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河南3月28日電 近年來,信陽市新縣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號工程”,深入推進營商環境綜合配套改革,以一流服務賦能高質量發展,持續擦亮機制創新、服務用心、質效評星的“新服務”縣域營商品牌,全力推動“企業感知度與經濟活躍度”雙提升,營商環境進入全省第一方陣,蟬聯全市“三連冠”,獲評全省營商環境建設先進縣。
持續推進政務服務提質增效。推進“一站式”審批服務模式,186個政務服務事項實現跨部門、跨層級、跨領域集成辦理,新縣“水電氣更名過戶”等5個“一件事”入選信陽市“高效辦成一件事”事項清單,市民之家成為全市首個省級服務業標準化示范項目。建設“產業營商環境服務廳”,設置生物醫藥、裝備制造、文旅研學3個“一鏈通辦”服務專窗,創新開展商務撮合、供需對接、稅務籌劃、高端人才引進等“一類事”增值服務,積極構建線下“只進一廳”、線上“一網通辦”的產業營商環境服務體系。
全力保障經營主體合法權益。推行“合規指導+審慎強制+輕微免罰”,出臺全市首部《企業行政合規指導清單手冊》,對42個行業實行“一業一查”,落實柔性執法“四張清單”制度,為企業減少處罰100余萬元。全面落實企業“無擾日”、“入企掃碼”、涉企檢查備案等制度,最大程度降低執法檢查頻次。高標準建設精準助企十二庫,有效解決數據采集不規范、涉企信息不一致、服務舉措不精準等問題。常態化開展“營商大講堂”活動,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增強企業稅務、財務和法律風險防范意識。
切實增強要素支撐保障能力。制定重大項目籌建“全周期”服務方案,推行區域評估“免評即享”、標準廠房“拿地即開工”、工業項目“竣工即投產”。建立自然資源資產價格體系,盤活可用地1000余畝,建成標準化廠房8.9萬平方米。建立金融機構調度機制,擴大信貸投放規模,2024年縣內金融機構支持企業687家695筆17.72億元。實施人才強縣行動,引進高校畢業生1832人,新增高技能人才3274人。舉辦“春風行動”等招聘會42場,為76家企業解決用工7000余人次。在全市率先建成高標準分散評標室,推行“七零”服務(交易進場“零門檻”、交易過程“零收費”、交易主體“零跑腿”、交易環節“零見面”、交易評審“零干擾”、交易監管“零死角”、交易保障“零盲區”),持續優化招標投標營商環境。探索建立拖欠賬款清理與巡察、審計、督查常態化對接機制,在全市率先完成200萬元以下欠款清零任務。
著力打造改革創新示范標桿。實施新縣營商環境系統性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圍繞6個重點領域41個關鍵環節聚力攻堅,發放全省首筆地理標志質押融資貸款,廢止涉企不平等對待企業政策106個,降稅減費3.3億元。優化升級新縣惠企服務平臺,增設產業營商、免申即享、有訴即辦等功能模塊,打造“會思考”的惠企服務平臺,多維賦能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產業營商環境服務廳”典型經驗被省政府辦公廳專期刊發。
深入開展營商環境護航行動。完善營商環境問題線索快查快辦工作機制,加大問題線索查辦力度,實行典型案例通報曝光制度。整合歸集全縣現有企業訴求線上線下渠道和平臺,打造企業訴求“一張網”,按照“一口收集問題線索、專班核實研判、按責分級交辦、限時辦結反饋”閉環流程,實現企業訴求“直接直辦”。針對企業疑難問題、久拖不決問題,每周召開一次“紓難解困縣長辦公會”進行化解,累計專題辦公會52期,解決問題174個。
下一步,新縣將持續深化營商環境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完善紓難解困縣長辦公會、營商大講堂、小微企業融資協調“三項機制”,用好惠企服務平臺、產業營商服務廳、投訴舉報中心“三大載體”,統籌實施惠企政策直達快享、降低社會物流成本、規范涉企執法“三大行動”,全力爭創河南省首批營商環境示范縣,以一流營商環境為“1335”工作布局保駕護航、增光添彩!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