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河南11月11日電 今年以來,鶴壁市淇縣市場監管局切實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深化市場信用體系建設,以構建信用導向的營商環境為目標,以信息歸集、信用分類、聯合懲戒、信用修復等為抓手,積極探索“1+4+N”市場監管信用分類監管機制。
1個目標
深化市場監管信用體系建設,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已成為市場監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淇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以構建信用導向的營商環境為目標,積極探索市場監管全鏈條信用監管機制。
4個環節
強化信息歸集公示。企業信息歸集是做好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的基礎工作,淇縣市場監管局以“高質量”為目標,歸集企業信息。在企業信息歸集工作中,按照“誰產生、誰錄入”的原則,在企業信息產生之日起20日內,歸集到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為做好企業信用風險分類工作奠定了基礎。目前,歸集企業注冊登記信息28877條、行政許可1312條、行政處罰信息637條、抽查結果信息636條。
強化信用分類監管。信用分類監管旨在合理配置監管資源,解決“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針對性不強,發現問題比例不高的問題。淇縣市場監管局以三個“對接”為突破口,把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有機融合,形成工作閉環,有效提高監管精準性。將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結果與檢查對象名錄庫對接。在“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工作中,按照企業的信用風險分類結果,將不同風險等級的對象分類創建對象庫,便于實施信用分類抽查。將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結果與“雙隨機、一公開”抽查比例、頻次對接。在“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工作中,針對不同信用風險等級的檢查對象,實施不同頻次、不同比例的抽取。對信用風險低的A類企業,在“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中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頻次,實現“無事不擾”;對信用風險高的D類企業,實行嚴格監管,有針對性地提高抽查比例和頻次,做到“無處不在”。將“雙隨機、一公開”抽查結果與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系統對接。實施抽查后,及時將抽查結果進行公示與信息歸集,確保企業信用風險信息動態更新,信用分類結果動態調整。2022年,按照信用分類開展部門聯合抽查19次,優化了監管資源配置,提升了監管精準性和有效性。
強化部門聯合懲戒。淇縣市場監管局通過信息公示,完善失信聯合懲戒機制。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示了企業登記、行政許可、行政處罰、抽查檢查等信息,為其他部門準入審批和行業監管提供參考依據。對收到的法院生效法律文書,依法依規將失信主體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示。各有關部門依法依規予以任職限制或行業禁入,實現“一處違法,處處受限”。目前,企業列入經營異常名錄2450條,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454條。
助力企業信用修復。為構建信用導向的營商環境,淇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認真貫徹執行信用分類監管、聯合懲戒等工作要求。同時,在信用修復方面,全面助力企業進行信用修復、重塑良好信用。推進企業信用修復程序化、標準化,制定了信用修復操作流程、提交材料目錄一覽表,提供專人指導服務,助力企業快速信用修復。針對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條件的,辦結時限由5個工作日縮短為“即時辦理”。開辟綠色通道。對企業發展有重大影響的因素發生時,企業提出申請,可通過綠色通道,特事特辦,不受節假日影響辦理。目前,企業移出經營異常名錄1035條,移出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90條。
N種探索
淇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在事前、事中、事后做出了多方面探索,從信用承諾、信用踐諾、重點領域信用監管、智慧監管等方面探索信用監管模式,逐步形成行政性、市場性和行業性多管齊下的信用監管模式。在校園食品安全監管方面,實現智慧監管,做到“上可溯源,中可監控,下可留痕”的食安監管,推動縣域校園食品安全實現無縫銜接。通過平臺,市場監管部門可隨時借助網絡攝像頭,實現對全縣93所學校食堂和3家養老機構食堂的遠程巡查,提高了監管效率和科技水平,為淇縣構建信用導向的營商環境加油助力。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