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北京12月23日電(記者王鏡榕)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聽取脫貧攻堅總結評估匯報。會議指出,經過8年持續奮斗,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會議強調,當前,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突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任務依然艱巨。
日前,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毛世平就相關話題接受本網專訪。
中宏網記者:您對當前形勢下鞏固這份得之不易的成績的難點、痛點、阻點怎么看?
毛世平:我認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還面臨以下兩大難點、痛點或者說阻點:
一是面臨著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提高脫貧質量的挑戰。“勝非其難也,持之者其難也”。脫貧攻堅不應只關注當年的貧困戶是否達到脫貧的標準,更應在永久脫貧上下功夫,建立起穩定脫貧的長效機制,最大可能地減少貧困家庭的返貧現象。脫貧攻堅階段,要把防止返貧擺在重要位置,對返貧人口和新發生貧困人口及時予以幫扶;要加強對脫貧群眾的培訓力度,讓脫貧具有可持續的內生動力。
二是深度剖析貧困地區的人口在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飲水安全等方面面臨的困難。脫貧攻堅工作的重點和難點集中在深度貧困地區,也是最難啃的硬骨頭。這些地區致貧原因復雜、貧困程度深、脫貧難度大。未來要重點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群體,繼續堅持精準施策,促進從財稅、金融、土地、人才等各個方面加大對深度貧困地區的支持,構建政府、市場、社會協同推進的大格局。
中宏網記者:面對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嚴峻挑戰,如何應對?
毛世平: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力。一是大力實施農村社區幫扶。社區幫扶是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產物,是鞏固貧困地區脫貧成果的助推器。可以極大地激發農民群眾干事創業的熱情,改變農村和農民的精神面貌,顯示出農村社區建設強大的生機和活力,充分展示新時期農民先富帶后富,促進共同富裕的無私奉獻精神。二是進一步明確鞏固脫貧成果的責任區。把鞏固脫貧任務、目標、措施落實到人。劃定責任區,把責任區的工作成效與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相掛鉤,做到有領導抓、有專人管,工作年初有計劃、半年有檢查、年底有總結;三是拓寬社會幫扶渠道。社會幫扶工作已不僅僅是黨政機關和黨員干部的義務,要積極鼓勵社會團體、民營企業、個體工商大戶等群體融入到社會幫扶工作中來,通過各種行之有效的方式,充分發揮他們在社會幫扶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要把他們的好做法、好經驗、好典型,總結好、完善好、宣傳好,使之成為社會幫扶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