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28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以下簡稱:2025WAIC)在上海舉行。本屆大會以“智能時代 同球共濟”為主題,打造“會議論壇、展覽展示、評獎賽事、智能體驗、創新孵化”五大核心內容,匯聚世界頂級科學家、企業家、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國際組織、投資人、初創團隊等,搭建世界級合作交流平臺,向世界展示“中國智慧”、“上海方案”,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2025WAIC由外交部、教育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資委、國家網信辦、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協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
7月28日下午,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智能財務論壇在上海世博中心召開,論壇由上海國家會計學院、匯付天下有限公司聯合主辦,浪潮數字企業技術有限公司、中信銀行、浦發銀行、澳洲會計師公會協辦,中國總會計師協會智能財務專業委員會、上海國家會計學院智能財務研究院擔任學術指導單位。論壇以“可信人工智能驅動財務數智化轉型”為主題,邀請山東省科學技術協會主席凌文教授,財政部原部長助理、黨組成員、中國總會計師協會會長劉紅薇,財政部會計司副司長王東,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總工程師裘薇等重磅嘉賓出席。來自全球人工智能和智能財務領域的學術界、產業界權威專家與資深學者齊聚一堂,共同研討可信人工智能技術在財務領域的理論研究與實踐發展,系統展現中國財務數智化轉型的最新成果與未來圖景。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總工程師裘薇,上海國家會計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盧文彬,中信銀行總行黨委委員、副行長谷凌云,浦發銀行總行黨委委員、副行長丁蔚為論壇致辭。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總工程師裘薇在致辭中表示,上海將打造開放、協同、創新的人工智能生態系統,為各行業智能化發展提供支撐。尤其在智能財務領域,以大語言模型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已在會計核算、財務報告、管理會計、內部控制等環節深度應用,推動財務行業數字化、智能化高質量發展。為進一步發展智能財務為代表的AI+金融產業,提出三點建議:一是推動金融領域算力等基礎設施建設,鼓勵金融機構及企業參與人工智能的算力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二是重點圍繞人工智能,加強金融科技原創性技術研究;三是提高監管水平,筑牢AI+金融安全底線,完善風險的預警和安全的保護機制。智能財務變革需政產學研各方共同努力,共謀智能財務未來發展之路,助力上海建成全球科技創新高地。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總工程師 裘薇
上海國家會計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盧文彬表示,2025年,人工智能持續引發社會各界高度關注,財務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核心,對數據準確性、安全性和透明合規有著更高要求。因此,值得信賴、可解釋、可控的“可信人工智能”,應當成為推動財務數智化轉型的核心動力。近年來,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深度融合,財務管理正從傳統核算走向智能分析和戰略決策。智能財務不僅提升了企業運營效率,也為風險預警與合規控制提供了有力保障。智能財務的未來,既是技術的突破,更是理念的升華。學院愿與各界攜手,以開放的心態迎接挑戰,以創新的精神引領變革,共同建設更加安全、智能、可信賴的財務新生態。
上海國家會計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 盧文彬
中信銀行總行黨委委員、副行長谷凌云在致辭中談到,踐行科技向善、發展以人為本的可信人工智能是大勢所趨,也是關乎人工智能長遠發展的重要議題。以大模型、智能體、隱私計算為代表的技術加速迭代,推動財務數字化從單點應用邁向全鏈重構,可信人工智能發展即將進入質變新階段。中信銀行作為中信集團綜合金融板塊核心力量,積極擁抱數字經濟浪潮,提出建設領先數字化銀行的戰略目標,堅持以人工智能與業務、管理融合賦能為主線,推進理念、流程、系統、產品、業務變革,實現業務增長與技術賦能螺旋共進。中信銀行愿以本次論壇為起點,與各界在可信大時代同頻共振,攜手共創智能金融未來。
