重秤成交額增長4.7倍,智能手環、智能手表增長60%以上。
體重管理的動力也從單純變瘦轉向為全面健康。69.8%的人是為了改善健康狀況,67.4%希望提升精氣神,找回生活能量,明顯高于全身減脂減重、增肌塑形等外在目標。事實與數據表明,當體重管理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生活,而非迎合單一審美時,體重管理才更具持久性。
服務消費成為新亮點
六成消費者表示服務消費支出占比將持續提升
足不出戶品質外賣送到家、空調清洗隨時預約上門、旅拍定格美好瞬間……隨著居民消費結構從“商品消費”向“服務消費”進階,餐飲住宿、家政、文娛旅游、養老托育、健康等服務消費潛力激增,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生活所需。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5上半年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5.3%,商品零售額增長5.1%,消費結構中,服務消費的占比在提升。
在本次調研中,品質外賣(50.5%)、買藥送藥(40.3%)、手機家電維修(39.8%)、空調清洗送裝(33.7%)等服務需求旺盛,60.9%的人表示未來服務消費支出占比將持續提升。這一趨勢背后是消費理念的轉變,人們越來越愿意為服務付費,因為它們能帶來更高效、更愉悅、更有溫度的生活。京東618數據也顯示,有很多服務類產品被消費者關注并使用,自營家政服務成交額突破億元,自營家電清洗服務訂單量同比增長211%,空調送裝一體服務訂單量同比增長120%,買藥秒送訂單量同比增長超4倍。
“剛入夏就預約清洗了家里的3臺空調,師傅上門后先是對空調進行了驗機檢查,再通過環境防護、專業拆卸、深度清洗和外觀保養給空調做了全套的清洗,最后又麻利地安裝復原所有零件”。寶爸林彤表示,現在空調上門清洗服務越來越便利了,今年周邊鄰居對上門清洗服務的需求也明顯比往年多了。
半數以上消費者每天使用AI工具
學習、搜索、工作是三大主要應用場景
AI不再是科幻概念,而是融入日常的實用工具。調研顯示,25.8%的人每天使用AI工具3次以上,26.4%每天使用1-3次,這種高頻使用背后,是AI在多場景的深度滲透。其中,63.6%的人將AI用于查資料、讀文獻等學習場景,62.3%用于知識問答、信息查詢等搜索場景,61.4%用于內容創作、圖像編輯等工作場景。大學教授文博是AI的重度使用者,他每天用AI搜學術文獻、整理研究數據,給學生改論文時借助AI工具檢查語法,“以前需要花兩小時整理的資料,現在用AI半小時就能搞定”。
在AI產品選擇上,AI手機、AI電腦、智能機器人、AI平板、AI學習硬件成為消費者最想要體驗的終端產品。京東數據也顯示,AI手機、AI智能眼鏡、AI音頻產品、智能機器人正在幫助廣大用戶群體完成繁雜、重復的基礎工作,讓用戶實現高效,618期間AI趨勢品類成交額同比增長100%。
對于未來,消費者不再滿足于讓AI當個“工具人”,而是熱衷于開發各種新鮮玩法,61.2%的人期待AI扮演效率工具的角色,60.1%期待其作為生活助手,59.5%渴望AI能夠隨時提供知識解答。除了各種功能,也期待AI展露出溫情的一面,成為聊天搭子甚至是賽博戀愛對象。00后大學生睿睿認為AI不是冰冷的代碼,可以是充滿溫度的陪伴,“它會無條件鼓勵我夸贊我,有問有答,有求必應” 。
2025上半年的消費與生活圖景,展現出當代人在平衡中前行的智慧。生活狀態的張弛有度、消費行為的理性與感性交織、對情緒價值的重視、科學體重管理理念的普及、新型服務消費的追捧、AI技術的深度融入,每一個趨勢都折射出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實踐。下半年,這些趨勢將持續深化,消費市場也將在這種互動中,朝著更多元、更具溫度的方向演進。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