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適宜的住房是億萬家庭的共同期盼,也是民生福祉的關鍵衡量指標。 如今,住房已不僅是居所,更承載著滿足生理安全、社交互動、心理認同與自我實現等多層次需求的復合功能。在這一背景下,建設“好房子”成為滿足人民群眾新期待、推動房地產發展模式轉型的關鍵抓手。5月1日施行的國家標準《住宅項目規范》為這一升級指明了重要方向,明確要求住宅項目建設應以“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為目標,并遵循“經濟合理、安全耐久、以人為本、健康舒適、因地制宜、綠色低碳、科技賦能、智慧便利”的原則,從建筑設計到室內環境營造都設定了新標準。“好房子”建設不僅掀起了一場以品質升級為核心的住宅建設浪潮,也為新技術、新產品、新材料的應用開辟了廣闊空間。
住宅品質升級浪潮:“好房子”離不開“好空氣”
“好房子”不是冰冷的建筑,還包括室內家居空間的塑造,從用材、工藝到最后的交付,這些都關系著“好房子”的終極體驗。在這場關乎住宅品質升級的浪潮中,對“好房子”而言必不可少的空氣領域已經率先做出示范。
“好房子”離不開“好空氣”。空氣對于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每天有70%以上的時間是在室內度過的,室內空氣品質不僅關乎每個人的健康,空氣中的各種要素還會影響人的情緒和行為。例如,當室內二氧化碳濃度超過800ppm時,人的注意力會開始下降,疲勞感上升,影響學習與工作效率;而當室內空氣的溫度、濕度、含氧量、氣流、香味都控制在一個恰當的范圍時,則可以促進人體快速入睡,并保持適當深度穩定睡眠,提升睡眠質量。
同時,不同人群,在不同時段,不同空間內所需要的空氣都是不一樣的。建設“好房子”,不僅要對“溫、濕、氧、凈、聲”等室內空氣的各個要素做到可控制,更重要的是能對室內空氣進行智慧便捷地調節,打造“分域而適,因人而宜”的“好空氣”,從而讓“好房子”可以滿足人民群眾對居住品質的多樣性需求。這不僅非常考驗企業的技術深度和科研實力,更需要具備大數據采集分析能力和能夠貫穿住宅使用全生命周期的配套服務。
可喜的是,在“好房子”的建設進程中,空氣領域已經涌現出像大金這樣的企業,跳出原有思維,研究出更高維的“空氣定制”,依托其全球研發實力、百年技術底蘊和海量大數據沉淀,通過系統鏈接豐富的硬件和軟件,同時整合IoT大數據+真人服務專家,提供一整套可滿足用戶多元需求的室內空氣解決方案,讓空氣可以做到“分域而適,因人而宜”。這樣的嘗試也推動了住宅舒適系統向全新的更智慧、更靈活、更高效的方向邁進。
從頂層設計到萬家燈火,循序漸進推動“好房子”
“好房子”建設不是一句口號,需要整個住宅建設產業鏈上下游的合作推進。從政策到落地,需要政府、地方、房企、裝企、部品企業等各方協同,循序漸進地推動“好房子”穩步前進,最終讓更多人實實在在的改善生活品質。
為了加速“好房子”建設規范落地,中海、綠城、招商等全國頭部房企已率先扛起大旗,與大金這樣的行業頭部企業進行深度合作,共同制定“好房子”營造體系,用好科技、好產品、好服務打造“好房子”樣板房和“好房子”標桿樓盤,讓“好房子”從概念變成了現實。在北京的萬吉玖序,深圳前海的自貿·灣啟紫荊等等以“好房子”新規為標準建設的標桿樓盤中,通過采用大金產品及創新技術,實現室內多維度空氣調節,以“分域而適,因人而宜”的好空氣,助力營造促進身心健康、提升令人愉悅的“好房子”,為“好房子”建設的落地建立了示范。
同時,在“好房子”建設新周期下,為更好地解決建筑設計與居住舒適度之間的難題,一部分行業頭部企業也在積極與高校、國家實驗室等科研機構共同開展研究,探索理論到推廣的可行性。例如,為深入探究空氣對人體健康與行為的影響,大金(中國)技術開發研究院與復旦大學、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三方聯合,以室內人體熱舒適為課題進行探索,以期盡快轉化技術成果推向市場,切實惠及大眾。此外,大金與上海理工大學共同研究開發的新型仿生學格柵百葉已投入市場使用,針對性解決由于建筑設計對空調外機帶來的散熱影響,以及由此引發的對室內舒適度的影響,助力打造兼顧功能性與美觀性的“好房子”。
隨著住宅建設全鏈條的共同努力,材料、建造等環節將進一步降本提質,設計服務理念也在不斷更新,“好房子”才會逐漸成為萬家燈火。
結語:
什么樣的房子是“好房子”?不同人群,在不同階段,對“好房子”的需求都是不同的。“好房子”的建設本質是要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樣化居住需求。這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住房建設全鏈條的共同努力,既要有好材料、好建造,也要有好設計、好服務。隨著各行各業向著“好房子”目標共同邁進,這場中國住宅品質升級浪潮必將使越來越多的中國家庭獲得更健康、智慧、舒適的品質生活體驗。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