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天津出席2025年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并致辭。李強表示,中國將繼續積極融入全球市場,為世界經濟所需貢獻中國經濟所能。多年來,中國經濟之所以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不僅在于自身的穩定性和高成長性,還在于中國經濟的開放性和與世界經濟的聯動性。中國經濟持續穩健增長,將為世界經濟加快復蘇提供有力支撐。中國市場持續擴容提質,將為國際經貿扭轉頹勢創造增量空間。中國創新持續突破躍升,將為全球發展擺脫動能不足注入新的活力。
結合學習講話精神,筆者認為,圍繞國際經貿格局變革與中國的應對策略展開,核心觀點可概括為以下三方面:
一是國際經貿格局發生四大深刻變革。首先是力量對比之變。全球南方國家市場快速崛起,發展中國家貿易額占全球比重從30%提升至45%,成為貿易增長主力。其次是貿易結構之變。傳統貨物貿易增速放緩至2%,而服務貿易增長8.8%,數字貿易、綠色貿易規模十年翻番。第三,合作機制之變。全球性機制受保護主義沖擊,區域性貿易協定增至600多個,但全球歧視性貿易壁壘超1200項。第四,產業布局之變。跨境投資連續三年負增長,產供鏈呈現友岸化、近岸化趨勢,重復建設拉低效率。
二是中國正在實施“三大行動”面對挑戰。首先,平等協商化解矛盾。通過國際調解院等機制,以東方智慧探索爭端解決新路徑,堅持世貿規則下的對話協商。其次,互惠合作做大蛋糕。深化APEC、金磚等多邊合作,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2024年中國進口超20萬億元,為全球創造增量空間。第三,創新驅動可持續發展:中國創新貢獻率保持全球30%,新能源汽車產量年增40%,在量子計算、生物技術等十大新興技術領域領跑。
三是深刻把握新時代企業家精神的三重內涵。這就是“新時代需要企業家們發揮更大作用、展現更大作為。”首先是大道之行,遵循市場規律,維護經濟全球化,反對零和博弈。其次是開拓之業,把握AI+產業變革機遇,如論壇展出的多維觸覺仿生手、全息交互系統等前沿技術。第三,共贏之道,以包容態度推動資源要素全球配置,2025年論壇參會人數創紀錄,體現國際社會對中國方案的期待。
當前正值全球經濟復蘇乏力之際,中國通過“穩健增長+市場擴容+創新突破”的三重支撐,為世界經濟注入確定性。數據顯示,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率持續保持在30%,消費市場規模近50萬億元,中國正從“制造大國”向“消費大國”轉型,這既是自身發展的必然,也為全球產業鏈重構提供了新機遇。(作者:黃杰,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健康服務業專委會秘書長)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