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自貿區青遠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遠能源”)近日通過“浙江自貿區油氣服務平臺”發起交易流程:買方將資金托管至平臺監管賬戶,合同生成、磅單與液位實時回傳,系統鎖定提貨權限直至交易閉環。平臺以機制“控錢”“控貨”,幫助客戶建立信任,讓“第一次合作也像熟客一樣安心”。
支撐這份“安全感”的,是浙江自貿區信侖數鏈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侖數鏈”)、66云鏈、青遠能源三方共建的機制創新——浙江自貿區油氣服務平臺。當下,該平臺已進一步發展為產業共建組織“浙江自貿區油氣服務聯盟”,成為打破圈子交易、推動機制標準化的重要抓手。
三方共建平臺,機制保障“錢貨兩訖”
浙江自貿區油氣服務平臺由信侖數鏈牽頭、66云鏈提供底座能力,青遠能源作為首批入駐貿易商率先實戰試點,平臺具備交易、履約、監管、融資四位一體的數字化服務能力:
信侖數鏈構建前端交易系統,實現合同生成、資金托管與鏈式履約;
66云鏈提供貨物數字監管和數據風控服務,包括液位、出入庫、軌跡、預警、提貨權等數據;
青遠能源作為核心貿易商,將機制應用于真實交易,全流程實戰驗證。
三方背后均有中信興業與寧波地方國資參股支持,為平臺穩定運行提供基礎。核心機制,是讓“買家打錢一定拿到貨,看到貨就能從銀行融資”:
對買方,資金先托管至平臺監管賬戶;賣方發貨后,可通過66云鏈監管系統實時查看貨物流向、庫容、液位等信息,確保“見到實貨,再付款”;
對賣方,系統確認錢到賬后,自動觸發清結算,并釋放提貨權,規避“貨走錢未到”的風險;
所有環節數據可追溯,合同、物流、監管、資金實現“四流合一”閉環。
在多級鏈式交易場景下,這一機制優勢更為突出。比如:傳統方式下,青遠能源將貨賣給民企A,民企A再賣給國企B。由于審計合規,B無法直接向A打款,A需墊資贖貨,風險極高。平臺機制下:
國企B付款后,資金直接劃轉至青遠能源賬戶,A看得見過程卻無法截留;
系統控制提貨權轉移,不需民企A墊資。
實現了“控錢、控貨、控流程”,保障各方安全交易,尤其適用于國企參與、鏈路復雜的場景。
智能倉儲上線:提貨、排隊、
對賬全流程在線可視
對青遠能源來說,平臺機制不是停留在“系統上線”的PPT層面,更是在重塑他們的業務流程與客戶服務模式:
提貨權在線流轉:無需郵寄紙質單據,系統幾秒內完成提貨權轉移;
全天候提貨計劃提交:即使節假日、夜間,通過手機/電腦實時提交計劃,直達庫區;
司機預約排隊:司機可在線預約進場時間,按時到達即可提貨,減少現場等待與擁堵;
對賬更及時:實時對賬,無需等待紙質報表;
運輸全程可視:車輛、船舶運輸軌跡實時可見,異常偏離即自動預警;
一屏掌控全國庫存:青遠能源可實時查看寧波信潤、中化南通、中化揚州等多個合作庫區的庫存變化,“發了多少、剩了多少”一目了然,出現異常即時核查。
融資可得:看得見貨,就能貸出錢
浙江自貿區油氣服務平臺不僅保障交易履約,還依托66云鏈提供的“貨物監管+數據風控”底座,建立了與銀行對接的供應鏈金融服務機制,實現基于“物的信用”的融資通道:
合同、物流、監管、資金四流合一:所有出庫、提貨權轉移、液位等數據均自動同步至銀行系統;
動態授信自動觸發:銀行可實時識別物權、評估貨值,自動執行放款、凍結;
強認貨,弱認人:中小企業只要有貨、有單據,就能貸得出錢。
目前,平臺已在中信銀行、浙商銀行完成試點,青遠能源的下游客戶已將存庫資產成功“變現”為授信額度,顯著緩解資金壓力。
從企業試點走向產業共建
聯盟攜手推動行業演進
截至2025年6月底,青遠能源通過浙江自貿區油氣服務平臺已累計交易數十萬噸,貨值數十億元,全面實現了“貨物可控、物權可查、資金閉環”。這不僅是一次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嘗試,更是浙江自貿區油氣服務平臺聯動生態成員,推動制度機制重構的成果。
在此基礎上,浙江自貿區油氣服務聯盟正式發起,已吸引中化能源物流、中信港口、恒陽物流、中信銀行、浙商銀行等數十家企業加盟,構建了“多方共建、機制共識、數據共享、風控共治”的合作機制。
平臺目標不僅是服務單筆交易,而是打造“看得住貨、控得住錢、貸得出資”的行業基礎設施。
對貿易商而言,在這里可以實現:
買家打錢一定拿到貨,見到貨就能融資;
“全程透明、履約可控、數據驅動”的數字化運營。
平臺正在持續吸引更多貿易商、物流商、銀行、倉儲服務方加入聯盟,共同推動油氣行業的數智化躍遷。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