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二十一世紀以來,人們理解城市與建設城市的方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無論是對歷史與文化價值的認識,還是對存量土地的再利用,城市再生正在成為推動經濟與空間發展的重要方式之一。與此同時,再生的方式與價值輸出的導向也因不同城市的特點而呈現多樣化的發展趨勢。在“城市更新”成為一個熱門的社會話題的當下,我們如何去思考這種城市發展現象背后的驅動邏輯?又如何通過設計發揮其作用與價值?
近日,水石設計策劃出品的《更新城市:價值驅動下的城市再生》一書,由同濟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本書面向對中國城市再生實踐感興趣的專業讀者,圍繞水石在上海、長春、鄭州、宜興四座城市的再生案例,從“都市街區的功能轉型”、“工業城市的活力再造”、“文旅地產的價值重塑”、“歷史城區的有機更新”四種類型闡述了再生過程背后的價值構成與驅動機制。書中亦邀請了相關項目的政府決策方、建設運營方、設計師以及使用者參與專訪,從不同的角度來解讀城市再生中對價值創造的理解。其中設計在不同階段與專業層面上的作用是本書描述的重點。在這些案例中,城市再生并非為了改變而改變,而是在由設計引導的多方合作中,城市在新價值創造的推動下獲得不斷發展的動力。
同濟大學常務副校長、同濟大學建筑與城規學院伍江教授為該書作序,在序中他寫道:“一個成功的城市再生項目,可以帶動一大片城市街區的振興,甚至可以帶來整個城市的振興……明確的價值導向、熾熱的文化情懷和扎實的專業作風,使水石設計得以不斷壯大,碩果累累。相信本書可以成為為眾多志同道合者極好的專業交流平臺,為同行提供難得的啟發與參考,為研究者提供豐富的實例。”
此外,該書還獲得三位行業專家的聯名推薦——
“本書以其獨到視角,提出了城市再生項目從價值驅動理念與參與式設計防范。給人啟迪,值得借鑒。”——中國建筑學會副理事長、上海市建筑學會理事長曹嘉明
“從城市誕生的第一天起,就面臨著各種更新;今天的我們,也特別需要耐心和恒心。祝賀水石設計,作出了很好的案例。更新城市,水滴石穿。”——同濟大學建筑與城規學院院長李振宇教授
“本書所呈現的四個不同類型的城市更新實踐案例及研究,是水石多年持之以恒致力于城市文化與再生事業的代表性作品,也是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新階段具有示范意義的經典之作。”——《時代建筑》雜志主編、同濟大學建筑與城規學院支文軍教授
水石設計近年來在城市再生范圍的設計業務迅速成長:新增改造類項目數量超過70個,項目類型從工業遺產的再生向新舊結合開發、商業資產升級、城市街區活化以及文旅地產開發等領域拓展。水石設計董事長鄧剛在書里提到:“(這四個項目)展示了中國社會與經濟發展中城市再生中的四類模式,更有意義的是,這些模式具有可復制性!”水石希望從可持續的城市發展觀出發,把對價值增長的追求視作城市空間與功能再生的重要推動力,用一體化的設計參與連接城市資源、促進更多價值創新。
深入淺出的闡述,親切平實的語言,豐富詳實的案例——《更新城市:價值驅動下的城市再生》一經發布就受到業界廣泛關注與良好評價。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本書不僅是水石對城市再生案例的研究與總結,也是順應當下城市建設與更新的潮流,從價值驅動的角度為空間發展提供新視角,充分彰顯城市更新價值的誠意之作。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