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頂層設計不斷推進,圍繞“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的金融“接力賽”,正在構建全生命周期、全鏈條的金融服務格局,為科技創新帶來助推合力。
業內人士表示,許多前沿領域的科技創新周期,往往需要數年甚至十年以上的時間,在此期間,需要持續大量的資金投入,只有耐心資本才能做“時間的朋友”,陪伴企業承擔風險,共享企業成長紅利。
如今,銀行理財也在耐心資本中“嶄露頭角”,從股權直投、基金投資到股債聯動,切切實實為科技企業成長提供金融支持。
作為理財行業內最早對科技企業開展股權直投的機構,信銀理財堅持“盡早介入、陪伴成長”,依托中信集團產融結合優勢和母行客戶網絡,通過專業化投資團隊,推動細分行業研究,以股權投資和資本市場業務為抓手,強化對優質企業的篩選和甄別,促進科技金融業務和專精特新“小巨人”的項目儲備,目前多個項目已經結出成果。
銀行理財股權直投“破冰者”
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等技術突破,讓AI驅動的智能機器人在資本市場收獲無數關注目光。成立于2018年的杭州靈西機器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就是當下火熱的機器人領域的一家細分公司。該公司主要從事3D機器視覺技術開發,而機器視覺是人工智能最重要的前沿技術之一,也是推動全球制造智能化革命的關鍵技術。
靈西機器人通過提供3D視覺及運動規劃整體解決方案,致力于加速工業機器人由“機械化”生產向“智能化”生產的轉型,幫助工業及物流領域進一步提升生產效率。
早在2021年初,信銀理財便在國家政策和集團戰略引領下,以市場化方式參與了靈西機器人“Pre-A輪”早期投資。“早期企業市場驗證不足,抗風險能力較差,若最終其技術能力沒有得到大廠商的認可,企業將很快被市場淘汰,因此投資這類企業需要對行業有很深的認知。”信銀理財相關負責人表示。
后續,靈西機器人得到下游頭部客戶的驗證,業績呈現爆發式增長。強勁的增長勢頭,也讓該公司持續獲得專業投資機構的青睞。
在信銀理財投資后,靈西機器人得到了快速發展,投后估值增長接近5倍,入選了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名單和“未來獨角獸TOP100的榜單”。
信銀理財相關負責人表示,對靈西機器人的直投,讓信銀理財成為這一賽道的“破冰者”。“股權直投項目是公司在科技創新領域策略的成功實踐,實現了研究、分析、投資的閉環,形成了對成長期科技企業直投的方法。另外,該項目是市場首筆理財產品直投未上市企業股權,在產品設計、投資流程、注冊手續上實現了多項突破,為后續開展直投業務提供了成功經驗。”目前,公司已成功落地多單股權直投項目,并通過股權轉讓、減持等方式,實現數個直投項目的成功退出。
據介紹,投資靈西機器人的理財產品面向高凈值合格投資者募集,產品期限覆蓋項目擬定退出期,產品風險程度和產品期限與項目風險情況相匹配,在資金募集方面,信銀理財投入了巨大的資源,對擬投資理財客戶進行了詳細的路演和說明,最終完成匹配募集。
對靈西機器人的投資,也為信銀理財在科技行業持續投資積累了經驗。信銀理財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是科技創新領域策略成功進行了實踐,形成了研究、分析、投資的閉環,形成了對成長期科技企業直投的方法。二是該項目是市場首批理財產品直投未上市企業股權,在產品設計、投資流程、注冊手續上實現了多項突破,為后續開展直投業務提供了成功經驗。
該負責人稱,在選擇股權投資項目時,重點考量的因素包括宏觀環境情況、所在細分行業情況、企業的資源稟賦及風險狀況、協同發展賦能和投資成本等。具體需要判斷企業在未來較長期限內能夠符合經濟和金融政策,考核被投企業的估值合理性,還需考察企業科技屬性成色、前景預期、行業壁壘、競爭態勢和企業的團隊人員、技術實力、股東支持,以及財務穩健性、融資能力、專利技術、法律合規等。信銀理財還表示,除此之外,還要考慮是否能夠通過中信集團金融服務和產業融合為企業帶來附加價值。
據了解,自成立以來,信銀理財已開展科技型企業股權直投、股權基金投資、母基金投資合計金額超13億元,投資涵蓋半導體、新能源、裝備制造、創新藥等領域。目前,公司已經設立了相關產品線,專項支持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聚焦專精特新領域,助力國家戰略新興產業升級轉型。
探索多渠道賦能科技企業
除了股權直投,信銀理財通過間接股權投資、非標債權融資、基金投資等多種方式,賦能科技企業發展。
