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年底,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商丘鄉村振興學院圓滿完成2024年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共開展三期,培育286人,培育任務完成率和獲得農業職業技能證書率均達100%。
全方位“三結合”,精心設計與組織
學員遴選:育前調研和跟蹤服務相結合。學校組建以鄉村振興學院院長為組長的跟蹤服務小組、育前調研小組,今年3月—7月開展為期五個月的跟蹤服務和育前調研活動。先后走訪了商丘市睢陽區、梁園區、示范區及虞城、夏邑、民權、寧陵等區縣,對70%以上已培訓的2023級學員進行抽樣跟蹤調研,了解技術服務和培育需求,為科學設置培育課程奠定良好基礎。同時把國家高素質農民培育政策宣傳到千家萬戶,有效保證了高素質農民培育的生源數量和質量。
專業設置:培育需求和文件要求相結合。學校作為全國鄉村振興優質校和省高素質農民培育基地,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為引領,堅持需求導向、產業主線、分層實施、全程培育,聚焦提升技術技能水平、產業發展能力和綜合素質素養,高質量培育糧食安全守護者、產業發展帶頭人和鄉村振興主力軍,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省提供堅實人才保障。聚焦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能力提升和農民綜合素質素養全面提升,組織實施了園藝技能提升增收、糧油作物單產提升技能和產業發展能力提升三個專項培育班。
開設課程:園藝技能提升增收班針對商丘市果農管理和果樹產業發展需求,主要面向家庭農場主、果樹種植大戶、返鄉創業創新人員,圍繞重點提升技術技能水平,開設了桃樹新品種管理、葡萄高效栽培管理、果樹病蟲害防治、現代果園高標準建設、農產品電商與營銷等課程。糧油作物單產提升技能班立足本區域主要糧油作物,聯合市縣農業農村部門和種植專業合作社及種植大戶遴選培訓對象,主要開設了玉米大面積單產提升、大豆高產栽培、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肥料與農業增產、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等課程。產業發展能力提升班以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專業型社會化服務企業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等主體帶頭人為對象,圍繞培優提升產業發展能力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產業發展能力提升培育行動,開設了農業生態園區規劃設計、創意農業激發農業活力、鄉村產業發展、農業政策與項目申報、農產品營銷與電商、農業品牌助力產業興旺和高素質農民創新大賽項目遴選與指導等課程,幫助學員拓寬發展思路、優化發展路徑,促進產業提檔升級。
組織實施:培育管理和學員服務相結合。針對學員存在文化程度較低、紀律性不強等不足,學校在培育過程中強化管理、做好服務,更加注重培育效果。學校把培育管理和學員服務相結合,在紀律上嚴要求、服務上精細化,既讓學員認識到高素質農民培育意義,又讓學員學有所獲、學有所得。
砥礪行勇創新,培育成效顯著
師資選聘:既“高大上”,又“接地氣”。師資是高素質農民培育的基本保障,也是提質增效的關鍵。為了確保師資專業水平高和專業實踐能力強,培育辦公室在選聘師資時一方面從“高大上”的角度,聘請了河南省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鄉村振興研究所)所長陳明星研究員;河南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河南省首席科普專家王政博士;河南省創意產業協會副會長、創意農業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原智庫創意農業專業委員會執行主任張傳偉研究員等從政策和戰略方面講解農業產業的發展前景,達到使學員提高站位、開闊視野的目的。另一方面從“接地氣”的角度,聘請了“網紅村主任”寧陵縣孔集鄉劉堌堆村黨支部書記王昊,商丘市十佳農民、中國鄉村食用菌專家、大球蓋菇大王利金站,擁有五個綠色食品品牌的柘城縣躍國綠色農業生態園負責人韋躍國等從實踐角度講解農業產業的落地發展,達到使學員規避風險、汲取經驗的目的。
現場教學:“學榜樣、學先進、開眼界”。為了提高實踐學習效果,培育辦公室科學調研,本著“市內學榜樣、市外學先進、省外開眼界”的原則,精心設計了為期五天的現場教學環節。“市內學榜樣”選擇了柘城縣躍國綠色農業生態園和虞城金隆菇業兩個教學點,向學員分享了農業發展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韋躍國和利金站的創業故事。“市外學先進”選擇了周口黃泛區農場、新鄉河南現代農業研究開發基地和蘭考焦裕祿同志紀念館,向學員展現了現代科技賦能農業發展的魅力和新時代更需要繼承發揚的勞動精神和創新精神。“省外開眼界”選擇了安徽省淮北農業科技小院、一村一工坊、電商產業園以及亳州的潤耕家庭農場、古井藥王村民宿小院,向學員展示了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鏈條以及農文旅融合奔向鄉村的“詩和遠方”新賽道。
學員管理:注重優秀學員的發掘和培育。培育過程中開設產業交流模塊,為學員提供產業介紹、供求信息發布平臺和機會,打造頭雁典型,形成群雁效應。通過建設學員庫,注重優秀學員的發掘和培育,對優秀學員創業經驗進行推廣,對其創辦的合作社和公司授予高素質農民培育優秀學員基地、高素質農民培育現場教學基地的匾牌,聘請優秀學員為高素質農民培育講師。今年第三期產業發展能力提升班中,來自寧陵縣邏崗鎮的學員陳紅麗就是培育學員中的佼佼者,她與家人創辦蛋雞養殖基地,開創了高層籠養技術,大幅提升了單位面積養殖量,推動蛋雞養殖向集約化、現代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實現了資源的高效配置與環境友好型養殖。
未來與展望,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將繼續深入貫徹“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堅持“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實施路徑,充分發揮商丘鄉村振興學院的平臺作用,突出針對性、精準性、時代性,抓住重點環節,在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技能培訓、基地建設等領域精準發力;充分發揮專業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和“云服務”的立體化、多元化教學服務模式優勢,將辦學重點與服務鄉村振興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有效融合,不僅讓培育工作成為學員技能綜合提升的橋梁,成為學員今后發展的“守護者”,而且深入促進教育、人才、服務、信息等方面有效集成,全力助推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李樹華 梁斌)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