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訊 為全面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扎實推進文化潤疆工程,賦能對口援疆工作高質量發展,2025年6月15日,由山東省援疆工作指揮部、新疆喀什地委宣傳部、中央音樂學院聯合主辦的新疆喀什文化潤疆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暨中國古典音樂“疏勒樂”探源發展研討會在中央音樂學院舉行。會議聚焦文化潤疆戰略實踐路徑,深入論證“疏勒樂”復原項目對打造喀什地區特有文化IP、推動文旅融合創新的時代價值。
中央音樂學院黨委副書記李眾;中宣部人權事務局一級巡視員朱宏立;國家大劇院副院長馬榮國;中央民族歌舞團黨委委員、紀委書記,中央民族大學原校長助理韋達提·米吉提;北京絲綢之路合作與發展促進會會長董少鵬;山東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山東省援疆工作指揮部黨委書記、總指揮,喀什地委副書記袁良等相關領導出席會議。
疏勒樂作為絲綢之路上民族交融的璀璨符號,自公元前2世紀發源于古疏勒(今喀什地區),鼎盛時期成為唐大曲“九部伎”“十部伎”藝術形式中的重要一部。經過一年多的努力,該項目取得三大突破:一是構建了堅實的學術基礎:中央民族大學疏勒樂研究課題組考證形成了疏勒樂基礎研究報告,為疏勒樂舞的復原編創提供了理論支撐;同時也與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中國古典音樂體系構建研究》相同步,這一項目成為“中國古典音樂體系構建”具有開創性實踐意義的案例。二是樂譜樂器復原:成功追尋到流失海外的唐樂譜《傾杯樂》和《火鳳》,復原了包括在日本正倉院館藏的世界唯一一把五弦琵琶等十種在疏勒樂舞中使用的樂器。樂譜、樂器的復原與重現,為千年古樂重煥生機奠定基礎。三是樂舞創排啟動:中央音樂學院以“復原式演藝+演繹式復原”理念推進劇目,核心創作完成并進入排練階段。未來擬深化樂舞考證、提升藝術創作品質,并依托“疏勒樂宮”活態藝術館及中國古典樂舞研究所,共建“數字樂舞絲綢之路”聯盟,打造中華文化標識。
中國古典音樂“疏勒樂”文化藝術展示
本次研討會氣氛熱烈,與會專家圍繞“疏勒樂”的探源、保護與發展暢所欲言,進行了深入而富有建設性的交流。專家們發言積極踴躍,從各自專業領域出發,就如何深入挖掘“疏勒樂”的歷史文化價值、推動其藝術形式的復原與創新、探索其在當代的有效傳承路徑以及如何賦能地方文化建設和文旅發展等核心議題,提出了多元化的見解和寶貴的建議。與會專家高度肯定了“疏勒樂”項目的重要意義和已取得的成果,共同為“疏勒樂”這一珍貴文化遺產在新時代煥發活力貢獻智慧與力量。
中國古典音樂“疏勒樂”探源發展研討
喀什地區與會領導表示:“疏勒樂是中國多民族文化交往、交流與交融的重要傳承,它生動詮釋了絲綢之路上各民族共創共享中華文明的歷史篇章。復原疏勒樂,既是對中華禮樂文明基因的深度喚醒,更是奏響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時代和聲,疏勒樂跨越千年的重生,正從藍圖變為觸手可及的現實。”
與會各方達成共識:將以本次論證會為橋梁,建立多方協同機制,加速推進“疏勒樂”項目。通過復原唐代樂舞的當代演繹,彰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使千年古樂重煥新生,為文化潤疆注入鮮活生命力。
入疆以來,山東援疆以“文化潤疆·齊魯先行”為統領,文化潤疆工程成效顯著,構建了多元文化交融互鑒新格局,打造了一批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根脈、富有特色的文藝精品和文化品牌,有效增強了各族群眾的文化認同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下一步,山東援疆工作指揮部將以此次研討會為契機,深入轉化會議成果,加速推進古疏勒樂舞挖掘傳承項目,讓歷史封存的古樂舞瑰寶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活教材。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