中信銀行總行黨委委員、副行長 谷凌云
浦發銀行總行黨委委員、副行長丁蔚表示,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浪潮,浦發銀行主動擁抱變革,將“數智化”轉型作為關乎長遠發展的核心戰略。全力推進人工智能體系建設及應用,建成算力、算法、平臺、知識“四位一體”的智能底座。全面推動人工智能“場景化”向“規模化”的轉變,已實現多個領域的場景,持續深化規模化應用。相關智能化財務分析能力已經在營銷和授信過程中充分運用,實現“人工智能+”時代下的銀行業務新模式和智慧金融新業態,持續提升浦發銀行金融服務財務智能化水平及行業創新引領力。同時,浦發銀行也認識到大模型技術作為新興技術仍然存在需要突破的瓶頸,將重點關注安全可信問題,建設多角度、全流程的大模型安全管理能力,全面保障大小模型應用安全合規。浦發銀行將持續圍繞金融“五篇大文章”與“五大賽道”精準發力,發揮區位優勢,服務實體經濟,更好為客戶創造價值,為金融行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浦發力量。
浦發銀行總行黨委委員、副行長 丁蔚
智慧碰撞 激蕩行業發展新思潮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向縱深發展,財務領域正經歷信息化奠基、數字化協同與智能化決策的三階融合演進。論壇上,山東省科學技術協會主席凌文教授,財政部會計司副司長王東,ACCA技術研究總監柏睿安,匯付天下總裁穆海潔,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總會計師劉正昶,浪潮集團副總裁、浪潮數字企業總經理魏代森,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首席合伙人毛鞍寧發表主旨演講,分別從理論探索、政策指引和應用實踐等角度分享真知灼見,展望智能財務發展的最新趨勢和未來前景。
山東省科學技術協會主席凌文教授發表《商業銀行服務工業互聯網的智慧范式改革》主旨演講,他指出,實體經濟存在融資難融資貴的機制性障礙,而工業互聯網發展帶來產業透明化、風險防控動態化、銀行業服務新范式等機遇。金融作為生產關系,要適應工業互聯網時代的生產力。傳統銀行與企業一對一、法人對法人的模式,應轉變為關注資金封閉與連續流轉,從關注報表轉向關注本質。基于此,凌文提出多項融合創新建議,如構建支撐融合制度創新的技術體系,實現全開放、透明及自動操作;建立基于工業互聯網的授信制度和方法學;開展 ESG 評價與碳足跡圖譜追蹤;搭建跨領域數字化金融基礎設施,打造工業互聯網金融服務與綠色低碳服務體系等。
山東省科學技術協會主席 凌文教授
財政部會計司副司長王東發表主旨演講,他指出人工智能正深刻重塑會計領域,推動會計職能從價值反映、核算向價值創造轉型,賦能管理決策,加速業財融合,成為會計行業轉型升級的關鍵力量。財政部高度重視會計數智化發展,近年來采取了一系列舉措,積極推廣人工智能技術在會計工作中的應用,推動會計工作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當前人工智能技術持續迭代升級,應用場景的加速拓展,不僅提升了效率,在重塑管理模式、釋放數據價值等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未來財政部會計司將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有關決策部署,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持續深化會計數智化領域的頂層設計和制度創新,為會計行業的進步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會計智慧和會計力量。
財政部會計司副司長 王東
ACCA技術研究總監Alistair Brisbourne在討論AI時代對行業的變革與重塑時指出,當前企業對AI的融合度與投資顯著提升,不少企業以數據為切入點制定系統性AI戰略,但多數企業仍處于起步階段,尚未就AI使用的關鍵風險制定清晰政策,也未建立起完善的員工培訓體系,而財務部門可憑借數據治理專長推動跨部門協作應對這些挑戰。與財會相關的核心AI技術包括代理式AI、生成式AI、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等,應用場景相對廣泛,例如數據分析與報表、財務規劃與分析、應付/應收賬款管理等。AI與財會工作多為互補關系,將改變行業工作與價值本質,催生出會計、技術與戰略交匯處的新角色。
ACCA技術研究總監 Alistair Brisbourne
