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人眼中,企業助力鄉村發展往往與“產業振興”“經濟增收”等宏大敘事綁定,但真正的改變往往藏于細枝末節。杰心集團、百油興村董事長林心,用一場場“不起眼”的公益行動,詮釋了什么是“企業社會責任”的溫情底色——從貧困學生的書包到敬老院老人的餃子,從燙傷兒童的醫藥費到疫情中的一箱箱口罩,這些看似微小的舉動,正悄然織就一張覆蓋鄉村的愛心網絡。
油茶產業鏈上的“民生密碼”
提到杰心集團,許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其深耕的油茶產業。30余萬畝種植基地、上萬就業崗位、帶動3萬余農戶增收……這些數字固然亮眼,但董事長林心更在意的是“人”的故事。在油茶種植基地里,脫貧戶張大哥正在給油茶樹剪枝。“以前這坡地荒著,現在成了聚寶盆。”他算起了賬:杰心集團提供的良種苗木,技術員上門指導的修剪技術,還有保底回收的合同,讓他家每年能多掙兩萬多。像張大哥這樣的農戶,在四川、重慶的油茶基地里還有三萬多戶。而百油興村項目推出后,張大哥家的土雞蛋還能通過電商平臺賣到城里,“現在的日子,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
更暖心的是,林心董事長將產業鏈延伸到了公益場景。杰心集團推出的山茶油洗護產品,每賣出一份就有一部分利潤匯入助學基金;而油茶種植基地的采摘季,優先雇傭當地留守婦女和老人,讓弱勢群體也能在家門口賺到“體面錢”。這種“商業向善”的思維,讓產業紅利真正流淌到最需要的地方。
“小雨滴”匯成愛心江河
如果說產業是“硬支撐”,那么林心發起的初心志愿者愛心協會(原小雨滴助學協會)則是直抵人心的“軟力量”。這個由200余名企業家和志愿者組成的團隊,十年如一日地深耕犍為縣的角落:他們為山區孩子送去書包和校服,修繕坑洼的村道,甚至為孤寡老人改造漏雨的屋頂。2023年9月26日,一場在樂山犍為縣及羅城初級中學舉辦的“藝術犍為、圓夢中秋”大型文藝活動,不僅帶來傳統的歌舞表演,更讓貧困學生拿到了助學金和文具;而芭溝愛心食堂的一餐餐熱飯,則讓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感受到了“家”的味道。
疫情期間,初心志愿者愛心協會展現出強大的組織動員能力。杰心集團、百油興村董事長林心帶頭行動,火速組建“武漢臨時捐物小隊”,僅用48小時便籌集價值20萬元的緊缺物資馳援抗疫一線;同時,她充分發揮集團資源優勢,通過“以購代捐”方式,為家鄉防疫工作者送去大批口罩、消毒液等防護物資。這些無私奉獻的善舉贏得了當地群眾發自內心的贊譽:“你們是真心實意在幫我們渡過難關。”
重陽宴上的尊老敬老美德
2023年重陽節,沐川縣養老中心飄著茶油的清香和餃子的香氣。杰心集團的志愿者們不僅親手包了上千個餃子,還帶來精彩的歌舞表演和養生調理的茶油禮盒。“這些娃娃們想得真周到,餃子包得香,節目演得好,我們這些老骨頭心里暖烘烘的。”82歲的李奶奶一邊擦著笑出的眼淚一邊說。當《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合唱響起時,老人們跟著節奏拍手,皺紋里都漾著幸福。這場溫馨的重陽敬老活動,不僅讓老人們感受到了社會的關愛,更傳遞著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
公益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壯舉,而是由無數件“小事”累積的修行。多年來,杰心集團的志愿者們以腳步丈量鄉野,用真心聆聽每一份期盼:春播油茶苗,在泥土中播撒希望;夏送解暑茶,于酷暑里傳遞清涼;秋辦助學禮,為夢想插上翅膀;冬發羽絨服,讓溫暖驅散嚴寒。這些看似平凡的堅持,恰似山茶籽在時光中醞釀的芬芳,溫潤綿長而充滿力量,滋養著鄉村的每一寸土地,溫暖著每一顆渴望關懷的心靈。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