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從傳統能源資源大區到國家能源資源戰略保障基地、從祖國邊疆末梢到“一帶一路”核心區、從傳統的農牧業大區到新興產業崛起之地……在廣袤的祖國西北邊陲,新疆正砥礪奮進、向新而行,鍛造潛力無限的發展新引擎,構筑暢聯歐亞的發展新優勢,書寫波瀾壯闊的發展新篇章。
宏觀著眼新疆,微觀服務新疆,中宏網新疆深入聚焦新疆各地在經濟、民生、文旅、生態等方面的發展成就,展現新疆各族人民團結奮斗、開拓創新的精神風貌,為大眾呈現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新疆。
觀新疆·經濟,發展的脈搏在這片土地上強勁跳動。從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到新興產業的蓬勃興起,從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到創新驅動的深入推進,新疆憑借獨特的資源優勢和政策支持,以開放的姿態擁抱時代機遇,不斷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
觀新疆·民生,人民幸福是新疆發展的根本追求。一項項惠民政策如冬日暖陽,讓各族群眾共享發展成果,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描繪出一幅安居樂業的美好畫卷。
觀新疆·文旅,融合共進的旋律在此激昂奏響。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與壯美的自然風光在這里交相輝映,獨特的民俗風情與現代的旅游服務相得益彰。新疆文旅產業的蓬勃發展,不僅促進經濟的快速增長,也促進了各民族間的文化交融。
觀新疆·生態,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新疆可持續發展的堅實基礎?!熬G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新疆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在追求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堅守生態紅線,積極推動可持續發展,努力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良性互動。
中宏網新疆12月27日電 第二師三十四團地處塔克拉瑪干沙漠和庫木塔格沙漠交界地帶,這里風沙肆虐,地表沙化十分嚴重。60余年來,三十四團防沙治沙步履不停,在沙漠邊緣播種“綠色財富”,釋放“綠色紅利”,探索出了一條經濟和生態融合發展的綠色生態之路,形成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良性循環。
尚新林正在進行四翅濱藜防火巡查工作。
近日,在三十四團六連荒地,護林員尚新林正在進行四翅濱藜防火巡查工作?!岸靖稍锖?,四翅濱藜雖然耐旱,但怕火災,一旦著火,這片好不容易得來的綠色就會毀于一旦,我們要把這些易燃物清理干凈,消除火災隱患?!鄙行铝忠贿呎f一邊撿垃圾、清理雜草。
隨著冬季來臨,四翅濱藜的養護工作進入了關鍵時期,護林員們的巡查任務也更加繁重,防火成為重中之重。尚新林每天都會穿梭在四翅濱藜林間,仔細檢查每一處角落。干枯的四翅濱藜枝葉在腳下發出“沙沙”聲,仿佛在訴說這片土地曾經的荒蕪與如今的來之不易。
荒漠中的四翅濱藜。
“以前這里就是一片不毛之地,風沙大得嚇人,出門滿嘴都是沙子?,F在情況開始慢慢改變,荒灘上漸漸有了綠色,風沙也少了很多。每天看著這些植物一點點長大,心里特別有成就感,這都是我們用雙手一點點創造出來的?!鄙行铝终f。
近年來,三十四團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防風固沙、改善生態環境作為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大事來抓,每年投入大量資金、物力、人力開展植樹造林、退耕還林還草工作。四翅濱藜具有高度耐旱、耐寒、耐鹽堿、耐貧瘠的特性,有“生物脫鹽器”之稱,能有效降低土壤鹽堿度,防止土地沙化。2022年,三十四團與新疆鐵門關市風蕓蓯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引進種植了600畝四翅濱藜,用于生態治理和修復。
護林員正在對四翅濱藜進行日常巡查管護。(資料圖)
“四翅濱藜對水的依賴較小,對改造鹽堿地效果明顯,適宜在三十四團推廣種植。四翅濱藜除了有卓越的生態價值之外,還具備可觀的經濟價值,并且蛋白質含量高,是牛羊等牲畜的優質飼草,可用于牧草改良。”三十四團農業林業草原和生態保護中心負責人羅劍洪說。
作為塔里木河下游的農業團場,土地荒漠化、鹽堿化和水資源的匱乏一定程度上制約著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想要發展,就必須把生態治理、生態建設和職工增收、產業振興結合起來,積極探索一條“綠業并舉、綠富同興、綠進沙退”的生態富民之路,而引進種植四翅濱藜就是三十四團的創新實踐之一。
為了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三十四團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和植物之間的互補性,將肉蓯蓉接種在四翅濱藜根部,在提高土地產出率、開辟職工增收新途徑的同時,促進了生態系統的可持續性,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2023年,四翅濱藜接種肉蓯蓉實現畝產值500元至600元。
一年接著一年干,一代接著一代傳。從黃沙漫天到綠滿荒漠,三十四團防沙治沙以及特色生態產業發展已經初見成效。下一步,三十四團將積極把沙漠化治理與經濟發展、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有機結合起來,積極探索和實踐防沙、治沙、用沙的可循環模式,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沙漠增綠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進一步實現團場生態改善與職工增收致富相兼顧的目標。(圖文 第二師融媒體中心 馬永樂)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