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山東9月26日電 “構建一體化信用監管體系,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典型經驗做法受到國務院辦公廳通報表揚;萊州、棲霞、海陽、龍口、招遠5個縣級市成功獲批山東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典型城市……近年來,煙臺市積極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拓展“信用+”應用場景,引導市場主體及時主動糾正失信行為、消除不良影響,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一直走在全國前列。
信用賦能 切實優化發展環境
伴隨著以大數據為支撐的各類信用應用不斷深化,信用消費、信用貸款、信用商圈、信用監管、信用治理等“信用+”模式正在融入生產生活等諸多場景中,而“信用+”也逐漸成為煙臺市助力高質量發展的優選路徑,為各領域創新發展模式、提升治理能力提供了有效手段。
在招遠市華盈社區,琳瑯滿目、明碼標“分”的商品格外引人注目。華盈社區通過設置信用積分,讓“信用有價”成為共識,并在構建“華風積分”基礎上,積極拓展信用應用場景,將社區服務中心、轄區居民樓、社區餐廳等一系列配套服務區域與“信用場景”進行鏈接,為守信主體開通“綠色通道”,構建信用生活生態聯盟。
龍口市應急局著力提升安全監管與誠信監管效能,創新打造“信易+監管云平臺”,為夯實全市安全生產監管基礎提供強有力的信息化支撐。該平臺目前已將全市14個鎮街區的52807家企業接入系統,成為覆蓋全市的信息化安全監管平臺。
像招遠市和龍口市這樣推進“信用+”工作的例子還有很多,據悉,煙臺市去年共投入財政專項資金近2000萬元,相繼展開信易貸、信易住、信易批、信易閱、信易購、信用食堂、信用+商圈、信易+鄉村治理等120余個信用應用場景,創新推動信用體系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
引來“活水” 助推企業“造血再生”
信用是企業的無形資本,是企業重要的核心競爭力。日前,山東提出要推進實施的行政處罰決定和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告知“兩書同達”制度,保障失信主體第一時間了解信用修復政策,激發企業誠實守信意愿。為推動該制度落實落地,煙臺多地頻出良策,為全市優化營商環境提供重要支撐。
其中,芝罘區創新建立“信用修復”部門聯動工作機制,組織開展“企業上門指導服務”行動,引導企業自覺糾正失信行為、修復自身信用。為幫助失信企業盡快完成信用修復,棲霞市每年進行不定期提醒工作,主動提醒失信企業開展信用修復,助推企業在最短公示期結束后恢復正常經濟活動。
失信后如何進行信用修復,是企業長期重點關注的問題。近年來,煙臺市始終堅持把健全信用修復機制、保障失信主體權益作為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舉措,接續出臺《關于加強市場主體權益保障防止失信聯合懲戒泛化濫用的通知》《關于開展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協同聯動工作的通知》等文件,進一步嚴格失信懲戒對象的認定,依法依規落實失信聯合懲戒措施,完善失信修復和異議處理機制,護航企業健康發展。目前,全市已為近2800余家失信企業進行信用修復。
向“信”而行 繪制誠信建設“全景圖”
以誠立市,以信筑城。煙臺市高度重視誠信宣傳工作,以“誠信建設萬里行”主題活動為載體,切實講好“信用煙臺”故事,大力弘揚誠信文化,形成“日日有新聞、周周有動態、月月有活動”的煙臺誠信品牌。
自活動啟動以來,煙臺市先后走進機關、企業、基層、校園、社區等地宣講信用知識,引導社會公眾樹立誠實守信的思想意識,在全市范圍內倡導“信用有價值、守信有力量”的誠信文化,營造“知信、用信、守信”的社會氛圍。
民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經過多年探索,煙臺市逐漸尋出一條獨具特色的“信”路徑,將信用建設融入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過程,持續為深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加碼,擦亮“信用煙臺”金字招牌,為煙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道德支撐和信用體系保障,讓信用之風浸潤全城,讓“信用煙臺,信飄四海”。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