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河南5月31日電 近年來,鶴壁市淇縣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以提升經營主體便利度、滿意度、獲得感、安全感為導向,全力推進“五大行動”,打造“六最”營商環境,在2021年度全省縣級營商環境評價中排名第一,并入選全省首批民營經濟“兩個健康”實踐創新示范縣、省民營經濟示范城市試點。
在全省營商環境評價中實現由第一方陣向全省第一的跨越,標志著淇縣在打造縣級營商環境新標桿的路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當前,淇縣正錨定“全市第一、全省一流”目標,持續優化政策環境、法治環境、市場環境、社會環境,著力擦亮營商環境“淇心辦”金字招牌,爭創全省營商環境創新示范縣,以更優營商環境為“品質淇縣”建設提供強力支撐。
對標便利高效,開展“精政提效”行動
優化營商環境,跑出服務加速度。在持續深化“放管服效”改革的過程中,淇縣傾力打造“淇心辦”服務品牌,298項省市經濟社會管理權限全部承接到位,平均辦理時限壓縮81%。
該縣堅持“一次告知、一表申請、一窗受理、一網通辦、一次辦好”服務理念,建成全省領先的智慧化服務大廳,在全市率先實現“一枚印章管審批”,2057個審批事項由原來的79個科室審批、45枚印章簽批,精簡為29個股室審批、29枚印章簽批。
近年來,淇縣“精政提效”取得累累碩果:政務服務評價全省第一,被評為省政務服務大廳智慧化建設示范縣;在執行合同、辦理建筑許可、招標投標等領域實現了3個“全省率先”,經驗做法先后被最高人民法院、省發展改革委推廣,被國家和省級媒體宣傳報道;環評文件打捆審批模式入選省優化營商環境十大案例。
著眼服務一流,開展“助企穩業”行動
淇縣扎實開展“萬人助萬企”活動,在“五位一體”服務機制的基礎上增加了稅務服務專員,形成具有淇縣特色的“六位一體”服務機制,將服務的企業由191家擴增至403家,實現“四上”單位、成長型中小企業全覆蓋。該縣還探索建立了“AB角”服務機制,為重大項目和龍頭企業配備縣級分包領導和“服務管家”,進一步增強了服務力量。
該縣堅持以企業滿意、問題化解為核心,今年年初以來,累計幫助企業解決各類問題162個,為企業協調貸款14.93億元,辦理無還本續貸2.78億元、純信用貸款4.38億元,有效助力企業良性發展。
立足公平舒適,開展“環境培優”行動
為了營造穩定、公平、透明的法治環境,淇縣組建了50余人的政法“啄木鳥”隊伍和40余人的紀檢“護航員”隊伍,創新實施“坐診、約診、巡診、會診”四診工作法,深入開展影響營商環境執法司法突出問題集中專項整治,解決涉企民商事糾紛、勞動爭議等事項80余件,把優化法治環境的觸角伸向社會方方面面。
在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方面,淇縣健全“紅名單”“黑名單”制度和信用檔案,落實信用聯合懲戒制度,探索建立“互聯網+政務服務+信用”的“信易批”審批模式,持續形成“人善企優”的和諧縣域發展環境。
聚焦人才培育,開展“固本提質”行動
近年來,淇縣實施了“才聚朝歌·興縣計劃”,舉辦高層次人才表彰大會,高標準打造5個高層次人才綜合服務中心和1處人才主題公園,首個“拎包入住”型人才公寓建成入住,為各類人才干事創業、施展才華提供了優越的條件、搭建了廣闊的舞臺。截至目前,該縣已引進認定高層次人才698人。
淇縣還開展了企業家培育提升行動,先后組織開展淇縣企業家學院培訓、互聯網培訓班等30余次,連續3年舉辦“企業家節”活動,讓企業家在政治上有地位、生活上有關懷、社會上受尊重。強力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全縣持證人員達到6.93萬人,占從業人員總數的63%,為企業快速發展注入了源源活力。
緊扣親情感召,開展“同心暖企”行動
為了鞏固擴大全省“兩個健康”示范縣創建成果,淇縣搭建了綜合服務、教育培訓、訴求響應、招商引資、鄉村振興等五大平臺,縣鄉村三級分別設立“同心家園”“鄉賢家園”和“暖心家園”,與企業同心同向、為企業傾情服務。
該縣聚焦政企、銀企、校企、法企、稅企、企企等六個“精準對接”,為企業鋪路搭橋、保駕護航。聚焦企業發展壯大,該縣引導“四上”企業開展對標提升活動,如今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到2家、省級達到9家。
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淇縣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淇縣將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緊盯“六最”目標抓提升,堅持問題導向抓整改,圍繞“兩度兩感”抓服務,加快打造營商環境“升級版”,爭當全省縣級營商環境標桿,為建設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市貢獻淇縣力量。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