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河南3月6日電 優良的營商環境不僅是市場經濟蓬勃發展的必要條件,更是推動城市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截至2024年12月底,鶴壁市新增經營主體25607戶、增長14.2%,位居“2024十大浙商最佳投資目的地”榜單之首,獲評“2024營商環境十佳城市”……2024年,鶴壁市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舉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以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為目標,不斷提升經營主體便利度、滿意度、獲得感、安全感,持續擦亮營商環境“金字招牌”,為建設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市聚勢賦能。
政務提效 暢通辦事“快車道”
“從提交材料到審批通過,我拿到營業執照用時不到20分鐘……”近日,鶴壁市一家公司的負責人將一面寫有“高效服務、暖心為民”字樣的錦旗送到了市行政服務中心市場監管局企業開辦窗口工作人員的手中。這是鶴壁市持續提升政務服務質效、致力打造高效便捷政務環境的一個生動詮釋。
2024年,鶴壁市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在項目審批、流程優化、智慧服務上協同發力,150多項高頻事項實現“指尖辦理”,2073項市級政務服務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占比98.39%。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的綜合運用,推動了鶴壁市線上線下政務服務水平雙提升,群眾辦事便利度和獲得感不斷提升。
聚焦“高效辦成一件事”,推動政務事項“一窗辦、馬上辦、高效辦”。380項政務服務事項納入無差別受理范圍,17項“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5項自主“一件事”落實落地。
推動政務數據共享互用,全市各部門實現數據交換超562億條,調用接口7328萬余次,為“互聯網+政務服務”提供強力支撐。
在全省市場監管領域率先實行窗口“去中介化”幫辦代辦全流程服務,推行開辦企業“十二個辦”服務舉措,將水電氣暖網報裝、海關進出口備案等13個環節納入開辦企業“套餐式”服務事項,確保全市開辦企業一個環節,0.04個工作日、零成本辦結。建成使用全市統一的企業電子營業執照庫,在不動產、公積金等14個領域互認互信,實現同步免費發放、證照關聯、一照通投。
法治護航 助力民營經濟行穩致遠
“條例為我們民營企業的權益劃出了‘硬杠杠’,讓我們在鶴壁投資興業更安心、倍感舒心!”近日,談起《鶴壁市民營企業權益保護條例》,鶴壁市一家民營企業的負責人李先生表示。運用法治手段為經營主體保駕護航,既是企業所盼,也是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的根本要求。
出臺全省首部民營企業權益保護地方性法規《鶴壁市民營企業權益保護條例》,在市場準入、資源配置、融資貸款等方面制定了30多項配套措施,明確行政機關及司法機關在民營企業發展中的法治保障職責,護航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制定《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30條具體舉措》,幫助企業吃透用活政策,精準享受政策紅利。
推進部門聯合監管與執法檢查事項的“雙整合”,深化“綜合查一次”改革,拓寬“一業一查”跨部門聯合監管領域,將“多部門單項檢查”變為“綜合體檢”。
成立營商環境投訴舉報辦理機構,公布投訴舉報專線、專用郵箱,依托省投訴舉報平臺等線上線下渠道,全方位收集辦理影響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問題。截至2024年底,全市接到營商環境投訴舉報線索49件,符合受理條件29件、辦結24件,清理拖欠企業欠款1163萬元,以實際行動護航企業健康發展。
要素保障 構筑發展“硬支撐”
“銀行為我們解決了有訂單沒資金的燃眉之急,真是雪中送炭啊!”去年12月底,成功獲批貸款的鶴壁市一家小微企業的負責人周女士表示,其貸款的及時獲批得益于鶴壁市推動金融服務供需兩端精準對接的有效舉措。
開展金融支持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推動銀企“網格化”對接、問題“臺賬式”解決、融資“批量化”落地。截至目前,全市“千企萬戶大走訪”活動為企業投放貸款10245筆、金額67.51億元,平均利率3.81%。
實施重點企業用工護航行動,動態掌握用工需求,共享用工達8470人次。組織實施形式多樣的招工引才活動,線上2640余人達成就業意向,線下舉辦招聘活動47場、為企業招工引才5600余人。開展高層次科研人才引進工作,促進產業鏈、技術鏈和人才鏈有機融合。2024年全市共招收博士后16名,引進博士后8名,招引24名,分別完成省下達目標的160%、200%、171%。
持續開展批而未供和閑置低效用地盤活整治行動。2024年全年盤活各類存量建設用地7500畝以上,新增工業用地50%以上采取“標準地”模式出讓。探索實施“標準地+帶方案”出讓,實現“拿地即開工”“交地發三證”。
服務升級 助企紓困解難題
“生產許可證辦下來了沒?”“銀行貸款手續走得咋樣了?還有哪些困難?”“節后復產還需要哪方面的人才?”……一聲聲來自服務專員的關心詢問、一件件助企紓困實事的貼心辦理,為鶴城企業的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2024年,鶴壁市堅持以經營主體需求為導向,聚焦簽約、在建項目,高成長型企業,商(協)會,中小微企業等四類經營主體選優配齊服務專員,動態調整“五位一體”服務專員隊伍至4070名,實現了“五位一體”服務專員全覆蓋。
創新打造企業服務2.0升級版,開展21場“鶴企有約”系列活動,提升企業服務管家綜合服務能力,進一步當好政策“宣傳員”、企業“服務員”、信息“聯絡員”、安全“護航員”、發展“指導員”。一年間,企業服務管家奔走一線,走訪企業達1.6萬余次,助企解決問題2157個,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去年4月,15名營商環境監督員上崗并作為第一屆“營商智庫”專家對全市各級各部門進行不定期監督,積極為全市營商環境建設建言獻策,提出合理化建議。
打造覆蓋全市的“1+8+N”營商環境監測體系,全方位收集解決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9個監測站入選中國貿促會商業行業委員會首批營商環境監測站名單。
良好的營商環境提升了鶴壁市的競爭力,一項又一項合作洽談緊鑼密鼓地展開,一場又一場招商活動接連拉開帷幕,一個又一個好項目紛紛落地,有力地促進了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下一步,鶴壁市將錨定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這一目標,持續抓好服務提升,全面落實綜合配套改革,不斷增強企業發展信心和動力,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鶴壁實踐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