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河南12月13日電 今年以來,鶴壁市圍繞創建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區,扎實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全市信用工作成效顯著,城市信用狀況監測排名穩步提升。今年6月,該市城市信用監測排名在全國261個地級市中首次進入前50名,9月進入20強榜單,10月最新數據顯示,鶴壁市城市信用監測綜合指數88.94分,排名全國第1,實現歷史性突破。
以點構面,信用體系框架更加健全
重新調整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由2014年的35個擴展到48個,統籌推進全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
強化頂層設計。出臺《鶴壁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高質量推進信用鶴壁建設促進形成新發展格局實施方案的通知》(鶴政辦文〔2022〕26號)《鶴壁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鶴壁市加強信用信息共享應用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實施方案的通知》(鶴政辦〔2022〕38號)等一系列制度文件,各行業主管部門圍繞政務誠信、數據歸集共享、聯合獎懲、信用監管等制定出臺100余項信用制度文件,推動信用工作依法依規有序積極推進。
落細工作任務。出臺《鶴壁市營商環境和信用體系建設“十四五”專項規劃》,推動信用體系建設與優化營商環境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印發《鶴壁市創建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區實施方案》,分解 8 大類 35 項指標任務,明確推進信用體系示范創建工作的階段任務和基本路徑,層層壓實責任,逐項抓好落實。夯實平臺基礎。深入推進市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升級改造,累計歸集“十公示”“信易貸”信息206類、3.1億條,人均超200條、全省第一。加強平臺數據接口對接,建立異常數據庫,實現“十公示”、社保等50多個領域全覆蓋,“雙公示”合格率達100%,瞞報清零。今年11月,該市信用信息平臺在全省信用平臺和網站觀摩中獲評一等獎,在入圍全國觀摩評比的46個地級市中成功晉級前八強,擬于本月參加全國決賽。
強化監管,信用服務職能更加務實
著力構建以信用為核心的新型監管機制,將信用監管貫穿于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
強化事前信用承諾制度。在人社、住建、城管等領域建立事前信用承諾制度,積極推廣“審批替代型”“容缺受理型”“信用修復型”等6類信用承諾。建立《鶴壁市政務服務事項審批過程實行告知承諾制事項清單》,梳理政務服務事項2044項,涵蓋稅務、交通等34個領域,法定承諾事項100%實現。
健全事中信用分級監管。在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49個領域開展信用分級分類監管,構建“1+49”監管體系,全省率先實現公共信用評價系統接口對接。建成一體化信用監管系統,全流程嵌入12個業務系統,實現信用自動核查、承諾歸集、評價共享、獎懲反饋等閉環應用,累計核查10.3萬次,獎懲反饋1.2萬次。
推進事后信用聯合獎懲。完善信用聯合獎懲清單制度,建立聯合獎懲的發起與響應機制。常態化召開誠信“紅黑榜”新聞發布會,累計發布紅名單1418條、黑名單1677條,為行業監管部門依法依規實施信用監管提供支持。創新建立“即時告知+到期提醒”工作模式,建立線上線下信用修復專窗,引導失信企業積極開展信用修復,截至2022年11月,共修復失信記錄2037條。
服務發展,信用信息應用更加廣泛
堅持以服務企業民生,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創新實施信用產品應用,積極營造“守信有益、信用有價”的社會氛圍。
推廣落實“信易+”。出臺《鶴壁市加快推進“信易+”守信激勵實施方案》,推動“信易貸”“信易閱”“信易游”“信易行”“信易租”等30個信易+應用場景落地。建立全省首家“信易貸”平臺,通過共享信息、平臺撮合、銀企對接等方式,有效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截至2022年11月,平臺注冊企業4.5萬戶,上架貸款產品102款,累計授信109億元,發放貸款84.6億元。實施“信用+招才引智”,將信用承諾嵌入人才公寓分配、補貼發放管理流程,受益人數超3000人。
信用助力園區建設。構建“信用+園區”新模式,將企業綜合信用評價結果嵌入園區智慧管理平臺,建立企業信用檔案,搭建符合企業發展的信用分析和評估模型,為守信主體在資金申請、項目推薦、行政審批、信貸服務等關鍵環節,提供更加優惠便利的服務,產業轉型升級成效顯著,兩次獲國務院通報表彰。
信用賦能社會治理。聚焦基層社會治理難點痛點,創新體制機制,以信用賦能充分發揮信用獎懲機制作用,將環境整治、精神文明、遵章守紀等納入信用管理,探索創新“信用+黨群建設”“信用+網格管理”“信用+產業合作社”“信用+鄉村旅游”“信用+志愿服務”等,實現以誠信杠桿撬動基層社會治理,照亮“法律管不到、道德約束不了”的社會治理盲區。
營造氛圍,誠信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加強誠信宣傳,營造“守信光榮 失信可恥”社會氛圍。
開展誠信宣傳。舉辦“聚焦誠信建設,打造信用鶴壁”主題宣傳周,開展“信立天下,誠就未來”614信用記錄關愛日宣傳活動。通過誠信宣傳進機關、進校園、進企業、進商場、進社區、進農村“六進”活動、信用典型案例征集、圖解信用等多形式多渠道宣傳信用知識,弘揚誠信理念,提升誠信意識。
建設誠信游園。投資3200萬元打造誠信主題游園。游園通過先哲論“信”、歷史行“誠”、平語談“信”、當代傳“誠”4個篇章讓誠信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眼前身側的醒目內容,使誠信意識深入人心。
舉行誠信評選。開展“守信中小企業”“誠信商戶”“誠信之星”評選,營造“知信、守信、用信”社會氛圍。今年共評選誠信企業28家、誠信商戶100家、誠信人物15名,開展誠信宣傳活動163次,工作成效被省級以上媒體報道轉載50多次,政務誠信建設經驗做法被國家發展改革委宣傳推廣。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