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橋“雙創”示范區迎來內蒙古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內蒙古環成職業技術學校70余名師生,在內蒙古“智改數轉”創新融合中心開展工業智能化與數字化轉型認知實訓。此次活動展現金橋“雙創”示范區以“產教融合+數字平臺”構建的人才培育新模式,同步釋放“丁香扎根”創業就業公共服務平臺的智慧化就業服務效能,為全區大學生就業創業注入強勁動能。
“大家看到的工業機器人正在根據編程進行抓取作業,這套系統可將誤差控制在0.1毫米以內?!被顒蝇F場,工作人員帶領師生參觀工業機器人實訓區。數十臺機械臂在生產線模擬場景中有序運轉,通過AI視覺識別與自動化控制完成復雜工序,直觀展現人工智能對傳統制造業的賦能效應。
“我們希望通過這次認知實訓,讓更多學生看到智能制造領域的職業前景?!眱让晒沤ㄖ殬I技術學院帶隊老師表示,此次實訓是學院深化產教融合的關鍵一步。內蒙古“智改數轉”創新融合中心提供的工業級設備與企業真實案例,使學生在校園外提前接觸行業前沿,“比如工業機器人運維、數字孿生設計等崗位,都是當前市場急需的人才方向,實訓能幫助學生精準對接就業需求”。
內蒙古“智改數轉”創新融合中心作為自治區產業升級核心平臺,以“工業級實訓+企業級場景”為特色,已構建“技術研發—人才培養—創業孵化”一體化生態。該中心依托匯博機器人的工業集成技術,引入9類前沿實訓設備近50臺,構建起工業機器人運維、數字孿生設計、AI視覺識別等7大實訓區域,聚焦培養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人才,打造實習實訓、企業服務、社會培訓、證書考評、技能競賽及科技研學6大人才培養體系,實現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融合。
實訓能力的提升僅是鏈條一環,如何實現人才與崗位的高效匹配更為關鍵。金橋“雙創”示范區作為“丁香扎根”大學生創業就業示范基地,正運用“丁香扎根”創業就業公共服務平臺破解這一難題。該平臺由呼和浩特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與賽罕區政府于2023年共建,已發展為集求職指導、就業對接、技能培訓、創業孵化等功能于一體的“一站式”服務樞紐。
“通過大數據分析,我們能精準匹配學生技能與企業需求?!眱让晒盼磥懋a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劉艷玲展示“丁香扎根”創業就業公共服務平臺界面,實時滾動的“企業需求數據庫”通過深度分析學生技能畫像與企業崗位需求,實現智能匹配,大幅提升就業成功率。這種“人才聚能+企業孵化”的雙向生態,正是金橋“雙創”示范區破解大學生就業難題的關鍵舉措。目前,該平臺已累計完成人才測評近2000人(次),培訓大學生超7000人(次),并成功帶動3.5萬名大學生實現就業。(記者 楊彩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