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從傳統能源資源大區到國家能源資源戰略保障基地、從祖國邊疆末梢到“一帶一路”核心區、從傳統的農牧業大區到新興產業崛起之地……在廣袤的祖國西北邊陲,新疆正砥礪奮進、向新而行,鍛造潛力無限的發展新引擎,構筑暢聯歐亞的發展新優勢,書寫波瀾壯闊的發展新篇章。
宏觀著眼新疆,微觀服務新疆,中宏網新疆深入聚焦新疆各地在經濟、民生、文旅、生態等方面的發展成就,展現新疆各族人民團結奮斗、開拓創新的精神風貌,為大眾呈現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新疆。
觀新疆·經濟,發展的脈搏在這片土地上強勁跳動。從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到新興產業的蓬勃興起,從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到創新驅動的深入推進,新疆憑借獨特的資源優勢和政策支持,以開放的姿態擁抱時代機遇,不斷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
觀新疆·民生,人民幸福是新疆發展的根本追求。一項項惠民政策如冬日暖陽,讓各族群眾共享發展成果,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描繪出一幅安居樂業的美好畫卷。
觀新疆·文旅,融合共進的旋律在此激昂奏響。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與壯美的自然風光在這里交相輝映,獨特的民俗風情與現代的旅游服務相得益彰。新疆文旅產業的蓬勃發展,不僅促進經濟的快速增長,也促進了各民族間的文化交融。
觀新疆·生態,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新疆可持續發展的堅實基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新疆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在追求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堅守生態紅線,積極推動可持續發展,努力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良性互動。
中宏網新疆1月10日電 “農副產品展區展出了許多當地的農特產品,我買了些風干牛肉、葡萄干,準備給家里人帶回去。這里的風景也特別美,下次我要帶著妻子、孩子一起來鐵門關旅游。”2024年10月26日,在二師鐵門關市第四屆絲路文化旅游節上,記者在農副產品展區遇到了來自黑龍江的游客王向龍,他興奮地向記者講述來疆旅游的感受。
二師鐵門關市第四屆絲路文化旅游節現場。(資料圖)
游客王向龍(右二)正在挑選二師特產。(資料圖)
2024年,二師鐵門關市深入推進“文化潤疆”工程,大力實施旅游興疆戰略,積極打造“旅游之城,魅力鐵門關”品牌,舉辦形式多樣的文旅活動,讓“游在新疆,吃住在兵團”落在實處,進一步推動“商文體旅”融合發展,使“文化+旅游、體育+旅游、農事+旅游”“三輪”發力,助推該師市文旅產業“加速跑”。
文化+旅游 文旅融合經濟火
2024年10月19日,二師鐵門關市第七屆“金秋醉胡楊·相約葫蘆島”攝影節在三十三團葫蘆島景區舉行。
2024年10月19日,二師鐵門關市第七屆“金秋醉胡楊·相約葫蘆島”攝影節在三十三團葫蘆島景區舉行。(資料圖)
“太美了,不虛此行。”來自遼寧省錦州市的攝影愛好者吳剛收獲滿滿,“這個活動還讓我結識了許多攝影愛好者,我要把美景都留在相機里,然后帶給家鄉的朋友看。”吳剛高興地說。
2024年,該師市文旅局不斷優化文旅產業布局,推進文旅融合,打造文旅精品,通過舉辦胡楊節、梨花節、冬棗節、桑葚節、冰雪節等文化旅游活動,有力推動當地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該師市現有AAA級旅游景區4個,2024年,該師市還投入資金6700余萬元,建設了鐵門關市文旅融合項目,提升改造渤海軍區教導旅紀念館景區展陳和絲路雄關景區游客接待中心,讓游客“游在二師、購在二師、娛在二師”體驗感更強。2024年,當地累計接待游客321.6萬人次,實現旅游接待收入6.426億元,同比增長67.78%。
