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湖北中醫藥大學黃家湖醫院劉主任在義診時,深刻感受到AI對中醫診斷的高效輔助作用。一位六十多歲女性初診患者用方言描述病情,稱長期失眠、食欲亢進,表述缺乏條理,且因方言溝通障礙,劉主任對其過往情況一無所知,問診耗時良久。此時,助理遞上患者就診前現場通過ChatiSS查體智能輔助診療系統完成的舌診、脈診及問診數據。劉主任參考AI查體數據后,迅速精準提問,結合專業經驗很快做出診斷。
首次接觸到中醫AI輔助診療系統,劉主任感觸頗深:“中醫診斷強調四診合參,其中脈診的脈象辨識、舌診的舌象特征捕捉,在臨床采集時受醫生經驗、患者狀態等因素影響大,存在一定難度。而AI可在短時間內完成舌診和脈診信息采集并給出輔助診斷建議,其準確性、速度和全面性遠超傳統方法,是科技發展的重要進步,能為中醫臨床診斷提供便利,提高證型診斷效率。”
中醫AI在社區義診中高效輔助中醫師
“中醫也可以有前置檢查嘛。”知醫邦創始人李華淵打開了話匣子,他曾遇到一位八旬老中醫,畢生積累的有效方子和辨證經驗眼看要失傳,急著問他有沒有辦法留傳下去造福后人。實際上是《黃帝內經》以來流傳下來的有名的方劑足有十萬余,哪個不是出自大醫之手,李華淵明白:方子失傳不算最要命,診斷方法沒了,才是中醫真正的“斷根”難題。
為啥診斷方法會失傳?說到底是干中醫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了。國家衛健委數據顯示,我國注冊中醫師約三四十萬人,但科班出身的年輕中醫剛入行就犯了難:西醫有化驗單、影像片當依據,新人也能靠著客觀數據上手;可中醫的傳統診斷全憑醫生主觀體悟,沒標準化工具可用。“三指切脈”需數年甚至數十年手感積累,觀舌辨苔要精準區分,辨證分型更是高深莫測,剛畢業的學生造詣尚淺哪有這本事?更現實的是,醫院績效壓力大,年輕中醫想靠這個糊口不容易,最后一部分人轉行了。反過來看市場,據不完全統計,非科班出身靠中醫相關行當投機取巧謀生的倒是有四千多萬人,可他們沒經過系統學習訓練,非法行醫,不診而療,反倒讓行業更難規范了。
要破解這個困局,關鍵在于:就像西醫先拍片、化驗一樣,給中醫也用器械做個前置檢查,比如先把把脈、看看舌頭。
如同西醫接診前先開檢查單,中醫面診前也能完成標準化數據采集:“舌診”靠舌象儀拍高清圖,用數學模型客觀算出舌面輪廓、苔形苔質,還有氣血津液、寒熱虛實這些數據;“脈診”用脈象儀記下脈搏特征,AI算法計算就能實時觀測脈搏了;“問診”則靠系統梳理患者的自述癥狀,再結合舌脈數據,把需要確認的地方剝離出來。這些數據最后經查體大模型分析,生成辨體報告及診療建議。
兩位青年中醫師正在“療愈市集”中使用輔助診療系統給市民義診
這些前置檢查,相當于給中醫裝了個診斷操作系統,就像“Windows系統”一出,所有人都是電腦高手。把那些“只可意會”的千年臨床數據、舌脈診都AI化,變成能計算的數學模型,幫年輕醫生明白“為啥要這么辨證”。就像西醫主任醫師得結合臨床看化驗單、影像報告,以此為客觀診斷起點,再結合視觸叩聽;中醫醫生拿到前置檢查報告,也能以AI數據為基礎,用傳統四診再驗證,最后形成“人機協同”的診斷結果。
從臨床來看,這種前置檢查能明顯提高效率和精準度。三甲中醫院門診量飽和,醫生平均接診不到10分鐘,要是患者提前做好舌象、脈象采集,醫生就能直接對著AI的結論針對性提問,省不少時間;對基層醫院來說,這套系統能補上資源短板——鄉鎮醫生靠著數據得出的初步舌、脈診結論,再結合患者具體情況,更有信心下初步判斷,不容易漏診;在互聯網醫療場景中,線上醫生即使見不到患者,有了把脈、看舌頭這些前置檢查,也能更高效地問診,是不是能省更多事?
中醫的前置檢查還能從根上改變“看中醫比西醫還貴”的怪現象。現在看中醫貴,根源是優質資源太少——資深中醫一號難求,診費自然高;中藥價格波動大,也和需求散、流通環節資本摻和多有關。要是AI能幫年輕醫生快點獨立接診,合格的中醫多起來,市場競爭一激烈,診費就能降下來;同時,中醫服務方便了,中藥需求穩步增長,能帶動規模化種植、標準化加工,藥材價格更透明,還能幫鄉村振興,讓農民多掙錢,形成對整個社會都好的良性循環。
會有更多年輕中醫接觸到前置檢查。現在,這套中醫查體輔助診療系統已經在湖北省中醫院這樣的三甲醫院、鄉鎮衛生院等基層機構試點了。當中醫也能像西醫那樣,靠器械做前置檢查,比如先把脈、看舌頭,年輕醫生能更快跨過“經驗關”,老中醫的智慧能靠數據傳下去,中醫就能真正走出“失傳”的困境,實現“發揚中醫能讓老百姓看病少花錢”的好愿景。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