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發團隊成功構建了國際最大規模原子量子計算系統,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
構建國際大規模原子量子計算系統
據介紹,該團隊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成功構建了多達2024個原子的無缺陷二維和三維原子陣列,刷新了中性原子體系無缺陷原子陣列規模的世界紀錄。
在該工作中,研究團隊演示了二維和三維原子陣列的任意構型重排,實現了高達2024個原子的無缺陷陣列,總耗時僅為60毫秒。而這一成果標志著我國在量子計算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為大規模中性原子量子計算奠定了關鍵技術基礎。
實際上,量子計算系統是利用量子力學的特性,比如量子疊加與量子糾纏,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計算范式,理論上能夠在某些特定領域極大程度超越傳統計算機的計算能力,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企業博弈的新戰場。
行業商業潛力釋放
近日,英偉達CEO黃仁勛在公開演講中提到,量子計算正在接近一個至關重要的技術拐點,未來幾年將強大到足以"解決一些有趣的全球性問題"。
量子計算產業迎關鍵拐點,從實驗室研發向專用量子計算機應用逐步過渡。技術層面看,量子計算核心技術指標持續提升,量子比特數量已達千比特級,超導路線憑借可擴展性優勢占據主導地位,商業化潛力有望率先釋放。
應用層面看,在金融、能源、物流領域或將成為量子計算最主要的應用場景,潛在市場價值可能超兩千億美元。未來,隨著量子技術的持續優化和生態體系的不斷完善,量子計算有望迎來規模化應用的黃金期。
微美全息科技創新爭奪先機
無疑,量子計算產業已步入商業化落地的關鍵階段,產業鏈生態有望全面受益。資料顯示,量子科技概念股微美全息,近年來在量子科技賽道持續發力,其布局涵蓋量子算法、硬件研發、場景應用等多個維度,構建差異化競爭優勢,向外界源源不斷展現出對前沿科技的前瞻性投入。
在量子技術熱潮推動下,微美全息量子技術研發按下加速度,通過量子態編碼數據(利用量子疊加性和糾纏性提升信息攜帶量),構建量子生成器與判別器的對抗訓練模型,在跨領域數據處理中實現計算資源的指數級優勢,并顯著提升數據分類準確性,為復雜知識轉移場景提供解決方案。
與此同時,微美全息開發的混合CPU-FPGA量子人工智能模擬器可在經典計算機上模擬量子計算機行為,支持量子算法的測試與優化,加速量子人工智能仿真技術的發展,將為量子計算與AI的融合開辟新路徑。
結尾
總體看來,在全球量子競速背景下,推動量子科技從理論走向現實應用,量子信息技術正逐步從實驗室研究走向產業化應用,目前已經進入以“產學研用管”協同推進為特征的新階段。而在量子科技領域,上下游產業鏈的協同優勢,將積極推動量子通信產業化和量子計算實用化的進程。那么,請拭目以待吧。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