乘典(蘇州)生物醫藥有限公司是一家由知名免疫學家和資深工業界經驗的科學家組建的、以開發新一代腫瘤免疫新療法,聚焦腫瘤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未滿足的臨床需求的生物技術公司。信銀理財與乘典生物通過其股東協助合作,以債權方式介入服務,向乘典生物提供資金用于醫藥研發。
“企業仍處于研發階段,產品雖然進入臨床階段,但距離產品投產銷售仍較遙遠,信銀理財通過發現企業股東其他風險緩釋措施,以較低成本的債權方式向客戶提供了金融服務。”信銀理財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在醫藥領域已經有多年的探索和經驗積累,已于多年前投資靶點醫藥研發企業,并成功通過IPO方式退出,熟悉醫藥企業研發生命周期和資金需求情況。
“醫藥領域投資需具備較高專業性,一是重點研究企業產品管線本身的技術特性,了解其研發進展與風險,并分析與競品的差異,并挑選商業化可能性較高的項目。二是關注核心團隊的穩定性,考察專業背景和研發成果情況。三是關注公司的資金狀況,創新藥研發長期復雜且資金密集,需要公司有較強持續融資能力。”信銀理財相關負責人說。
信銀理財相關負責人還表示,生物醫藥研發本身的周期長、不確定性大,需要長期持續投入。現階段信銀理財仍聚焦于較為成熟的臨床階段進行介入合作,需要審慎評估臨床數據質量情況,持續關注研發進展速度,同時也需要與研發合作機構、其他股東方保持緊密的溝通,并積極提供綜合融資服務和其他產業資源,賦能助力醫藥企業持續發展。
2024年,信銀理財還為聯合光伏(常州)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量身制定理財融資服務方案,在母行合作基礎上再為客戶提供4億元理財非標債權增量融資額度,為其提供了區別于傳統銀行貸款的融資渠道,進一步支持其新能源業務的發展。
基金投資方面,信銀理財不僅參與深創投、IDG資本、元禾等國內頭部的私募股權基金投資,同時與龍頭企業CVC等產業方開展合作,參與的基金投資重點包括先進制造業、促進國家中小企業發展等國家政策重點支持和鼓勵的領域。在基金投資領域,信銀理財也實現了行業率先。早在2021年5月,信銀理財便發行信銀理財超享象上海半導體專項股權基金封閉式1號理財產品,完成對上海半導體裝備材料產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的股權投資,投資金額5000萬元,是理財子公司全市場首次對S股權基金的直接投資。信銀理財表示,該業務的落地,是信銀理財參與PE/VC投資的創新實踐,為理財資金服務科技企業開拓了新的場景與途徑。
截至2024年末,信銀理財通過直投或設立股權基金投資科創企業數量超過250家,并通過母基金和S基金策略投資覆蓋科創型企業超2000家。
“堅持長期主義”助力壯大耐心資本
信銀理財在2025年開年喊出了“助力壯大耐心資本”的口號,旨在為“科技金融”注入更多新動能。耐心資本可以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及科技產業等新質生產力提供穩定、長期的資金來源,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經過長時間多層次、多領域協同發力,才能促進新質生產力的整體提升,同時新質生產力也為耐心資本提供了獲取回報的投資機會及巨大的回報收益可能。
而要實現之一目標,絕非一日之功,而在于“久久為功”。2020年7月,信銀理財正式成立之時,便設立專業化投資團隊,以股權投資業務和資本市場業務為抓手,強化對于科技創新型優質企業的篩選和甄別,促進科技金融業務和專精特新“小巨人”的項目儲備。2024年以來,信銀理財將做好“五篇大文章”納入公司短期和中長期資產管理發展目標,并建立相應的管理機制,堅持把長期主義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根基。
信銀理財一方面結合中信集團金融與實業相結合的產融結合優勢,借力中信銀行全國分支機構對市場一線客戶的營銷覆蓋,持續推動細分行業研究,建立網格化科技金融資產投資策略,響應科技型企業快速變化的投融資需求。
另一方面,圍繞科技企業在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不同階段的需求,在產品端、資產端、財富端構建業務聯動。從服務企業延伸到服務股東、管理層、員工及上下游合作商。目前,公司已形成債券、非標債權、可交債/可轉債、結構化股票投資、員工持股計劃、未上市公司股權等全品類金融工具,服務企業多元化投融資需求。
做好“科技金融”這篇大文章,需要有破冰的勇氣,更需要有堅持的耐力。在以信銀理財這類頭部理財公司持之以恒的努力下,銀行理財服務科技新質生產力,正迎來更多新可能。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