本次論壇發布了《2025年中國企業財務智能化調查報告(藍皮書)》,上海國家會計學院智能財務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劉勤,匯付天下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官金源,藝賽旗創始人、董事長、總經理唐琦松,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兼CFO段大為,用友網絡副總裁、數智財務解決方案事業部總經理付建華,浪潮集團副總裁、浪潮數字企業總經理魏代森,ACCA中國內地事務總監于翔天共同見證并啟動藍皮書發布。報告全面審視中國企業在財務智能化領域的應用現狀、發展動向、面臨的挑戰及其應對策略,并通過對標行業領先實踐,為企業財務管理的數字化轉型提供寶貴的洞見,為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動力,促進企業財務管理的數智化轉型。
上海國家會計學院智能財務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劉勤基于調查報告和文獻分析,發表了主旨演講《智能財務發展的現狀與趨勢》,介紹了智能財務的發展概況和企業智能財務現狀的調查結果,并分享了對智能財務未來發展的思考。他表示,政策、法規、標準等正在從頂層構筑智能財務的發展基礎。社會對數據及其安全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可信人工智能發展的重要性不斷彰顯。企業層面,財務智能化成熟度正在逐步提升,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促進了財務智能化的轉型,智能化應用開始從單點智能向全局智能轉變。財務人員對AI大模型持續保持高度的關注,對AI的認知也逐漸從“工具使用”轉向“人機協同”,從“價值守護者”轉型到“戰略共創者”。
上海國家會計學院智能財務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劉勤
匯付天下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裁穆海潔發表《數字化支付2.0:AI驅動的業財融合與生態連接》主旨演講。她表示,支付行業歷經變革,如今步入數字化進階乃至智能化支付時代。 匯付在業內首創斗拱PaaS平臺,為品牌連鎖、SaaS軟件、綜合集團、互聯網平臺、跨境電商等多元場景提供數字化解決方案。針對品牌連鎖行業的數字化2.0轉型需求,打通OMS訂單系統、ERP、銀企直連等多端數據,定制支付中臺,實現公私域、境內外資金管理一體化,解決全渠道對賬、業財數據集成等核心痛點。在AI應用上,匯付推出支付行業首個智能體,可秒級生成定制化支付方案、解析接口文檔排錯,并提供可運行代碼模板。在業務場景中,AI已實現KYC審核從4小時到78秒的效率飛躍,AIOps智能運維將系統穩定性提升至99.996%,并正向99.999%的多云多活運維演進。依托數據連接器實現100+自動報表生成與200+業財指標分析。展望未來,MCP嵌入式智能支付或實現對話生成訂單并完成支付閉環。區塊鏈和穩定幣技術將變革全球清結算,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匯付愿與行業伙伴攜手,用AI擁抱未來,共同推動智能財務發展,構建可信數字生態。
匯付天下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裁 穆海潔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總會計師劉正昶聚焦人工智能對財務管理的重塑,以中交集團智慧財務戰略實踐為核心案例展開闡述。AI技術具有機器感知學習、自然語言處理等突出特點,可解決傳統財務管理效率低、數據價值埋沒、風險響應被動等痛點,帶來效率革命、決策升級與風險防控提升三大變化。核心應用場景成效顯著,如智能識別實現海外票據信息智能處理,智能發票分析建立一站式平臺,智能審核提升效率,智能分析決策推動全面預算落地等。AI財務轉型要重點關注六大要素,做好數據治理,實現人機協同,合理選擇場景,控制轉型成本,加快持續迭代,高度重視數據安全,以此推動財務管理新生態的重塑,助力世界一流財務管理體系落地。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總會計師 劉正昶
浪潮集團副總裁、浪潮數字企業總經理魏代森作《AI智能體助力財務數智躍遷》的主題演講,他表示,人工智能大規模應用推動財務數智化轉型已進入快車道,企業通過“安全驅動、數據驅動、技術驅動、價值驅動、共享驅動”,實現財務數智化轉型升級,其中,有五個關鍵支撐:第一,人工智能不等于大模型,企業需要的是“判別式AI+生成式AI”的復合能力;第二,數據治理是AI落地的生命線,高質量數據決定AI應用上限,人工智能競爭進入數據戰階段;第三,企業與AI應用間存在“工具鏈斷層”,需要構建堅實的數智化底座;第四,企業軟件優化重構,迎來了智能體時刻;第五,安全可信是人工智能落地應用的基礎。
浪潮集團副總裁、浪潮數字企業總經理 魏代森
