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從傳統能源資源大區到國家能源資源戰略保障基地、從祖國邊疆末梢到“一帶一路”核心區、從傳統的農牧業大區到新興產業崛起之地……在廣袤的祖國西北邊陲,新疆正砥礪奮進、向新而行,鍛造潛力無限的發展新引擎,構筑暢聯歐亞的發展新優勢,書寫波瀾壯闊的發展新篇章。
宏觀著眼新疆,微觀服務新疆,中宏網新疆深入聚焦新疆各地在經濟、民生、文旅、生態等方面的發展成就,展現新疆各族人民團結奮斗、開拓創新的精神風貌,為大眾呈現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新疆。
觀新疆·經濟,發展的脈搏在這片土地上強勁跳動。從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到新興產業的蓬勃興起,從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到創新驅動的深入推進,新疆憑借獨特的資源優勢和政策支持,以開放的姿態擁抱時代機遇,不斷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
觀新疆·民生,人民幸福是新疆發展的根本追求。一項項惠民政策如冬日暖陽,讓各族群眾共享發展成果,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描繪出一幅安居樂業的美好畫卷。
觀新疆·文旅,融合共進的旋律在此激昂奏響。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與壯美的自然風光在這里交相輝映,獨特的民俗風情與現代的旅游服務相得益彰。新疆文旅產業的蓬勃發展,不僅促進經濟的快速增長,也促進了各民族間的文化交融。
觀新疆·生態,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新疆可持續發展的堅實基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新疆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在追求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堅守生態紅線,積極推動可持續發展,努力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良性互動。
中宏網新疆3月10日電 “2024年以來,我們深入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市委關于人才(人事)工作的部署要求,大力實施‘1+2+25’人才政策,強化黨管人才,完善政策體系,搭建發展平臺,加強服務保障,奮力描繪克拉瑪依市人才奔涌匯聚、創造活力競相迸發、聰明才智充分涌流的嶄新畫卷。”2月18日,市委組織部人才工作科(援疆干部人才科)科長劉俊說。
國以才立,業以才興。2024年,克拉瑪依市對標自治區《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人才工作的實施意見》,不斷構建現代化人才治理體系。
克拉瑪依市印發了《克拉瑪依市關于加大人才引聚力度優化人才發展環境的若干措施》,從九個方面優化人才發展環境;聚焦自治區“十大產業集群”和全市“一主多元”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全面構建“戰略人才千萬支持、領軍人才百萬托舉、青年人才十萬資助、各類平臺精準獎勵”政策體系,推進“才聚油城”重點人才計劃,遴選支持各類計劃項目282個。
“市委、市政府十分關注對人才的培養,給予工作室很大的支持力度,讓我們能安心進行技術攻關,貢獻自己的力量。”提起人才政策,市第二屆“高層次人才工作室”領銜人于文濤感慨頗深。
C9聯盟高校學生齊聚克拉瑪依市開展暑期實踐鍛煉。(圖片由克拉瑪依市委組織部提供)
同時,全市積極構建精準化人才引聚體系。2024年引進高層次、急需緊缺人才154人;市委領導帶隊開展校園招聘引進優秀畢業生365人;引進C9聯盟和中國人民大學優秀畢業生17人;扎實推進“產才融合”,通過柔性引進19名“特聘專家”和支持9家地方企業人才引育,解決12項關鍵技術問題。
“克拉瑪依人才政策實施有力,很快就幫我解決了家屬就業和子女義務上學問題,還為我提供住房補貼,讓我無后顧之憂。我將繼續扎根克拉瑪依,不斷為克拉瑪依經濟發展貢獻力量。”作為引進人才,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工作的梁金強博士感受到克拉瑪依對人才的誠意。
為高層次人才頒發“油城玫瑰金卡”。(圖片由克拉瑪依市委組織部提供)
從全面落實“油城玫瑰金卡”服務政策,到精心為人才解決配偶就業、子女入學、醫療服務等需求,再到建立市、區、街(鄉鎮)、社區(村)四級人才服務體系,選優配強126名人才服務專員,通過搭建立體化人才服務體系,為人才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在此基礎上,全市注重戰略人才和領軍人才作用發揮,不斷加強各類平臺建設。全年新增院士工作站2家、自治區重點實驗室4家,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逐步形成高端人才支撐科技創新雁陣格局。
不拒眾流、方成江海。如今,自治區賦予克拉瑪依市全疆高質量發展“第一梯隊”的定位要求,人才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關鍵動力的作用越發凸顯。2月12日,克拉瑪依市委召開2025年第一次人才(人事)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持續傳遞出克拉瑪依招才引智、加速打造人才集聚高地和創新創業創造高地的強烈信號和堅定決心。
組織高層次專家人才赴上海市學習交流。(圖片由克拉瑪依市委組織部提供)
展望未來,克拉瑪依市人才服務中心綜合業務部部長韓寧說:“2025年,我們將加快集聚戰略人才力量,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全面實施‘才聚油城’重點人才計劃,推動人才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堅持更高標準、更高要求,以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開放的政策,開創人才工作新局面,為克拉瑪依穩定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克拉瑪依市融媒體中心 張悅 常鈺君)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