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標桿高端精準放療設備的更優選擇
2025年8月15日,第31屆中國國際醫用儀器設備展覽會暨技術交流會(China-Hospeq 2025)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開幕。作為中國高端放療設備的領軍企業,中核安科銳攜全系列重磅技術產品亮相,特別是以CyberKnife S7(射波刀)為代表的立體定向放射外科機器人,全面彰顯行業領導力。
在展會眾多前沿展品當中,中核安科銳帶來的X射線立體定向放射外科治療系統CyberKnife S7備受矚目,憑借全面的系統架構和智能化功能,可以說是立體定向放射外科治療的金標準產品,引領機器人放射治療的技術發展。
據了解,該領域部分產品僅適用于立體定向放射治療(SRT),但由于精度、半影等不足,不具備開展立體定向放射外科(SRS)的能力,不能對顱內或體部實施單次大劑量的放射外科治療。而CyberKnife S7則在技術上實現了決定性突破,已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準的SRS/SRT臨床適應癥,廣泛適用于顱內及體部小體積病灶等高精度放射外科治療需求。
同時,CyberKnife S7集成“精準放療必備”蒙特卡羅劑量計算算法,并搭載采用GPU并行計算與全路徑逆向優化算法的VOLO自動化優化引擎,大幅提升計劃制定與治療執行速度。據臨床驗證,VOLO在斯坦福大學實際使用中,治療計劃優化時間可控制在1–20分鐘內,效率相比原始順序優化流程提升高達90%以上。尤其在肺癌等病例中,VOLO優化還可將實際治療時間縮短至原有的34%。
此外,CyberKnife S7配備的InCise 2動態MLC(機器人多葉光柵)系統是其實現高精度、高效率治療的核心部件。該系統擁有最大100mm×115mm的照射視野與亞毫米級葉片控制能力,可快速適形腫瘤靶區,特別適用于大體積腫瘤,不規則和多發病灶治療,同時還能有效減少射野數量,提高治療效率。
除了CyberKnife S7.中核安科銳也同步展示了多款業界領先的技術產品。如Radixact SynC具備領先的運動腫瘤同步追蹤能力,通過智能驅動的個體化運動模型配合ClearRT高清成像方案,特別適合易受呼吸運動影響的癌種治療。
Tomo C螺旋斷層放療新平臺搭載獨特的高速二元氣動光柵,單次照射范圍更長,實現高適形度與陡峭劑量梯度,對于復雜多靶點、長靶區治療更具優勢。而在這些設備的背后,則是中核安科銳Precision計劃系統、iDMS數據管理系統、RIX+銳智云遠程協作平臺以及ICS 2.0智聯服務平臺等軟件技術平臺,提供強大的數據支持,推動精準放療從“單兵作戰”走向“集群協同”。
臨床落地專家詮釋前沿放療技術的真實價值
在展會同期舉行的放療分論壇上,多位權威臨床專家展開深入交流,通過真實案例分析與實踐經驗分享,系統詮釋了前沿技術在放療臨床場景中的巨大優勢和潛力,其中中核安科銳的產品備受矚目。
來自解放軍第一醫學中心的曲寶林教授圍繞《射波刀在放療領域的應用》主題,系統闡述了CyberKnife S7的卓越性能和臨床治療效果。該設備憑借亞毫米級定位精度、多角度非共面照射及實時追蹤技術,在頭部腫瘤、肺癌、胰腺癌、肝癌及全身骨轉移等復雜病灶治療中展現顯著優勢,大幅減少對健康組織的損傷,降低毒副反應,提升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質量。同時,其高效的治療流程不僅提高了患者治療的舒適度,還降低治療次數,減輕了醫療費用,為腫瘤精準放療樹立了新標準。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特色醫學中心的王穎杰教授在《螺旋斷層新平臺臨床應用與分享》中,介紹了TOMO螺旋斷層放療新平臺在全身各部位腫瘤治療成果,尤其是復雜病例中展現出的劑量優勢,他分享了曾成功治療35歲罹患鼻咽癌飛行員的故事,TOMO以精準放療技術助力其重新達到航空體檢標準,最終重返藍天,創造了腫瘤放療后職業康復的醫學典范。他表示,期待中核安科銳能將國際前沿技術更多結合本土需求,轉化為“中國智造”產品,在軟硬件平臺的突破創新,進一步提升中國高端放療設備的應用水平。
這些來自臨床一線的反饋不僅驗證了中核安科銳產品技術體系的先進性,也為后續進一步的優化與迭代提供了真實的臨床依據與方向,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寶貴實踐價值。
戰略引領國產高端設備加速崛起,彰顯“中國智造”實力
China-Hospeq 2025不僅是展示產品和技術的舞臺,也是解讀和落地頂層醫療戰略的重要平臺。在展會期間,中核安科銳CEO易仲偉在接受采訪時指出,國家政策的持續利好和醫療需求的結構性升級,國產放療設備得到了長足發展,中核安科銳也將持續引進國際高端放射治療先進技術,并加速國產化進度,堅決貫徹“為中國、在中國”的發展戰略,在產業鏈、技術流和人才體系建設等方面持續投入,構建起從基礎研究到產品開發、從服務落地到智慧協同的創新生態。未來,中核安科銳將繼續聚焦最前沿的放療技術,聯合各地多級醫院和機構,推進智慧精準放療生態,彰顯中國智造實力,推動精準放療事業向更高水平邁進。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