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為什么會出現流星雨的奇觀?太陽能是如何驅動小汽車前行的?是什么導致了暴雨和山洪等自然災害……請帶著這些疑惑前去北下關科學實驗室一探究竟。
北下關街道黨工委副書記雷玉梅帶領轄區學生到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學習調研。
科普是智民強國之策,社區科普則是提高國民素質不可或缺的關鍵環節。一方面普通群眾對于基本科學常識的認識需求與日提高,
但同時科普工作卻一直存在著各種實施的難題,怎樣去的任務愈加迫切。北下關街道,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不斷,打出“組合拳”,啟動“北下關科學實驗室”活動,多層次、立體式、全方位開展社區科普,
動員更多資源投入街道科普工作,動員更多居民積極參與并提出需求。此次活動承辦單位中科教文(北京)文化有限公司
同時為有效提升本次科普活動質量,著力打造“北下關科學實驗室”品牌,北下關街道堅持“雙管齊下”,做好“兩個動員” --為“北下關科學實驗室”積極獻言獻策,組織街道黨工委副書記雷玉梅帶領轄區9組家庭赴中科院力學研究所懷柔實驗基地學習調研,深入了解力學所研究方向,聚焦科普內容、研討科學突破,為持續推動轄區學生家庭開拓科研新思路,啟發思維和破解難題提供了“社區方案”。
普及科學知識和深入科學實驗
“北下關科學實驗室”以為主要內容,帶領社區居民進入一段包括“天球儀”、“天氣探秘”、“火箭飛天”、“垃圾分類”、“光與色彩”、“太陽戰車”在內的多彩科學旅程。
科學旅程第一站,“天球儀”。
時間:8月11日\18:30-19:30
天文臺袁老師\科普流星雨+天球儀實驗
專家帶領學生制作天球儀,利用它表述天球的各種坐標及求解一些實用的天文問題。在8月12日的百年一遇的流星雨契機下,探討它的成因。
科學旅程第二站,
時間:8月18日\18:30-19:30
環境院彭老師\科普垃圾分類+動手分類
通過老師的講解,充分了解垃圾的來源,認識到合理處理垃圾,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學會給垃圾分類,樹立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
科學旅程
時間:8月19日\18:30-19:30
大氣所曹老師\科普天氣+繪制天氣圖
老師帶領學生繪制天氣圖,培養學生鍛煉動手能力。將課堂學習的物理、信息科學知識,直接關聯日常天氣現象,研討交流天氣預報使用的天氣圖等。
時間:8月20日\18:30-19:30
力學所韓老師\科普力學+火箭實驗
老師科普國際火箭現狀和未來航空航天發展趨勢,帶領大家自制模擬火箭、模擬火箭發射,了解從三國時代的“燒箭”到當今載人火箭的發展歷史、火箭發射的原理和過程。
第五站,“光與色彩”。
時間:8月21日\18:30-19:30
物理所李老師\科普物理+物理實驗
從物理角度出發,了解光與色彩相關的專業術語。帶領大家從生活中的現象出發,利用身邊的材料,結合語言講述與實驗觀察,共同探索光與色彩中有趣的科學。
科學旅程第六站,
時間:8月22日\18:30-19:30
力學所韓老師\科普力學+太陽能車實驗
韓老師帶大家了解太陽能車與力學相融合的奧秘,在精密的動手挑戰中完成太陽能小車的組裝,喚起大家保護地球家園的意識,激起大家對科學的渴望,讓大家從生活中發現力學無處不在。
北下關科學實驗室直播
中國科學院、北京林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多位
本次活動大咖云集,來自知名教授親自授課,授課形式以網絡直播及錄播形式為主,讓參與活動的青少年近距離接觸最前沿的人才和專家,預計將如果說,但基礎的科學教育不能讓青少年對科學深入了解,“北下關科學實驗室”將秉承尊重科學、崇尚科學的理念,充分發揮優勢,豐富基礎教學的內容,科普講座、趣味實驗、問題互動等多樣的環節寓教于樂,讓青少年更加真切感受到自然科學的深邃博大與無窮魅力,同時也能學習到科學知識,提升對科學的興趣。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