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經濟重塑區域競爭格局的當下,數字安全作為其基石,正成為各地角逐的焦點。
不久前,ISC.AI2025第十三屆互聯網安全大會在北京舉行,作為全球“AI+安全”領域規格高、規模大、影響力深遠的盛會,中國互聯網安全大會每年會圍繞不同主題設置多個板塊和活動,以匯聚全球頂尖智慧、探討行業前沿動態,被公認為中國網絡安全行業的“風向標”。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大會的創新獨角獸沙盒大賽中,一家由00后掌舵的濟南企業——思而聽(山東)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憑借顛覆性的“防勒索AI疫苗-SAR”技術,一舉摘得數字安全創新賽道總冠軍桂冠,備受業界矚目。
一、
當下,數字經濟正在重塑區域競爭格局。
這一“高創新、強滲透、廣覆蓋”的經濟形態,與新質生產力高度契合,成為全國重點布局的領域。
安全,是數字經濟的基石。
隨著“震網”“WannaCry”等惡性網絡事件的頻發,互聯網、物聯網的深入發展使得網絡威脅日益復雜嚴峻,城市與企業對網絡安全防護的要求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然而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數字安全產業一直存在明顯的區域分化。
北京依托中關村、海淀等高科技產業聚集區,吸引了大量頂尖科研機構、高校以及創新企業,在數字安全領域的技術研發、創新應用以及市場拓展方面走在全國前列,眾多國家級網絡安全實驗室、行業領軍企業總部扎根于此,引領著行業技術標準與發展趨勢。
廣東則憑借開放的市場環境、發達的制造業基礎以及活躍的創新創業氛圍,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數字安全產業集群,以深圳為代表,既有騰訊等互聯網巨頭在安全領域的重兵投入,也培育了一大批專注于細分領域的創新型安全企業。
這一點也體現在每一年的創新獨角獸沙盒大賽里——以往獲得過該賽事總冠軍的企業幾乎全部來自北京、廣東等地。不過,今年思而聽的奪冠,為濟南在數字安全產業地圖上標注了新坐標,凸顯其作為“破局者”的獨特價值。
二、
《大國工匠》里這樣講道:工作是一種修行,將畢生歲月奉獻給一門手藝、一項事業、一種信仰——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做到需要怎樣的精神支撐?
思而聽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
2015年,思而聽創始人何穎攜核心團隊組建了全國首個高中生網絡安全社團“十三年”,其名源自初心——“待我十三年成長,還你一個信息技術強大的新疆”。
“當時新疆網絡安全人才非常稀缺,我們一群高中生憑著一腔熱血和鉆研勁頭,就想為家鄉做點事。”何穎回憶創業初衷時說道。此后三年里,團隊在多項中學生乃至大學高校網絡安全競賽中屢獲佳績,作為全疆唯一高中生隊伍參加自治區攻防演練并獲網信辦嘉獎,并為當地教育局、日報社等多家單位提供網絡安全服務。
2018年,何穎在克拉瑪依注冊成立思而聽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并在幾年后迎來發展的關鍵轉折點。2022年,公司獲得山東省科創集團數百萬元戰略投資,在濟南設立思而聽(山東)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從西部邊疆跨越向全國市場。
作為高新技術企業,思而聽深耕網絡安全教育培訓、安全運營與應急響應三大領域,為能源、教育、政府等關鍵行業提供長期安全運營支撐,擁有30余項自主知識產權和軟件著作權,并通過ISO9001、ISO27001、ITSS等多項權威認證,同時是CNNVD技術支撐單位與國家NISP考試授權運營機構。
“目前,國內市場缺少以勒索防護為核心能力、并形成“產品+情報+運營”閉環的專業廠商。思而聽將‘防勒索AI疫苗(SAR)’作為拳頭產品與服務,率先在國內落地從預警、攔截到恢復的全生命周期體系,填補了國內這一空白。”何穎表示,“作為這一賽道的國內先行者,我們將以持續創新與實戰能力推動行業標準的建立。”
三、
“現在的攻擊是全天候、無差別的,勒索病毒尤其成為中小企業的噩夢,一次得逞就可能讓多年心血毀于一旦。”一位參會的金融行業首席安全官坦言。隨著物聯網的普及和攻擊手段的武器化,傳統“事后補救”模式已難以應對新型網絡威脅。
當全球企業面對勒索病毒慣用海量備份方案時,思而聽的團隊另辟蹊徑——通過輕量級Agent終端,在病毒激活對稱加密算法的剎那捕獲密鑰。這項技術不僅解決了銀行等機構對毫秒級恢復的嚴苛需求,也讓預算有限的中小企業獲得對抗黑客的利器。
何穎形容這套體系:“傳統防御像是事后重建,而我們更像是配備了一支全天候待命的安保特勤隊,不僅能在歹徒撬鎖的那一刻抓住鑰匙,還能依托情報網絡、AI分析和運營支撐,提前識別威脅并持續守護大門。”
這種“產品+情報+運營”一體化的防護模式,依托強大的勒索病毒情報平臺、AI樣本分析規則庫以及7×24小時安全運營能力,形成了一個閉環。
今年3月,一家僅配備1-2臺服務器的小型物流公司遭遇勒索軟件攻擊,后經思而聽團隊進行應急響應并成功恢復系統。4月,該公司再次受到黑客入侵,得益于部署的安全系統在攻擊發生時便捕獲了加密密鑰,思而聽團隊迅速響應,數小時內完成了解密操作,有效保障了業務連續運行,實現了零中斷。
“密鑰攔截只是其中的“最后一擊”,而全鏈路的情報感知與主動防御,才是確保企業免受勒索威脅的關鍵。”
自2021年起,思而聽開始為中東某國第二大油田設計并建設整體安全運營體系。不同于市場上單一廠商“全家桶”式的方案,思而聽以第三方中立安全運營團隊的身份,獨立完成架構規劃、產品選型與現場部署,并在本地與濟南安全運營中心同步提供7×24小時監測與運營服務,確保防護體系持續穩定運行。
三年來,該體系保持了零重大安全事故的紀錄。該案例不僅是思而聽在全球能源領域成功落地的標志性項目,也為中國網絡安全技術“走出去”提供了可復制的經驗模板。
“我們一直在密切關注全球網絡安全格局,特別是我們的核心技術能力。”何穎表示,“以美國一家估值達到10億美金的同行作為參照,我們非常有信心。我們的威脅攔截率實測達到99%,這遠高于他們公開數據中約30%的水平。”
如今正在進行第二輪融資的思而聽,發展目標清晰。何穎表示,融資資金將用于“資質提升、品牌打造、直面終端客戶”這一戰略轉型。支撐其未來發展的核心護城河在于兩大關鍵壁壘:獨家海量病毒樣本庫與智能深度分析能力,以及依托多年青少年平臺構建的頂尖人才精準篩選機制,為企業持續輸送核心攻堅力量。
“從新疆到濟南,我們感受到了這里對科技企業的重視和務實的營商環境。思而聽在濟南的發展,也得益于本地高校的人才輸送和合作伙伴的支持。”何穎再次肯定了濟南的產業環境。
思而聽的崛起,不僅是一家企業的成長傳奇,更折射出中國數字安全產業區域格局的新變化。以技術創新打破地域壁壘,用商業模式重構行業邏輯,在數字經濟加速演進的浪潮中,這樣的“破局者”或許正是推動中國網絡安全防線不斷前移的關鍵力量。
以青春之名,守護數字時代的安全與未來,讓更多城市在數字經濟的競逐中,看到了突破既有格局、實現彎道超車的無限可能。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