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則令人振奮的消息從2025年全省地質工作會議上傳出:三門峽盆地油氣資源探獲高產工業油流,初步評價石油資源量達4.27億噸,實現國內中小盆地新區新層系找油新突破!
“省部合作開新局,理論創新拓新路,科技助力新突破。”河南省地質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一新突破,不僅預示著一個新的含油盆地在河南誕生,而且開辟了公益性油氣調查新區新層系,更將示范引領全國中小盆地油氣勘查,為國家開拓油氣資源接替領域提供新的參考方案,助力緩解我國能源供需矛盾、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體制機制創新
打造省部實施大項目新典范
三門峽盆地油氣資源接續基地調查,是國家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部署的2024年重點項目。
早在2023年,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資源調查中心就在靈寶區塊部署實施了“豫峽地1井”,探獲好品質輕質原油,機抽初始日產量56.14立方米工業油流、穩定日產量27.53立方米工業油流,實現三門峽盆地50年來油氣調查重大突破。
2023年12月,河南省政府與中國地質調查局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創新確立了“政府主導,公益先行,商業跟進,科技引領,快速突破”的央地企協調聯動機制,河南省政府還特別成立了三門峽盆地油氣資源勘查工作專班,助力久攻未克的南華北地區中小盆地群推進油氣資源調查。
在省工作專班的指導協調下,2024年1月,省地質局與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資源調查中心簽訂《三門峽盆地油氣資源接續基地調查評價合作協議》,聯合組建項目團隊,按照“整體規劃、分步實施、突出重點、快速突破”的新機制,進一步細化工作任務,優化實施方案,將三門峽盆地油氣調查的主攻地區確定為河南靈寶,率先完成靈寶區塊勘查評價工作,為加快后續油氣開發奠定基礎。
為提高找油成功率,省地質局與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資源調查中心密切協作、積極推進,調配先進的鉆機和配套的井控、鉆具等設備,投入鉆探管理及施工人員近百人。
為了抓工期、搶進度,早日取得油氣勘查項目突破,在省工作專班的指導協調下,省地質局有序推動項目實施,組織強有力的項目團隊,最高峰時達522人,130多輛施工車輛,按照任務,開展二維地震勘探210千米,三維地震勘探30平方千米,實施兩口井共6000米的鉆探和試油工作。
自項目啟動以來,省地質局與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資源調查中心等部門密切協作,從總體設計、測線部署、方法試驗、地震施工、資料處理解釋、井位論證等環節聯合攻關,共同研討,取得“孔孔冒油”的重大突破,一個新的油氣資源接續基地即將在三門峽盆地誕生,創造了省部合作實施大項目的新典范,實現了部省戰略合作協議的項目預期。
科技理論創新
實現中小盆地找油新突破
中小盆地地質構造復雜,油氣勘查一直是我國石油地質領域的難題,尤其三門峽盆地所在的黃土塬地區地震勘探,一直是技術的難點。再加上靈寶地區地形復雜,有巍峨高山、湍急河流、望不到邊的果樹和人口密集的村莊,給施工帶來重重挑戰。
為了早日取得突破,聯合項目團隊密切配合,深化理論研究認識和技術方法應用創新。
“開展二維、三維地震勘探,就像給地下層位做CT,可以初步判斷油氣藏存在的位置,為找油提供依據?!笔〉刭|局三門峽油氣勘查項目負責人郭大偉說,通過采用地質—物探一體化儲層預測與評價等技術,進行大量地質調查和地震勘探工作,他們建立了區域構造演化模式,評價優選有利油氣藏,為油氣勘查突破提供有利目標靶區,首次建立了適用中小盆地的勘查技術方法體系。
“通過對采集的二維、三維地震數據進行處理與解析,查明了三門峽盆地地質結構組成,厘清了盆地構造格架,將盆地劃分為‘南北分帶、東西分塊’的‘六凹兩凸’構造格局,揭示了地層埋深、厚度及展布特征,提出了下生上儲成藏類型;創新形成斷陷盆地晚期油氣成藏的地質認識,指導了有利油氣藏評價和井位優選,科學部署了兩口評價井。”省地質局總工程師杜欣說。
通過進一步基礎地質研究,項目科研團隊打破了三門峽盆地烴源巖成熟度低、生油層薄、油氣潛力有限的傳統認識,開始聚焦精細勘探,使用重磁—高精度地震—鉆探等,綜合勘探工作突破認識禁區和技術盲區,進一步深化了油氣成藏富集理論,形成符合河南中小盆地地質特征的油氣成藏理論。
2024年5月31日,經專家論證,在函谷關構造部署實施豫靈1井、豫靈2井,由豫地科技集團下屬資源三院、資環四院承擔施工。
2024年8月7日,豫靈1井完鉆,井深2480.48米;9月8日,豫靈2井完鉆,井深3305米。2000多米的預測油層深度和實際鉆探深度僅相差幾米,充分驗證了地震勘探的高精度;在鉆探方面,鉆孔巖心獲得率均超過95%,獲得了寶貴的油氣勘探第一手資料。
隨后陸續開展的試油工作,讓項目團隊倍感振奮。豫靈1井經測試,機抽獲得穩定日產量15.5立方米工業油流。豫靈2井第一試油層段(2238.10米—2253.80米)獲得自噴穩定日產量產31.62立方米工業油流;第二試油層段(2186.30米—2211.80米)獲得機抽穩定日產量92.52立方米工業油流;第三試油層段(1934.00米—1943.40米)獲得機抽穩定日產量11.59立方米工業油流。結合此前豫峽地1井的試油情況,初步評價盆地常規石油地質資源量為4.27億噸。
“三門峽盆地油氣資源調查取得新突破,創新省部合作體制機制是基礎,扎實做好基礎地質調查是保障,創新提出斷陷盆地油氣成藏地質新認識是根本,創新建立低勘探程度中小盆地適用的經濟高效綠色勘查技術方法體系是關鍵?!敝袊刭|調查局油氣資源調查中心相關負責人說。
腳踏實地、敢想敢干,創新引領、行穩致遠。河南地質人在不斷創新求索中,實現地質找油新突破,是使然也是必然。(李想 周強 王浩源)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