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晚間,工業富聯披露的2025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公司營收3607.6億元,同比增長35.6%;凈利潤121.1億元,同比大增38.6%,雙雙創下歷史同期新高。更猛的是第二季度——單季營收首次突破2000億大關,達到2003.45億元,凈利潤68.8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5.92%和51.14%。股價也跟上了節奏,從4月低點算起,累計漲幅近150%,市值一度突破7000億元大關。
毫無疑問,工業富聯又一次迎來了公司發展的高光時刻,但對投資者來說,更加關心的是——工業富聯的成長空間究竟還有多大。
AI成關鍵引擎 核心業務全面爆發
工業富聯的爆發絕非偶然。翻開財報,AI業務的表現堪稱“核彈級”——第二季度整體服務器營收增長超過50%,其中云服務商服務器營收同比暴增超150%,AI服務器營收增長超60%。
全球科技產業在AI浪潮中加速重構,帶動工業富聯核心業務強勢增長,實現訂單規模與價值量同步躍升。業界矚目的GB200系列產品已經實現量產爬坡,良率持續改善,出貨量逐季攀升。
更加值得關注的是,增長不僅限于AI服務器。雖則AI加速器集群部署需求增長,公司800G高速交換機營收較2024年全年增長近三倍。而AI手機的加速落地,也推動精密機構件業務上半年出貨量同比增長17%。這些數據均印證了AI對正在全驅動工業富聯實現全方位的業績成長。
科技巨頭持續加碼 大風越吹越勁
工業富聯的增長背后,站著全球科技巨頭們圍繞算力所展開的一輪又一輪的投資競賽。
近期,北美云廠商業績均迎來爆發式增長,微軟、Meta等多家大廠近日發布的財報數據均遠超市場預期,然而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幾乎所有科技大廠都在釋放同一個信息————AI的價值貢獻以及肉眼可見。微軟首席執行官薩提亞·納德拉在財報電話會議上就強調:“AI服務需求正在推動云業務的全新增長曲線。”MetaCEO馬克·扎克伯格則表示,AI技術“提升了我們整個廣告系統的效率和收益”。Investing.com高級分析師杰西·科恩在評價大廠們的財報時也表示,“人工智能正在成為真正的收入驅動力,而不僅僅是炒作”。
這預示著未來,大廠們將更加大膽地擴大在AI算力上的投入。其中,微軟預計FY26Q1將資本開支上提至300億美元以上,持續加大對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Meta則將全年資本支出的最低水平從上季度的640億美元上調至660億美元,資本支出范圍在660億美元至720億美元之間。Meta公司首席財務官蘇珊·李也在財報中明確表示,基礎設施成本將成為公司支出增長的最大驅動因素
甚至有觀點認為,資本支出規模和AI算力結構性投入或將成為平臺競爭格局的“生死勝負手”。這就意味著,工業富聯在產業鏈上的重要性將進一步凸顯。
AI競賽如火如荼 成長空間遠未見頂
工業富聯的成長空間還有多大?機構預測給出了樂觀答案:信達證券預計公司2025至2027年營業收入將分別達到8046億、9876億和1087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303億、405億和450億元。
而從市場前景來看,工業富聯也可謂前程似錦。全球AI服務器市場規模預計2025-2027年復合增長率保持在25%以上。工業富聯已布局多維度增長接力產品線,下一代AI服務器平臺GB300架構預計2026年量產,;新一代高速交換機技術也在研發中,滿足AI集群更高帶寬需求;而近期備受關注的液冷技術已經到了價值爆發的臨界點。
此外,工業富聯仍在持續擴大全球產能,以進一步滿足全球對算力資源的需求增長。在未來布局上,工業富聯也正持續聚焦AI基礎設施,拓展“AI+機器人”等新興領域。可以說,工業富聯的成長空間也正隨著全球AI算力軍備競賽的升級以及機器人等新興產業的崛起而不斷擴張——萬億營收或許只是時間問題。考驗投資者的或許就是是否有足夠的耐心和定力等下去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