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正值工業富聯ESG中程目標收官與2030長程目標沖刺的關鍵節點,在此背景下,工業富聯于7月10日在深圳龍華園區舉行2025年ESG策進行動大會。本次大會以“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共進全球· 共創在地”為核心主題,邀請行業專家與公司員工,共同探討如何高效整合全球資源、深度激活在地ESG創新潛能、培育全球責任文化與品牌韌性。
工業富聯輪值CEO劉宗長在開場致辭中表示,自2018年上市以來,工業富聯始終遵循“EPS+ESG”的永續經營方程式,追求經濟效益(EPS)與環境、社會和治理(ESG)并重,不斷強化綠色競爭力、技術創新力與治理韌性,致力于實現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的深度融合。在AI相關業務的帶動下,公司上半年業績再創同期歷史新高,持續顯現增長韌性。同時,在全體同仁的努力與付出下,公司MSCI評級也躍升至A級,ESG成果獲得市場高度認可。
在行業趨勢解讀環節,與會嘉賓從全球視角來解讀ESG的風險與機遇,認為企業應該在當前不確定的經濟環境中尋找確定性的機遇,并在面對風險時找準ESG的支點與方向。面對合規成本考量,與會嘉賓從價值創造與投資機遇的層面出發,分享了企業可持續發展績效對其投融資機遇的影響。
在互動環節,與會嘉賓還圍繞全球ESG發展趨勢、ESG績效與國際評級機構等領域進行了交流,倡導大家持續對ESG理念內涵與實踐路徑進行深度挖掘。此外,為更好地評估員工對ESG的理解,主辦方在工業富聯全球廠區開展了員工ESG文化感受問卷調查和訪談活動。此次活動共回收來自超過8個國家或地區的有效問卷4,000余份,并對近40名員工進行了訪談,充分體現了“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的活動主題。
在內部分享環節,富士康大學陳振國校長系統地闡釋了ESG如何塑造文化品牌,他認為企業文化是ESG工作的落地載體,企業品牌能在全球化與在地化之間架起橋梁。
永續發展委員會總干事廖長青副總進一步分享了工業富聯ESG從愿景到行動的實踐路徑,圍繞全球戰略落地與價值共創帶來深刻見解。
最后,工業富聯董事長暨永續發展委員會主席鄭弘孟發表了題為“永續經營與全球在地化策略”的總結講話,他指出,永續不只是責任,更是競爭力的源頭。公司相信堅持科技創造、擁抱創新會帶來更好的EPS回報,而重視人文,與時俱進可以帶來持續發展的競爭力。對于全球在地化策略,鄭弘孟表示,在地人才培育、文化融合與法規適應、本地客戶經營、全球流程整合、數據驅動決策和區域協同與運營能力是公司全球化經營的六大關鍵。他強調,公司將繼續朝著世界級企業的目標邁進,希望全體同仁繼續攜手同心,共同創造更多長期價值。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