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國家稅務總局和各地稅務部門打出一系列稅收優惠“組合拳”,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貢獻稅務力量,特別是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新版《支持脫貧攻堅稅收優惠政策指引》(以下簡稱《指引》),涉及6大方面110項。
華財新三板研究院副院長、首席行業分析師謝彩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110項脫貧攻堅稅收優惠政策從貧困地區“農村、農業、農民”三個層面實施精準幫扶,一方面通過稅收優惠政策切實為貧困地區農村建設、農業發展和農民創業降低負擔;另一方面則通過加強對金融機構、社會力量等方面的稅收優惠政策,鼓勵更多的社會資源投入到貧困地區“三農”領域。
在謝彩看來,一系列稅收優惠“組合拳”,有利于幫助貧困地區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農業發展、營造良好創業氛圍和激發農民創業活力,不僅為貧困地區三農發展“輸血”,也有利于加強貧困地區“三農”領域的自身造血功能,助力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記者梳理發現,山西省各級稅務機關在脫貧攻堅領域主動積極作為,截至目前,全省各級稅務機關落實支持脫貧攻堅稅收優惠政策共減免各項稅費38.52億元,涉及涉農納稅人71.5萬余戶次。另外,根據《指引》,山西省稅務局分類梳理出110余項支持脫貧攻堅的稅收優惠政策,做到政策底數清、落實情況明。
今年以來,河北省滄州市孟村回族自治縣稅務局,始終把落實減稅降費政策、狠抓扶貧包保作為對決勝脫貧攻堅最直接最有效的抓手。擴大縣域金融市場規模,加大對涉農信貸投放的稅收支持力度,培育農村金融市場發展,對金融機構農戶小額貸款利息收入,享受免征增值稅,同時大力促進農產品流通,落實好銷售蔬菜、鮮活肉蛋免征增值稅政策。
國家稅務總局江西省稅務局,及時將稅費優惠政策落實落細到扶貧基地、扶貧車間,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幫扶貧困勞動力就業,積極落實促進農業生產、農產品流通等稅費優惠政策,助力貧困地區增強“造血”功能。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基礎資源上來看,農村電網建設維護費免征增值稅、土地使用權轉讓用于農業生產免征增值稅等等,從電力供應到土地供給,《指引》都在努力降低貧困地區的資源成本,保證資源供給。資源低廉供給之后,是基礎設施建設的扶持,可以為后續的經濟進一步發展創造良好的客觀條件。此外,為貧困地區的企業和個人減負,比如小規模納稅人銷售限額內免征增值稅、微利企業減免所得稅等,都是為了能夠減輕企業負擔,鼓勵企業生產經營。借助社會資本和金融市場的力量,匯聚更多社會力量來投入到脫貧攻堅工作中。比如將扶貧捐贈所得稅扣除,捐贈個人所得稅稅前扣除等等。
“目前剩余貧困人口數量雖然并不算多,但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以稅務部門為代表的金融機構需要再接再厲,發揮自身優勢,用好國家政策,服務好脫貧攻堅,實現共同小康和長期富裕。”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