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新疆11月26日電 天山腳下、青湖之濱,山水輝映、城景交融,城市發展日新月異。
一條條道路寬闊平坦、四通八達;濱河步道順流蜿蜒,勾勒出城市的繾綣多情;精致雋秀的公園綠地星羅棋布,“鑲嵌”在美麗的軍墾城市五家渠……大街小巷,耳畔歡歌,滿眼皆秀,宜居宜業宜游的幸福之城魅力盡顯。
城市建設,既是城市的蝶變之路,也是職工群眾的幸福之路。
近年來,第六師五家渠市以打造兵團“明星城市”為指引,立足新形勢,系統謀劃、精準部署,“內外兼修”推進城市“微更新”,加快補短板、強基礎、增后勁,不斷優化城市路網、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城市建設的成果撐起群眾滿滿幸福感。
織密路網 暢通城市發展“血脈”
“現在道路平坦寬闊,出行方便快捷,沿途打造的生態景觀帶也給我們休閑娛樂提供了好去處,生活在這里幸福感節節攀升,這都得益于第六師五家渠市開展的民生工程。”看著家門口發生的巨大變化,碧水茗苑小區居民李蓉齊十分感慨。
五家渠市經十八路建設場景。朱小麗 攝于8月
李蓉齊口中的民生工程,就是五家渠市經十八路(長征街——棗園街)建設項目。
五家渠市經十八路連接著五家渠市啟蒙幼兒園與第五中學,緊鄰碧水茗苑小區,人流密集,車流量較大。因建設年限較長,路面出現多處坑洼塌陷現象,居民和車輛出行存在安全隱患。有著相似問題的,還有五家渠市西林路。
“市區的道路能否更加暢通,家門口的停車場能否更多些,路邊的綠化能否再精致點?”百姓的呼聲,就是城市建設的“指揮棒”。今年7月,第六師五家渠市實施西林路道路建設項目、經十八路(長安街——棗園街)道路工程改造,新增市政道路869米、生態停車位200個,增植紅葉海棠286棵、大葉榆226棵,配套電力管道、路燈、標志標線、給水管道等項目。
五家渠市經十八路建設場景。杜儀 攝于8月
如今,這兩條道路寬敞平整,交通標識標線嶄新亮眼,綠化帶規劃科學合理,有效提升了片區交通承載能力,完善了城市路網結構。
城市路網建設,建的是道路,連的是民心。職工群眾關心的大事小情,在第六師五家渠市黨委的強力推動下,都逐一付諸實踐。今年以來,第六師五家渠市投資2800余萬元,大力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更新市政道路1910平方米、道路灌縫養護4萬余米,并配套完善了道路中央護欄、道路標識標牌。
隨著市政道路的不斷延伸、改造,窄路變成了寬路,“斷頭路”變成了暢通路,一條條城市“血脈”越來越通暢,為職工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也不斷拓展高質量發展的空間格局,讓城市更美麗、更宜居、更有吸引力。
品質提升 持續改善城市面貌
初冬的一場大雪,讓第六師五家渠市濱河公園展現出別樣的魅力。
踩著積雪,漫步河邊,如同欣賞一幅水墨丹青畫卷:小橋亭臺,候鳥嬉戲,潔白的冬雪、湛藍的天空相互映襯,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市民三五結伴,走進公園,欣賞雪景,享受冬日浪漫。
“現在出門散步三步一景、五步一園,口袋公園、沿河景觀帶讓人目不暇接,生活在這座城市真是太幸福了。”市民李佳苗感慨地說。
公園游園,體現城市的建設品位,也滋養著市民幸福生活。
五家渠市民在街角的口袋公園拍照留影。朱小麗 攝于7月
近年來,第六師五家渠市循生態優先,行綠色發展,積極做好城市品質文章,著力推進凈化、綠化、硬化、美化、亮化“五化”建設,促進城市形象提檔升級,星羅棋布的大小公園、游園、綠地,裝點城市街景,不僅為城市增添了綠色,還給市民休閑娛樂、健身鍛煉提供了場所,“綠色五家渠”生態名片成色更足。
走進五家渠市北海公園,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步道上,工作了一天的人們紛紛走出戶外,鍛煉身體。“我經常會來散步,這里環境優美,讓人心情愉悅。”市民趙瑜說。
2023年,第六師五家渠市投資2900萬元對北海公園進行全面提升改造。改造后的北海公園與濱河公園、青格達湖遙相呼應,進一步擴展了市區綠色生態空間,助力打造“景城一體”的城市新名片。
城市融入自然,綠色溢滿城市。如今,第六師五家渠市公園綠地面積達176.97公頃,綠地率43.2%,綠化覆蓋率47%,人均公園面積18.4平方米,各項指標均達到國家園林城市標準。
“我們將以打造兵團‘明星城市’為目標,緊扣‘兩區聯動’‘一圈四鏈’產業發展思路,以軍墾文化、將軍文化為底色,推動城市功能再完善、品質再提升,持續提升職工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第六師五家渠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文強說。
精細治理 全民共享文明之城
“以前沒有固定的攤點,營業總是不方便。現在有了安全穩定的經營場地,顧客也多了。”在第六師五家渠市百花苑便民市場,商戶李麗一邊整理貨架上的果蔬一邊笑著說道。
為激活地攤經濟,2023年第六師五家渠市城市管理部門聯合相關部門設置6大市場,可容納700余戶攤販入駐,陸續開放貝鳥語城等臨時疏導點16處。今年,在原有6大市場的基礎上,增設百花苑便民市場和園藝場便民市場,將流動攤販疏導入市集中經營,有效解決占道經營影響城市交通和市容秩序問題。
在五家渠市懷舊小吃街,居民在攤位前選購美食。杜儀 攝于8月
一城之美,始于顏值,源自管理。第六師五家渠市聚焦群眾關心的物業服務、環境衛生、交通秩序、公用設施等熱點問題,堅持問需于民抓管理,精準發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讓城市的建設和發展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近日,五家渠匯嘉時代廣場東側的小火車便民市場投入使用,這列“火車”的車廂由一個個小商鋪組成,遠遠望去,猶如蓄勢待發的商業快列,正在等候客戶的光臨。
今年9月,第六師五家渠市相關部門在征求商戶意見、居民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考量下,在匯嘉時代東側廣場設置了便民市場,規范周邊市場運營環境,改善個體經營商戶亂擺攤位、亂堆亂放的問題,讓“打游擊”的流動攤販踏踏實實在這里“安家”。小小的便民市場增強了市場活力,增加了就業,拉動了消費,讓前來擺攤的攤主有了更舒適、友好的環境。
近年來,第六師五家渠市下足“繡花”功夫,將精細管理的觸角延伸到城市各個角落。第六師五家渠市積極開展城市管理綜合整治,加強城市基礎設施日常維護,保障水、氣、熱等城市生命線工程安全運行;根據城市統一規劃合理設置農貿市場和流動商販疏導點,讓市民和商販切實感受到城管便民的溫暖;持續美化市容環境,加大對城區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城郊接合部、廣場、車站等公共區域的清理整治力度,實現城市管理高效便利、安全有序。同時,加強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設,推動“數字城管”向“智慧城管”邁進,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
山水靈動舒畫卷,滿城新景入眼來。第六師五家渠市城市建設“多點開花”,不斷提升著職工群眾的生活質量,創造著城市發展的精彩明天。(圖文 第六師融媒體中心 李睿 任斐斐 王譯嫻 朱小麗 杜儀)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