“我正好來這邊旅游,看到好多文創產品,我很喜歡,也買了一些。”來自新疆塔城的游客吐勒克·木黑提哈孜說。
二師鐵門關市舉辦“傳承文化 溫潤心靈”活動暨絲路雄關冰雪季活動。(資料圖)
為更好推動師市優質旅游資源出圈破圈,2024年12月15日,該師市舉辦“傳承文化 溫潤心靈”活動暨絲路雄關冰雪季活動,還把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的文創產品放在活動中展出,吸引更多疆內外游客來此打卡旅游。
“這個冬季,我們還將以文化為牽引,以冰雪為橋梁,將冰雪文化與體育賽事相融合,舉辦一系列冰雪旅游體育賽事活動,進一步推動師市旅游業從‘一季游’向‘四季游’轉變。”二師鐵門關市文化體育廣電和旅游局副局長劉明星說。
體育+旅游 體旅融合動力足
2024年,二師鐵門關市舉辦各類體育賽事,如山地自行車挑戰賽、U系列武術套路、武術散打邀請賽等,吸引了來自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運動員和游客。通過體育賽事的舉辦,鐵門關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得到了提升,同時也帶動了旅游、餐飲、住宿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2024年10月27日,博斯騰·2024鐵門關半程馬拉松正式開跑。(資料圖)
2024年10月27日,一場“穿越千年雄關·浸跑古道新城”博斯騰·2024鐵門關半程馬拉松吸引了八方來客,來自國內外的6000名選手齊聚鐵門關。
“我喜歡參加不同城市的馬拉松,不僅可以挑戰自我,還能領略各地的風土人情。”沈陽參賽選手劉宇興奮地說,“鐵門關是一座美麗的城市,賽道沿途的風景讓人心曠神怡。在這里跑步是一種鍛煉,更是一種享受。”
這種體育運動+旅游休閑的方式,為人們帶來了全新體驗,也為城市發展注入了新活力。據悉,2024年的“鐵馬”賽事,有30余家媒體同步直播,觀看人數超910余萬人次,拉動旅游人數約1.8萬余人次,帶動二師鐵門關市旅游綜合收入約700萬元。
劉岐銘是一名騎行愛好者,2024年4月,他從成都來新疆旅游,恰逢二師鐵門關市舉辦山地自行車挑戰賽,他便報名參加。
“這里陽光明媚,道路寬闊,賽道條件優越,在這里騎行,既能感受到運動的刺激,又能欣賞到邊疆的獨特美景。這種‘體育+旅游’的方式讓我的旅行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劉岐銘說。
“一人參賽、多人出游,一日比賽、多日停留”的發展思路,已經成為當地融合發展的共識,各種體育賽事的舉辦,為全民健身提供了廣闊的平臺。2024年,二師鐵門關市還投資350萬元建成鐵門關市雁鳴湖體育公園健身廣場,真正實現“15分鐘健身圈”,讓城市“動”起來、經濟“活”起來。
農事+旅游 農旅融合百業旺
隨著全民健身運動的興起,在庫鐵大道上騎行成了市民旅游的“新風尚”。
“我們從庫爾勒出發,在二十九團博古其鎮體驗農家采摘的樂趣,在鐵門關市領略軍墾生態新城風貌,最后在三〇團雙豐鎮采挖富硒野菜,品嘗農家美食。”愛好騎行的庫爾勒市民方輝和朋友們經常在庫鐵大道上騎行,一邊欣賞田園美景,一邊享受休閑運動。
二十九團園九連有著“十八團渠第一連”的美譽,黃高麗就是這個連隊土生土長的兵團職工,她依托庫鐵大道穿連而過的交通優勢,在自家小院建起了具有兵團特色的軍墾驛站農家樂,不僅增加了收入,也讓“十八團渠”的故事廣為人知。“一到周末,我的小院可熱鬧了,他們在這里休閑娛樂的同時,還領略了我們兵團連隊的風土人情。”黃高麗說。
2024年,二師鐵門關市文旅局將田園風光、農耕文明與自然景觀等資源有機結合,全力開發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精品線路,推出了紅色游、近郊游、鄉村游、研學游等旅游產品,其中“紅色軍墾暢游二師”旅游線路、“魅力金秋大漠胡楊美食之旅”等4條線路。
“接下來,二師鐵門關市文旅局將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傳承軍墾紅色文化為主題,開展內容豐富的‘旅游+’活動,實現全師旅游產業呈現‘一業興、百業旺’的乘數效應。”二師鐵門關市文化體育廣電和旅游局局長侯莉華說。(第二師融媒體中心 葉云清 劉震)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