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專業教學標準是職業教育體系運行的基礎,它在規范職業院校教學、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日前,教育部發布758項新修(制)訂的職業教育專業教學標準(以下簡稱“新標準”),覆蓋新版《職業教育專業目錄》1434個專業的52.9%,10.1萬余個專業點,占專業布點總數的82.1%。基本形成了建成覆蓋大部分行業領域、具有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標準體系,體現出以下主要特點。
第一,服務現代產業體系發展的新動向,提升高素質技能人才培養的適應性。隨著現代產業體系發展,新技術、新職業、新業態不斷涌現,亟須將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納入教學標準和教學內容,增強技能人才培養的適應性。
“新標準”一是聚焦重點專業領域建設教學標準。聚焦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對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等領域帶來的新變化,重點建設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生產性服務業、民生緊缺領域相關專業的教學標準,有效促進職業教育專業建設與行業需求緊密對接。二是強化職業能力和職業綜合素質培養。緊密對接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新技術下行業企業用人標準、職業崗位要求,深入開展職業能力分析,科學確定專業的職業面向、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構建模塊化、項目式課程體系。關注創新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終身學習能力等軟技能培養,注重學生技術思維、批判性思維、創新意識等綜合素質培養。三是強化實踐性教學。“新標準”要求中職、高職專科實踐性教學學時原則上不少于總學時的50%,職業本科原則上不少于總學時的60%。明確職業本科專業一般不要求學生撰寫畢業論文,將工藝改進、產品(服務)設計、技術(服務)創新等作為畢業設計(創作)的重要內容。
第二,對接不同層次職業教育銜接的新要求,增強職業教育教學的系統性。“新標準”填補了職業本科專業教學標準的空白,印發職業本科專業教學標準64項,對指導和規范職業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開發與實施意義重大。同時,系統設計中職、高職和職教本科三個層次的專業教學標準。對于不同層次的同類專業或相近專業,遵循技能人才成長規律,推動不同層次職業教育的有效銜接。注重專業課程之間的技能銜接,基于職業能力形成的心理順序、職業崗位工作的邏輯順序、職業資格(技能等級)的發展順序、職業素質提升的順序設置專業課程,為培養學生從新手到專家提供技能成長支架。
第三,適應數字化轉型發展的新趨勢,助力職業教育課程教學智能化。數字技術與職業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促進了職業教育教學的數字化轉型。“新標準”堅持以數字化和人工智能賦能教學,推進課程教學數字化轉型。
“新標準”一是注重教師數字化教學能力提升,創新課堂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加強數字化課程建設。二是注重數字教材開發。鼓勵運用虛擬仿真等技術開發形態豐富、易于更新的數字教材。三是有效助力實踐教學,數字技術的普遍應用,能夠增強技能人才培養對崗位的匹配度。
第四,關注區域發展的新需求,促進職業教育專業發展的自主性。國家專業教學標準是職業院校進一步設置課程體系與編寫教材的基本依據。“新標準”致力于解決“國家統一性要求”與“各校自主靈活性”的矛盾,提升職業教育專業發展的自主性。
“新標準”為職業院校結合區域、行業實際以及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需要,自主設置課程、開展人才培養留出了充足的空間。允許職業院校結合區域發展需求和自身辦學實際,圍繞辦學基礎、育人特色、運行資源等情況落實專業教學標準。“新標準”既保障了專業建設的內涵與基本方向不變,也保證了不同職業院校的專業建設緊密對接區域產業鏈、創新鏈的需求,服務區域產業發展。
有了“新標準”,關鍵在落地,這是一項具有專業性和長期性的工作。一是要加強宣傳解讀,組織各行業聚焦本行業領域相關專業教學標準開展宣傳解讀,幫助職業學校全面了解和把握“新標準”。二是組織開展專題培訓,將“新標準”有關內容納入各類職業教育培訓項目,切實提升廣大教師、教學管理人員、教研人員貫徹和應用新標準的能力。三是指導各職業院校認真執行“新標準”,全面修訂相關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完善課程體系,落實新標準對教學條件、師資隊伍、質量保障等要求,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徐曄)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