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訊 近年來,淅川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以“互聯網+政務服務”改革為突破口,創新構建“全流程智控、全周期服務、全要素保障”的公共資源交易體系,通過技術革新、制度重塑、服務升級三向發力,推動交易服務從“人工跑腿”向“數據跑路”深度轉型,招標投標領域營商環境進一步提高。
過程“全留痕”。加大電子化交易平臺建設,實現招、投、開、評、定標等所有交易環節依法依規“云端辦理”、線上留痕、可溯可查,最大程度地遏制了人為因素的干擾。
信息“全公開”。交易信息同步推送至省在線監管平臺,實現交易信息從項目進場、各類公告發布到中標合同簽訂等10多項業務動態全過程公開、鏈條式查看,保障潛在投標人及時、公平、免費地獲取各類交易信息。
交易“全見證”。制定《淅川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進場交易項目見證服務規定》,明確60項見證清單,通過現場巡查、人工查驗、系統記錄、錄音錄像等方式,對交易進行全程見證,從而倒逼各方主體依法依規交易,營造公平公正的交易環境。
專家“零接觸”。實行評委抽取人員雙人雙鑰制,新增“電腦+多因子”專家自主抽取功能,減少評委信息泄露風險。門禁、交易及專家抽取系統實現“三通”。項目信息、專家信息、評標室信息可實現互聯互通,專家到達評標現場后,在門禁終端“刷臉”識別身份即匹配到相應評標項目,實現自助識別簽到,同時開啟門禁,專家進入評標室。
當好“店小二”。推深做實標前主動對接、標中精細服務、標后跟進回訪服務機制,針對“一攬子”重點項目啟動“綠色通道”服務機制,做到交易項目即到即受理、開評標場次優先安排等,今年來已高質量完成重點項目15個。
技術支持“全天候”。在中心網站以及每個招標公告中公布技術保障股服務電話、誠信庫注冊咨詢電話、CA辦理和咨詢電話,并通過微信群QQ群等,隨時隨地、“全天候”為市場主體提供技術支持和答疑,并根據投標人需要提供在線遠程技術協助。
開啟“延時服”。主動順應市場主體非工作時間段服務需求,大力推行“午間不間斷”“晚上加班辦”等延時服務,今年來累計提供各類延時服務100余小時。(供稿:淅川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 多秋芳)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