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設的溫度體現在基層。今年以來,南京江北新區葛塘街道始終圍繞“讓人民滿意”的城市建設目標,將新時代城市建設的宏偉藍圖細化為一項項具體行動,探索出一條符合自身特色的“人民城市”建設路徑,讓高質量發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轄區居民。
織就“滿意空間”
盤活閑置地,巧解民生題
葛塘街道把優化空間結構、提升空間品質成為提升居民滿意度的基礎工程,讓曾經的“邊角料”“閑置地”褪去荒蕪,轉化為觸手可及的民生福祉。
在工農社區,密集的小區與學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相鄰,每日通行于此的車輛不計其數,有限的停車空間讓附近居民和司機師傅們倍感壓力。不僅如此,葛中南路內部的一些未交付路段,也成了一些大型貨車的“蝸居點”。面對附近居民停車的“揪心事”,葛塘街道通過走訪調研,決定將葛中南路沿線的兩處閑置空地改造成臨時停車場。今年6月,街道啟動了這兩塊閑置空地的改造工作。1個月后,改造工作完成,原先1.5萬平的閑置空地搖身一變,成了兩座臨時停車場,并已經開始免費試運行,后續會按照白天5元一次,晚間4元一次的標準進行收費運行,也支持包月租用。停車場自投用以來,路段的違停數量有所減少。
長城村陳莊組的“巴掌大”閑置地,搖身一變成了功能齊全的“口袋體育公園”,塑膠場地、健身設施、兒童游樂區一應俱全,滿足了周邊居民全齡段的健身休閑需求,成為傍晚最熱鬧的社區活力點。近年來,街道積極整合空間資源,搭建小平臺、配備小設施,打造出一個個獨具特性的小廣場,通過精細化的空間再造,不僅優化了城市肌理,更織就了讓居民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的“滿意空間”。
回應“滿意溫度”
熱線連民心,服務零距離
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強調,要“用好市民服務熱線等機制,高效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葛塘街道高度重視熱線工作,定期召開工作會議,聚焦典型不滿意工單開展“一案一析”,深挖問題根源,通過集體研討提煉解決方案,著力實現“解決一件、帶動一片”的治理效能。
物業管理糾紛是城市治理的常見痛點。為更好化解此類矛盾,街道優化物業糾紛響應機制,推動物業工單“接訴即辦”向社區下沉,確保居民日常訴求第一時間響應、在家門口解決;涉及業委會選舉、維修基金使用等專業性強、法律要求高的事項,則由物業辦提供專業支撐和兜底處置,真正實現“小事不出社區、專業事專業辦”。
近日,接待寺社區收到來自居民的“12345”訴求工單,表示在長城新苑24棟頂樓一戶將樓梯護欄私自改裝成鞋柜,存在安全隱患。接到工單后,社區黨總支書記滕艷立即聯合小區物業實地查看,了解清楚情況后,向該戶詳細解釋了相關物業管理條例,同時向他說明了此舉所造成的安全隱患,經過長時間的溝通,在征得該戶的同意后,當天下午物業便安排人員拆除鞋柜,重新安裝護欄。在得到整改完成的回復時,訴求人對社區務實的工作作風及雷厲風行的工作效率表示了十分贊賞及滿意。“12345”訴求熱線是群眾反映問題、表達訴求的重要渠道,接待寺社區建立了“網格員坐班、一把手辦單”的工作機制,快速響應居民訴求,第一時間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增強了居民的信任感,讓問題不拖延、不積壓。
涵養“滿意底蘊”
文化潤心田,文明樹新風
建設“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和市民文明素質,是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的重要部署,也是提升居民精神層面滿意度的關鍵。葛塘街道深耕文明實踐沃土,讓文化成為凝聚人心、提升幸福感的深層力量。
街道堅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潤街:從立春到冬至,二十四節氣科普活動貫穿全年;從“溫暖秋冬”到“夏季夜模式”,四季文化大餐不斷檔;從面向小朋友的“開學第一課”、瞄準年輕人需求的手游比賽,到已成葛塘居民生活習慣的“民星大舞臺”文藝演出,文化活動的輻射力覆蓋全街群眾。通過持續“上新”文明實踐活動,葛塘讓文明實踐融入萬家煙火,營造出活躍興旺的文化氛圍。
7月5日,由南京市文明辦、江北新區黨工委宣傳和統戰部主辦,葛塘街道承辦的“YUN動江北”南京市暨江北新區“點亮星夜 文明有吾”納涼晚會火熱啟幕,點亮了葛塘的夏夜。活動將文明實踐與消費促進、志愿服務、文化體驗等融合,精心打造“食、游、賞、玩”一站式沉浸式夜生活新體驗。“蘇超”轉播大屏前,吸引超千名市民共同觀賽,為家鄉球隊搖旗吶喊、加油助威,足球激情與夏夜熱浪交織升騰,點燃全場氛圍,讓轄區居民的夜生活有聲有色。從空間優化到服務提質,從文化浸潤到民心凝聚,葛塘街道以“人民滿意”為不變追求,在細微處下功夫,在實效上見真章。“人民城市”的建設從來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藏在停車場的便利里、熱線接通的速度里、文化活動的歡笑里。下一步,葛塘將繼續以民生需求為導向,用更精細的治理、更暖心的服務、更深厚的文化,續寫“人民滿意”的新答卷,讓現代化城市建設的成果真正惠及每一位居民。(奚博文 吳婷)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