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華潤三九披露了2025年半年度報告。公司于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148.10億元,同比增長4.99%,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8.15億元。
2025年上半年,華潤三九完成對天士力的控制權收購,在公司并購戰略版圖上落下“關鍵一子”。對于控股天士力后的公司新格局,華潤三九也在此次半年報中進行了闡述,即:華潤三九與天士力、昆藥集團已形成清晰的差異化定位,華潤三九以CHC(健康消費品)為核心業務,爭做行業頭部企業;天士力以處方藥為核心業務,創新驅動成為中國醫藥市場領先者;昆藥集團以三七產品和精品國藥為核心業務,爭做銀發健康產業引領者。
外延式并購戰略進入“深耕期”
從華潤三九成立以來的發展歷程來看,外延式并購是公司的重要發展戰略之一,公司也將整合行業優質資源寫入“十四五”戰略規劃中。
據不完全統計,自2012年以來,公司成功完成澳諾制藥、昆藥集團、天士力等10余項并購交易,涉及兒童維礦、慢病管理、創新中藥等多個領域。
如2012年,公司收購廣東順峰藥業100%股權,獲得了皮膚藥領域的多個優質品種;2013年,公司收購桂林天和藥業97.76%股權,拓展骨科業務領域產品線;2020年,公司收購澳諾制藥100%股權,引入兒童補鈣知名品牌,豐富了兒科產品線。
長期以來,華潤三九注重并購質量,而自并購昆藥集團以來,公司更是力求通過精細化的運營來應對市場變化,不斷完善布局,提升整體產業競爭力。
2023年1月19日,華潤三九取得昆藥集團控制權。公開信息顯示,昆藥集團是三七制劑國家標準制定者,也是全球三七類產品劑型較全、規模領先的企業。同時,公司還握有640余年悠久歷史的“昆中藥1381”這一精品國藥資產。
對待昆藥集團,華潤三九推動其清晰了戰略定位,實現業務聚焦,并在公司運營、銷售渠道、品牌建設等方面賦能。為進一步整合血塞通軟膠囊市場,解決同業競爭問題,2024年底,昆藥集團還收購了華潤三九旗下另一家以三七制品為主的企業——華潤圣火51%股權,顯示出支持昆藥集團做大做強三七口服制劑品類,推動三七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意圖。圍繞昆藥集團在三七產業鏈和精品國藥領域的資源稟賦,華潤三九正進一步將并購“做精做細”。
這一點在收購天士力的案例中
也同樣有所體現。對于創新中藥龍頭天士力,華潤三九在今年正式完成對其28%股權的收購事項,成為其實控人。
對于收購天士力的目的,華潤三九曾在與投資者的互動中提到,處方藥業務是公司的發展業務,處方藥業務和治療領域、科技、研發、產品管線密切相關,而天士力是創新中藥龍頭企業,雙方合作將助力華潤三九快速提升創新藥研發能力、加快補充創新中藥管線,促進公司處方藥業務達成業務發展目標。
可見華潤三九收購天士力,并不是僅僅只為了擴充業務板塊與產品管線,更是借助天士力在創新研發領域、特別是中藥創新領域的實力與經驗,強化華潤三九自身實力,實現企業內部的縱向深耕。
戰略協同新格局逐漸形成
在并購戰略日趨精細化的同時,華潤三九也在開始向資本市場展示公司新的發展格局。
今年的一季報中,華潤三九就表示,華潤三九、天士力、昆藥集團各具資源稟賦與核心能力,未來三家企業將在深化協同中構建差異化競爭優勢,助力公司鍛造新的成長曲線和成長飛輪,加快驅動企業價值提升,推動公司在風云變幻的市場格局中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按照華潤三九的規劃,未來,天士力以處方藥為核心業務,創新驅動成為中國醫藥市場領先者,昆藥集團以三七產品和精品國藥為核心業務,爭做銀發健康產業引領者。華潤三九自身則以CHC(健康消費品)為核心業務,爭做行業頭部企業。
華潤三九半年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昆藥集團在慢病管理領域,正式發布777血塞通軟膠囊煥新包裝,推進商銷渠道拓新覆蓋,深化“三七就是777”的品牌認知。在精品國藥領域,昆中藥1381正式啟動戰略升級并發布全新產品體系,通過“全域媒體矩陣+精準場景營銷”的雙引擎驅動模式,強化“精品國藥領先者”的定位。一系列工作助力公司進一步打開銀發經濟的市場空間。
天士力則穩步推進“百日融合”,以處方藥為核心業務,聚焦創新產品布局,研發管線快速推進;全渠道提升品牌影響力及市場轉化率,持續深化產品科學內涵。上半年,天士力聚焦心血管及代謝、神經/精神、消化三大核心領域,持續加大研發創新力度,截至目前擁有在研管線項目83項,其中創新藥31項。以創新力為牽引,天士力有望助力華潤三九提升創新藥研發能力、加快補充創新中藥管線,促進公司處方藥業務達成業務發展目標;華潤三九有望幫助天士力穩固創新中藥研發領先地位。
整體來看,在收購并融合昆藥集團、天士力后,華潤三九從健康消費類中藥,到精品國藥,再到創新中藥的中藥高質量發展布局逐步呈現。在CHC業務繼續提供穩健基本盤的同時,逐步形成新的戰略格局。隨著醫藥產業的持續擴容和中藥創新政策的深入推進,華潤三九構建的產業生態圈,正在培育新的發展動能。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