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碳”目標推動綠色轉型的當下,企業如何平衡環保投入與成本控制?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綠源智鏈”項目團隊與貴州申邦電氣、蘇州碳鎮為藍等新能源企業的合作給出了答案。通過構建分布式綠電全鏈交易生態,雙方已幫助首批合作企業實現綜合用能成本降低15%-20%,綠色電力利用率提升超40%,為企業綠色轉型提供了高效路徑。
【從“被動減排”到“主動創效”】
“以前買綠電流程繁瑣,價格還不穩定,現在像網購一樣方便,成本反而降了?!闭憬患译娮优浼S的負責人坦言。這一變化源于綠源智鏈與新能源企業共同打造的創新交易模式——將分散的光伏、風電資源整合為“虛擬電廠”,企業可通過平臺直接采購,省去中間環節的層層加價。
合作中,新能源企業提供穩定的綠電供應,綠源智鏈則通過智能系統實現供需精準匹配。某食品加工廠接入平臺后,不僅綠電采購價較傳統渠道低8%,還通過靈活調整用電時段,每月節省電費超3萬元。更關鍵的是,平臺附帶的綠色電力證書,讓企業在申報碳排放時直接抵扣近20%的排放量,省去了購買碳配額的支出。
【像“點外賣”一樣買綠電】
“打開平臺選套餐、填用量,系統自動報價,10分鐘就能完成簽約?!边@是江蘇某汽車零部件企業對合作模式的直觀感受。綠源智鏈將復雜的電力交易簡化為“基荷電+可調電”的靈活套餐,企業可根據生產計劃自主選擇電量浮動區間(±10%~±30%),避免“用不完浪費”或“不夠用補購”的尷尬。
這種“電商式”交易模式,打破了傳統電力合約的剛性約束。某工業園區通過組合“工作日基荷電+周末可調電”套餐,僅季度就減少用電浪費12萬千瓦時,相當于節省成本近10萬元。而“證電合一”的服務,更讓出口企業受益——憑平臺核發的綠證,某光伏組件廠商每年減免歐盟碳關稅超50萬元,產品競爭力顯著提升。
【調峰還能“賺外快”】
合作的驚喜之處,在于讓企業從“用電花錢”變成“用電賺錢”。當電網出現供需緊張時,平臺會邀請企業參與調峰,通過短暫調整生產負荷獲得補貼。上海某數據中心通過錯峰運行機房設備,每月僅調峰收益就達5萬元,相當于用能成本再降6%。
儲能服務則開辟了新收益渠道。平臺為企業提供儲能設備租賃,在電價低谷時自動充電、高峰時放電套利。廣東一家化工廠的儲能設備經優化后,年收益達設備投入的25%,實現了“躺著賺錢”。據統計,首批20家合作企業中,超六成通過調峰和儲能實現了綠色電力凈收益。
【政策風口下的生態擴容】
當前,國家《關于加快推進虛擬電廠發展的指導意見》正為這類合作注入動力。目前,綠源智鏈已整合華東、華南地區超1000MW分布式能源,服務覆蓋電子、化工、食品等12個行業,全年可減少棄風棄光量3億千瓦時,相當于少燒10萬噸標準煤。
“我們要讓更多企業覺得,綠色轉型不是負擔,而是機遇?!表椖控撠熑颂镦恒懕硎?,下一步將聯合更多新能源企業拓展服務范圍。這場由高校團隊與企業共同推動的革新,正以“降本增效”為支點,讓綠色電力成為企業發展的“新引擎”。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