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北京7月25日電(記者 王鏡榕)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9.8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4%。其中,5、6月份外貿增速明顯回升。5月份我國外貿進出口同比增長9.5%,增速較4月份加快了9.4個百分點,6月份增速進一步提升為14.3%。也就是說,6月份外貿增速重回兩位數。
上半年中國外貿經歷V字形運行軌跡
“上半年,外貿成績單確實很亮麗。按照人民幣計價,海關總署數據顯示:出口增長13.2%,進口增長4.8%,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9.4%,十分難能可貴。”中宏觀察家、歐美同學會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留美分會副會長徐洪才接受本網記者采訪時指出,如果按照美元計價,相關數據會略微高一點。1-6月份,外貿進出口總額累計增長10.3%。其中,4月份受疫情影響最大,增長0.1%,接近于零;5、6月份扭轉下降勢頭,6月份恢復兩位數增長。
中宏觀察家 徐洪才
“上半年,我們中國外貿經歷了一個V字形的運行軌跡,一二月份,外貿總體運行正常,三四月份,由于上海等長三角地區暴發疫情,外貿發展的產業基礎造成了很大的沖擊,所以外貿增速下降,五六月份逐步復工復產,五月份上海主要是保障白名單所列企業;六月全面復工復產,所以,這個增長速度又比較快?!敝泻暧^察家、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告訴記者,上半年貨物貿易數據呈V字型增長,那么五六月份增長的這么快,是不是外貿一定就是復蘇了,確實來之不易,得益于我們防控疫情的結果,但也存在結構性問題,出口好一些,進口差一些。
“上半年進口增長5.7%,出口增長14.2%。從各月的表現來看,進口更不樂觀。”徐洪才告訴記者,以美元計價,1月、2月進口分別增長20.6%和11.2%。但是,后幾個月表現欠佳,3月份進口增長0.3%;4月份0%;5月份4%;6月份1%,基本上接近于零。另外,整體趨勢是回落的。1月份,出口累計同比增長24.1%,6月份回落至14.2%,下降了近10個百分點;進口累計同比增速也從20.6%,回落至5.7%。
徐洪才認為,進口表現疲弱,一是因為人民幣升值,進口貨幣購買力下降;二是國內經濟增長疲弱,需求偏弱;三是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幾個因素疊加,導致整體進口偏弱。出口增速也在回落,從兩位數逐漸回落到一位數是必然趨勢,因為制造業成本上升。上半年,雖然PPI逐漸回落到6月份的6.1%,但是大宗商品價格一直居高不下,這對工業生產成本有推升作用,加上供應鏈擾動,出口回落很正常。
“其中,供應鏈擾動影響最大的是3、4月份。以美元計價,年初出口增長24.1%,2月份是6.2%,3月份回升至14.5%,4月份最低只有3.7%,5、6月份反彈,6月份至17.9%?!毙旌椴艔娬{,供應鏈擾動很明顯。受前兩個月疫情影響,積壓出口訂單集中釋放對6月份出口有推升作用。下半年,這種強勁增長勢頭不可持續。
“五六月份外貿增長快,也有對三四月份落下的訂單加班加點去補上的因素,所以,增長就比較快,能不能由此說下半年我們的外貿一定徹底扭轉頹勢?一定是高歌猛進,我看還不能夠簡單的認為。”白明強調,確實我們的疫情防控住了,而且,也有一些有利條件,人民幣過度升值的狀態出現扭轉回穩,還有國際航運現在的價格基本上穩定,有很大程度回落,對我們外貿是有利的。
“但是,我們也看到不利因素,從國際市場看,歐美經濟現在面臨壓力很大,美國一季度已經是負增長,二季度再負增長就衰退,現在通脹壓力這么大,通脹壓力下加息,加息必然對經濟產生影響,如果說經濟衰退了,必然歐美國家溢出效應會減弱,影響到外部——國際市場空間也會受到擠壓,那么,誰敢保證下半年疫情就一定不會暴發,我們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總體上見效,但是疫情也是變化的,這都是不確定性因素。”白明強調。
中宏觀察家 白明
固本強基拓展多元包容經貿合作關系
”從中長期看,外部環境充滿不確定性。另外,美元加息導致外需減弱,對出口都有負面影響。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速度肯定是放緩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對外貿增長前景不要太樂觀。”徐洪才告訴記者,加上基數效應和綜合成本上升,下半年出口速度回落是毋庸置疑的。
“明年,中國經濟將恢復5%以上的正常增長。如果外貿也恢復常態化的個位數增長,比如高于經濟增速2-3個百分點,即在7%-8%之間,保持‘七上八下'的水平,我們應該樂于接受這個事實。不要期望長期保持兩位數以上的外貿增長?!毙旌椴艔娬{,最大挑戰還是國際環境。美國和西方正在重塑全球供應鏈體系,意欲將中國排斥在外。坦率地講,我國自身外貿結構也有一些問題。從進口來看,高科技產品進口比如芯片,能源資源進口比如石油天然氣,以及糧食進口,都是剛性需求;而且進口量還很大,石油對外依存度是72%,天然氣是40%以上。
“從出口來看,我國勞動密集型低端制造業面臨越南等新興經濟體的強勁挑戰。美國正在搞印太經濟框架IPEF,還跟日本、韓國和臺灣省搞芯片四方聯盟,意欲在芯片等領域卡我們的脖子?!毙旌椴胖赋?,在低端產業,讓越南替代我們。進口是剛性需求,出口主要為家電等日常消費品,可替代性較強。受到兩端擠壓,這就很麻煩。
“因此要提振內需,但外需也很重要。未來外部環境更加復雜,要靈活、務實地處理好國際關系,爭取一個良好外部環境?!毙旌椴艔娬{,像中美關系、中歐關系,還有亞太地區經貿合作,如RCEP、CPTPP以及IPEF,相互間多有重疊,要多層次參與,發展一種包容性的經貿合作關系。
“當然,打鐵還需自身硬。要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加快海南自貿港建設。堅持創新驅動,持續改善營商環境,把產業鏈、供應鏈留住。”徐洪才告訴記者,某些地區已出現民營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向外轉移供應鏈的苗頭,一定要阻止住。要著力提升外貿競爭力,繼續推進"一帶一路"合作。
“與此同時我們看到,像一些東南亞國家以及南亞的一些國家,現在這些國家在勞動密集型產品上,對我們的沖擊也越來越大,因為這些國家勞動力成本低,像越南還與很多國家與歐盟都有自貿伙伴關系,我們跟歐盟沒有。美國也拉這些國家來打壓中國,所以,我覺得下半年外貿還會遇到很多挑戰,當然,我們希望國家對外貿企業的幫扶還要繼續進行,只要幫扶到位,還有其他一些有利因素:人民幣匯率回落、國際航運價格明顯回落等,我們對穩外貿還應報有信心。"白明強調。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