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金秋送爽,正是禮品買家們沖刺全年業績的關鍵時刻。由勵展華博主辦的第52屆中國北京國際禮品、贈品及家庭用品展覽會(簡稱“勵展華博北京禮品展”)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朝陽館)盛大開幕,以“新質”面貌為行業注入強勁動能。北方多地禮品協會組團參展,多個重量級買家團齊聚現場洽談采購,彰顯其作為北方禮品家居行業旗艦展的引領地位。
面對下半年業績拓展的關鍵期,本屆展會精準聚焦買家需求。4萬平方米的展區內,匯聚900余家優質展商,呈現超20萬件創意好禮。開展首日,現場人流如織,熱度超越往屆,氛圍熱烈,成為各渠道買家“破局下半年、掘金新商機、鎖定業績目標”不可或缺的核心引擎。
一、企業采購“裝備倉”:福利禮品與商務定制一站式解決
福利集采盛宴,滿足多元需求
中秋至年節是福利采購高峰。本屆展會集結國內頭部福利集采平臺,食品飲料、家居用品、小家電等品類的國內外知名品牌及源頭工廠同臺競技。無論是禮品公司服務客戶,還是終端企業直采,都能在此找到滿足品種、品質、價格、數量差異化需求的海量選擇。
個性化定制方案,高效省心
展會匯聚創意設計到生產交付的全產業鏈供應商。展商能快速響應客戶需求,提供深度或輕量級個性化定制解決方案,過程便捷高效,確保按時保質交付獨特的商務及營銷禮品成品,助力企業提升商務形象與品牌認同。
二、文旅文創強勢崛起,驅動禮業新增長
深耕北方文旅,展會更添“文韻”
勵展華博副總裁諶莉表示,作為行業領軍者,主辦方長期致力于前瞻性賦能行業新勢力。依托北方文旅產業優勢,本屆展會特設全新文旅主題館,集中展示文創企業的“創想、創意、創造”成果。品類齊全、款式新穎的文創禮品成為展會最亮眼的名片。
七大場景全景覆蓋,精準對接潮流
展會精心打造覆蓋博物館、城市文旅、高校、非遺、寺廟等七大領域的文創場景。豐富的文旅IP及潮流文化IP,結合展會強大的一站式柔性供應鏈(從原創設計到高性價比、彈性起訂量生產),讓不同背景的消費者都能找到心儀的“文化符號”。
“活化”歷史體驗:博物館+非遺互動區
特色博物館主題展區匯聚知名博物館文創精品,讓觀眾領略鎮館之寶風采。非遺手作體驗區更是人氣爆棚,玉雕、北京刻瓷、點茶、泥雕、玉彩拓技藝、玲瓏枕、通草花、五行術數合香、紙藝等非遺大師現場展演技藝,觀眾可親身體驗制作,零距離感受傳統工藝魅力。展會聚焦非遺技藝在禮品領域的創新應用,為商業價值賦予文化之魂,讓觀眾在沉浸式體驗中更清晰直觀感受展會打造“有故事、有溫度、有身份”高端文化禮品解決方案的統籌創新能力。
三、全鏈路平臺:品類、渠道、場景全覆蓋
全品類匯聚,規模實力北方領先
展會云集源頭工廠、品牌商、設計公司、IP服務商等全類型企業,展品覆蓋食品飲料、小家電、3C數碼、文創收藏、品質家居、定制禮盒及虛擬商品等熱門品類,規模彰顯實力,構建從設計到交付的高效柔性供應鏈。
全渠道深耕:電商與私域并重
主辦方勵展華博秉承“拓展新興渠道促進更多交易達成”,不斷提升展會價值。除鞏固傳統渠道外,著力搭建展商與電商平臺、私域流量主對接橋梁。從電商破冰到本屆深度聚焦直播電商、跨境電商、私域集采平臺,展會持續引領產業新渠道升級。
全場景覆蓋:滿足一切禮品需求
無論是員工福利、商務饋贈、促銷活動、節日慶典、積分兌換、文旅紀念品還是電商選品,勵展華博北京禮品展均能提供多元化解決方案,并為傳統禮品商、新興集采平臺、文旅IP方不斷優化升級商貿對接平臺。
四、知識賦能:論壇活動驅動未來
電商實戰指南:直擊深水區
展會首日,新電商營銷生態大會、2025私域團購電商新增量大會、2024天貓家居禮品行業趨勢論壇三場重磅活動在5號館同步舉行。平臺專家與實戰操盤手分享干貨,為從業者駛入電商“深水區”導航賦能。
私域對接:高效獲客拓渠道
展會組織禮品集采平臺、直播買手等與展商集中對接,助力展商即時拓展渠道、獲取訂單,并通過深度交流推動后續精準開發適銷產品,高效深耕私域渠道。
第52屆中國北京國際禮品、贈品及家庭用品展覽會將于8月16日閉幕。值此金秋收獲季,誠邀各界人士蒞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朝陽館),把握機遇,共啟下半年業績增長新引擎!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