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二大藥企,瑞士制藥巨頭羅氏(Roche)2019年財報顯示,三種原研藥貝伐珠單抗(Avastin)、曲妥珠單抗(Herceptin)、利妥昔單抗(Rituximab)全球銷售額合計195.89億瑞士法郎(約1500億人民幣),占公司全年營收比例達31.9%。原研藥的重要性促使近年來制藥巨頭不惜重金并購創新藥企獲得新藥。輝瑞(Pfizer)收購伊敦制藥(Idun Pharmaceuticals)、羅氏收購賽諾根制藥(Seragon Pharmaceuticals)、強生(Johnson & Johnson)收購愛可泰隆(Actelion) 均是代表案例。
近日,全球醫藥健康領域領先的行業咨詢及市場調研機構EvaluatePharma發布了一份2026年全球藥企銷售額排名TOP15預測榜單,羅氏、輝瑞、強生位列前三,其中羅氏是唯一一個2026年藥品銷售額突破600億美元(約4200億人民幣)的藥企,年均增長率達3.62%。
這份報告顯示,原研藥在全球市場面臨仿制藥的競爭,飽受專利到期的困擾。如羅氏的特羅凱(Tarceva)、赫賽汀(Herceptin)、安維汀(Avastin)在美國市場的專利保護期已于2019年結束。2020年,輝瑞的暢沛(Chantix)、強生的利培酮(Risperdal Consta)、諾華(Novartis)的飛尼妥(Afinitor)也將面臨同樣局面。
但本次預測依舊看好羅氏等企業,其一方面對研發投入巨資,另一方面積極并購創新藥企應對挑戰。羅氏近年來將賽諾根、捷庫(Jecure)、因特姆爾(InterMune)等創新型藥企收入麾下,既鞏固了癌癥腫瘤領域的優勢,又豐富了肝病、肺病領域新藥研發管線的陣容。值得注意的是,羅氏從賽諾根獲得的首款SERD(雌激素受體降解劑)乳腺癌候選藥ARN-810二期臨床受阻后,又迅速推出了第二款SERD候選藥RG6171,并順利在2020年進入臨床三期,可見羅氏借助賽諾根技術在這一細分市場戰勝輝瑞、諾華、阿斯利康、賽諾菲、禮來等一眾巨頭的決心。
強生2017年斥資300億美元收購瑞士生物技術公司愛可泰隆,借助其創新能力抵御專利到期后仿制藥的競爭。同時,發揮愛可泰隆在罕見病領域的優勢,拓展業務版圖。輝瑞2005年與伊敦制藥(Idun Pharmaceuticals)達成收購協議,獲得一種通過抑制Caspase(細胞蛋白酶)活性進而實現對細胞死亡過程進行控制的技術,提升了其在肝病治療方面的實力。
此外,制藥巨頭也不忘充分挖掘現有藥物的潛力,例如諾華就在積極擴大現有藥品的適應癥種類,擴充旗下“老藥”的市場范圍。2018年,諾華宣布,美國FDA擴大了該公司抗腫瘤藥物達希納(Tasigna)的適應癥,批準其治療兒童骨髓性白血病。
這些案例充分說明,制藥企業的核心邏輯仍在科技創新。創新藥一方面可幫助藥企規避專利到期后仿制藥的競爭,另一方面又可貢獻可觀的全球銷售額為后續研發提供資金支持,形成良性循環。輝瑞收購伊敦制藥、強生收購愛可泰隆、羅氏收購賽諾根制藥都是這一邏輯的有力體現。的潛力,例如諾華就在積極擴大現有藥品的適應癥種類,擴充旗下“老藥”的市場范圍。2018年,諾華宣布,美國FDA擴大了該公司抗腫瘤藥物達希納(Tasigna)的適應癥,批準其治療兒童骨髓性白血病。
這些案例充分說明,制藥企業的核心邏輯仍在科技創新。創新藥一方面可幫助藥企規避專利到期后仿制藥的競爭,另一方面又可貢獻可觀的全球銷售額為后續研發提供資金支持,形成良性循環。輝瑞收購伊敦制藥、強生收購愛可泰隆、羅氏收購賽諾根制藥都是這一邏輯的有力體現。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