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第24屆中國國際工程采購聯盟工程建設供應鏈峰會暨項目投融資、分包及供需合作對接會在廣州成功舉辦。本屆峰會是受中國建博會(廣州)邀約并在同期舉辦的重要論壇,峰會以"深化綠色智能轉型,構建可持續工程供應鏈"為主題,吸引了來自政府部門、國際組織、工程企業、設計院所等近300名代表參會。
開幕式:政企共話行業發展新方向
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協會副秘書長陸暢受王淑敏會長委托為大會致辭時講到:本次峰會以“深化綠色智能轉型,構建可持續工程供應鏈”為主題,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和綠色低碳發展的決策部署,聚焦綠色采購、智能建造、數字化供應鏈等前沿領域,推動工程建設全產業鏈協同創新與可持續發展。峰會旨在解讀行業政策,分享實踐經驗,促進供需對接,助力企業把握新機遇、應對新挑戰,與行業同仁持續推動工程建設行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對外貿易廣州展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鄧麗宙在致辭中表示,此次聯合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協會舉辦供需合作高峰論壇,正是我們布局商業公裝領域的重要舉措。協會作為行業權威組織,始終致力于搭建工程領域的高水平交流平臺。我們與協會強強聯手,希望以本次論壇為紐帶,助力打通EPC模式下設計、采購、施工、運維等各環節的資源壁壘,讓需求方精準對接項目選材需求,讓供應商發掘更精準的市場機會,全面構建高效商業轉化閉環,為行業發展帶來新思路與新動能。
全國政協參政議政人才庫特聘專家、陳健在視頻主旨演講中指出,當前世界面臨百年變局與多重挑戰,但全球產業鏈重構、科技革命等也孕育著新的機遇。他強調,當前,全球產業鏈深度調整,但國際社會仍缺乏一個集貨物貿易(設備、材料采購)、服務貿易、投資對接,以及市場、法律、財務、稅務、勞動、移民、社會安全、文化等多領域服務于一體的綜合平臺。為填補這一空白,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協會將于2025年9月在天津國家會展中心舉辦第五屆國際工程建設供應鏈博覽會正向成熟綜合服務平臺的方向努力,助力中國式現代化與全球化進程。為此,需堅定落實中央決策、堅持創新開放、加強行業協同,推動會展服務業高水平發展。陳健呼吁各界攜手,為全球產業鏈重構貢獻智慧與力量。
國際視野:巴基斯坦市場機遇深度解析
巴基斯坦駐廣州總領館總領事薩達爾·穆罕默德(Sardar Muhammad)在《巴基斯坦貿易與投資機會》演講中,詳細介紹了中巴經濟走廊(CPEC)框架下的合作成果與投資機遇。中巴在能源、交通、油氣、水利、數字基建等領域合作成效顯著,卡西姆港電站、喀喇昆侖公路升級、瓜達爾港等重大項目相繼落地。巴基斯坦政府為吸引外資推出系列優惠政策,包括建筑行業稅收減免、特殊技術區10年所得稅豁免等,致力打造基礎設施完善、回報可觀的營商環境。巴方誠摯邀請全球投資者參與巴基斯坦現代化建設,共享發展紅利。
企業實踐:供應鏈創新案例分享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市場開發事業部大客戶經理辛越分享了其供應鏈管理體系重構的創新實踐。作為全球能源建設領軍企業,中國能建積極響應國家供應鏈戰略,通過"健全四大體系、強化四大管理、建設一個平臺"的系統工程,構建了具有行業標桿意義的現代供應鏈管理體系。公司創新打造"6P一中心"數字化平臺,實現采購全流程線上化,年集采規模突破4000億元,年均降本超30億元。通過戰略采購、區域聯采等模式創新,以及智慧物流、云倉網絡等基礎設施建設,顯著提升了供應鏈韌性和效率。該體系已獲國資委A級評價,其經驗被作為央企典范推廣,為行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可復制的"能建方案"。未來,中國能建將持續優化供應鏈生態,為打造"四新能建"、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提供更強支撐。
林同棪國際工程咨詢(中國)有限公司北京公司總經理史超在《構建價值樞紐:設計咨詢賦能國際工程項目全生命周期》演講中,提出"設計+供應鏈"協同新模式,強調前端設計對后續采購、施工的關鍵影響。設計咨詢和設計管理單位可通過對設計組織、設計規范、設計質量管理、設計文件管理、設計變更管理、設計進度管理等6個方面內容進行管理,以專業能力、資源整合能力和跨文化協作能力等為項目賦能。通過設計方案創新,節約成本,賦能市場端,通過精細化設計,確保項目實施質量,項目成本二次優化履約價值提升。
華信咨詢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華東市場總監王偉重點介紹了華信設計院數據中心全球解決方案,分享了在東南亞、中東、非洲等地的項目經驗。他表示,華信設計院作為國內一流的通信及信息領域的咨詢設計服務提供商,愿與工程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攜手同行,共創美好未來。
華鼎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供應鏈中心宋蘭宇分享了供應鏈生態建設經驗,提出"價值共創"理念,他講到,工程行業要構建共融共生的供應鏈生態,來實現協同發展,價值創造,華鼎裝飾愿以精工智造 提供一流的裝飾總承包服務方案,為機構客戶創造復合價值,期待與諸位合作共贏。
技術創新:智能及綠色建造前沿應用
廣東騰暉信息科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高級運營經理楊丹分享了智能建造背景下塔式起重機智能化發展與應用實踐,展示了塔式起重機智能化解決方案。通過物聯網技術,實現了設備運行狀態的實時監控和預警,安全事故率可實現大幅降低。
中昱鋼結構有限公司、深圳赤曉工程建設有限公司、明珠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浩瑞斯特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建材科創新技術研究院(山東)有限公司等行業優秀企業分別就各自產品、最新技術性能及服務進行了產品推介和演示。
建筑工業化智能時代展望
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協會副會長、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建筑行業主席、北京建誼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銫鐠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白俄羅斯國家設計研究院董事長張鳴在《中國建筑工業化智能時代》演講中指出,數字化技術正在重塑建筑行業生態。他預測,到2030年,裝配式建筑占比將超過50%,數字孿生技術將成為標配。針對全球建筑產業發展趨勢,他深入剖析了國際編碼標識體系與元宇宙在線工作模式的融合價值,提出從國際視野構建建筑產業新生態,建筑行業正加速邁向平臺化、工業化、模型化、數據化、智能化、一體化、生態化的“七化"發展新階段。通過工業互聯網與智能制造的深度融合,將推動建筑全產業鏈實現高效協同,助力"中國建造"“中國制造”“中國供給”在全球競爭中搶占創新制高點。
成果豐碩:60余家總包單位對接會成功對接
下午的工程采購對接會成果顯著:
中國電建等60余家單位發布200個擬、在建項目采購需求
達成19項合作意向,涉及智能裝備、綠色建材等領域
8個國際項目完成分包商初步遴選
本次峰會作為第五屆國際工程供應鏈博覽會的展前延伸服務活動,為工程行業上下游提供了更加多元的活動機遇,參會企業紛紛表示,通過峰會不僅獲取了行業前沿信息,更建立了寶貴的商業合作機會。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