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忙的工廠車間、遍布城鄉的營業網點、集中的產業園區以及林立的商務樓宇,無數企業員工每日都面臨著一個看似簡單卻令人困擾的問題:“今天吃什么?”
選擇少、買飯貴、帶飯難……是企業員工面對的現實問題;健康、經濟、便捷,成為他們最迫切的用餐期盼。當“吃飯”從生活小事變成職場剛需,企業員工的“吃飯自由”如何實現?
中午12:00的廠區食堂,河南神火煤電股份有限公司的飯香準時漫溢開來。工人小周端著餐盤在窗口前徘徊——他最近愛上健身,公司食堂飯菜份量足、味道正,但他想換點低脂輕食口味。同一廠區的李女士因腸胃敏感只吃雜糧飯,曾嘗試每日帶飯,卻在連續兩個月早起鉆進廚房備餐的疲憊中敗下陣來。
員工食堂的“標準化”與企業用餐需求的“個性化”,在此形成鮮明對比。而京東外賣近期推出的一站式政企用餐解決方案,為這道難題提供了新的解法。
政企外賣精準解決員工多元化用餐痛點
“我們把員工福利系統與外賣體系打通后,偏遠一點的廠區員工都能準時收到他們心儀的飯菜,相當于建了一座‘第二食堂’。”神火股份團委辦公室主任謝鵬鯤表示,員工打開手機就能瀏覽周邊數十家餐館的菜單,選擇范圍比食堂擴大了10倍不止,高峰時段排隊等候的現象也隨之消失。
這種變化并非個例。目前京東外賣政企服務已覆蓋包括中國移動、民生銀行、北汽、神火股份、五糧液新零售等15000余家重點企業,涉及能源、交通、金融、零售、制造、運營商、地產等多個領域。
四川五糧液新零售管理有限公司的新項目指揮室里,運營主管李鋒對著大屏分析市場數據,手機提示外賣已放在園區取餐點。“以前趕項目進度常錯過飯點,現在哪怕忙到下午兩點,也能隨時吃上一口熱乎的飯。”
這份準時送達的餐食背后,源于外賣平臺方對企業場景的深度理解。與C端消費不同,企業外賣要應對班中餐、商務茶歇、團隊聚餐、市場營銷等復雜場景,對食品安全、配送時效、定制化服務的要求更高。五糧液新零售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這次選擇的外賣平臺方,覆蓋全國的品質餐飲門店網絡與高效配送網絡的協同,能夠根據企業不同時段的用餐需求,通過路徑優化與智能調度,確保餐品準時、新鮮送達。”
“優質餐飲早已不是福利附加項,而是企業吸引人才的核心競爭力。”HR 價值網聯合創始人、人力資源專家張星明的觀察道出了行業變化:超過五成企業已將餐飲納入核心福利體系,能否讓員工吃得舒心,正成為求職者考量的重要指標。
除了用于員工福利之外,外賣的價值還在向企業運營深處延伸。“我們把京東飯卡融入了新車禮和試駕禮,有效提升了線下門店到訪率,用戶留資量環比提升87%。”某頭部車企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輕量的生活福利撬動高價值汽車交易,他們構建出從引流到成交的閉環體驗,為傳統制造業的營銷創新,提供了可復用的數字化范本。
數據可視化、可追溯,企業智能福利平臺采購合規透明
企業用餐本質上也是一種采購行為,其規范性與效率至關重要。國資委、發改委印發的《關于規范中央企業采購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推動采購活動公開透明、提升采購數智化水平的要求。
“以企業用餐為切入點,讓采購與企業運營、福利體驗、合規管理等業務場景融合,依托數智供應鏈技術能力,這類服務將有效助力企業實現采購降本和管理效能提升。”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互聯網經濟研究室主任李勇堅表示。
業界領先的智能福利管理平臺京東錦禮可以幫助企業實現員工福利智能采購、彈性可選、便捷發放,打造了合規透明的管理模式,同時還支持消費數據可視化、預算分配精細化,大幅提升企業的管理效率和數智化水平。
某大型企業行政采購經理對此有著切身體會:“過去自營食堂承包方服務難控、食材成本高、財務入賬繁瑣。引入飯卡模式后,企業賬戶直充讓福利發放全流程合規透明,長期困擾我們的結算難、管理難問題迎刃而解,成本也顯著降低。”
這種創新還體現在金融服務領域。“對于我們這樣的大型企業來說,餐飲費用支出確實是一個比較重的負擔。”謝鵬鯤坦言,神火股份是首家享受京東外賣“金采授信”賬期服務的企業,“先用后付這種模式,還是比較有吸引力的,對財務資金周轉、財務管理效率提升都有幫助。”
數字化用餐讓勤儉節約可量化
今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明確,鼓勵積極推進國內公務接待服務社會化改革,有效利用社會資源為國內公務接待提供用餐等服務,并強調黨政機關應當帶頭開展糧食節約行動,杜絕餐飲浪費。
某大型制造企業以往組織內部會議或培訓,常因預估不準導致食堂供餐過多造成浪費,接入外賣服務后,利用其精準的餐標管控能力,行政人員可以按照實際參會人數和預設標準即時下單、按時用餐,有效避免了食物浪費。同時,京東外賣平臺推出的用戶補貼,已實現對企業員工的100%覆蓋,既提升了員工滿意度,又降低了企業的福利成本支出,讓“厲行勤儉節約”變成了可量化的管理成果。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