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首席合伙人、安永大中華區審計服務主管合伙人毛鞍寧認為人工智能正深刻影響審計行業,通過數據分析、NLP等技術重塑審計流程,推動審計行業從勞動密集型向自動化轉型,催生人機協同的新模式。但AI無法替代注冊會計師的職業懷疑與專業判斷,完整審計仍需人工完成分析、測試等程序。人工智能帶動的審計行業數智化,將審計師從常規、重復的低價值工作中解放出來,更專注于需要行業專長與專業判斷的領域,為客戶提供有洞察力的建議,也對人機協同中的審計師有更高的專業和技能要求。在人工智能時代,行業要堅持“以人為本、審計質量導向、發展與安全并重”原則,真正實現高質量發展與國際競爭力提升,為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首席合伙人、安永大中華區審計服務主管合伙人 毛鞍寧
生態共建 繪就智能財務新圖景
當前,數字化轉型已成為推動產業升級的核心引擎,財務領域的智能化改造更是企業提升效能、優化成本的戰略焦點。隨著業務與財務數據的深度融合加速推進,構建智能財務體系已成為眾多企業實現精細化治理、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
2023年,由上海國家會計學院和匯付天下領銜,匯聚應用企業、銀行、支付、系統服務商、稅務、咨詢、研究等各專業機構,成立了“智能財務開放生態聯盟”。兩年來該聯盟規模不斷擴容,持續吸納更多優質成員單位加入。在與會嘉賓的見證下,中信銀行、浦發銀行、浪潮數字企業、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澳洲會計師公會、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科大訊飛、ACCA(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吉祥航空、用友網絡、瑞金醫院、云簡軟件、藝賽旗軟件、立信事務所、大為股份、上海大學管理學院、征和工業、樂摩吧、新日股份、宏慧創想、凱月邦美、拜特科技、中田、樂檬軟件、百勝軟件、海典軟件、K米、小鐵科技、移領網絡、博優思創、山海共創、凱旋創智等企業和機構在本次論壇上完成生態聯盟簽約,各方將合作并進、資源共享、場景共創,進一步推動企業財務智能化建設創新升級。
“智能財務開放生態聯盟”簽約儀式
全球化時代,人工智能在財務領域的應用既要接軌國際,又要適配本土,本次論壇圍繞“可信人工智能驅動財務數智化轉型”這一主題,由澳洲會計師公會全球拓展戰略總監周俊澤主持,塞爾維亞諾維薩德大學教授Vlado Deli?,科大訊飛副總裁兼CFO段大為,博士倫中國區財務總監、董事楊靖超,吉祥航空財務總監張言國等嘉賓展開精彩的圓桌討論,就全球視角下人工智能在財務領域應用的適配性等前沿話題暢所欲言,從技術適配到文化融合,從風險管控到價值創造,貢獻了全球智慧與本土實踐的精彩分享。
澳洲會計師公會全球拓展戰略總監 周俊澤
圓桌討論
Vlado Deli?教授指出,當下的教育生態已然發生了深刻變革,其核心驅動力在于必須積極回應人工智能技術引發的全方位挑戰,并著力構建與之相匹配的新型技能培養體系。新型技能的培養重點,已超越傳統編程代碼撰寫的范疇,轉向對學生AI綜合素養的深度塑造。在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框架內,正著力打造多元化、專業化的精英培養模式,使學生能夠高效地將AI技術融入實際工作場景。
塞爾維亞諾維薩德大學教授 Vlado Delié
段大為表示,對新技術發展不要焦慮,要以平和、樂觀的心態迎接變化。人工智能并非局限于某一特定領域的應用議題,而是關乎企業全員如何有效運用、共同探索的重大課題。從財務管理的戰略視角出發,需具備更為宏大的視野與更為革新的思維模式,以協同企業全面推進這一變革進程,釋放想象力,解放生產力。
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兼CFO 段大為
楊靖超認為,財務部門所面臨的是一場關于價值重構與能力進階的深刻變革。若能順勢而為,未來財務部門在企業運營中的角色將發生顯著轉變,與業務部門深度融合、實現事中調控與事先決策參與的作用將日益凸顯,這無疑構成了重大的發展機遇。挑戰主要體現在能力與觀念的雙重提升上,財務人員需主動擁抱新技術、新技能。
博士倫中國區財務總監、董事 楊靖超
張言國表示,人工智能為財務工作帶來的核心助力在于效率的顯著躍升,也帶來財務工作的三大關鍵轉變。其一是由傳統的事后核算轉向實時監察、監督與信息反饋,實現了效率的質的提升;其二是由“人工主導”,轉變為“人機協同”;分工協作、優勢互補。重復的事情或基礎工作,由AI替代,減少差錯和節約時間成本,財務人員投入到分析決策等更高價值管理工作去;是協作,不是替代,兩者結合,提高整體效率;其三是由“單一財務視角”轉變成“深度業財融合”,逐步由核算會計進階至管理會計,最終邁向決策會計。同時也強調,人工智能已全面融入企業經營活動中,不僅僅是財務管理。在國際化與數智化交織的背景下,行業競爭加劇,企業需依托大數據、大模型及實時信息全面覆蓋經濟活動,提高經營決策水平。
吉祥航空財務總監 張言國
歷經三載精心培育,由上海國家會計學院與匯付天下聯合主辦的智能財務論壇,已成為引領行業變革的標桿平臺。站在新的起點,雙方將持續深化產教融合,攜手生態伙伴推動技術創新與商業實踐深度融合,持續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開啟智能化生態發展新篇章。
精彩花絮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