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壽始終以服務國家戰略和民生福祉為己任,持續深化“為國投資為民服務”理念,以精準化、系統化的投資布局助力民生保障與社會經濟發展。作為集團旗下保險資金運用主平臺,中國人壽資產公司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合并管理資產規模超6.3萬億元,服務實體經濟規模近4萬億元,投資支持社會民生領域建設規模超2400億元,成為保險資管行業踐行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的頭雁典范。
“雙線配置”引領賦能直通民生
2019年,中國人壽資產公司率先建立包含民營企業發展、鄉村振興戰略、支持中小微企業和健康養老等服務民生保障相關的投資任務體系。在近年來的實踐中,通過創建并不斷完善以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委托方投資指引的“雙線配置”投資方法論,引導保險資金向國家最需要的重大發展戰略、重大改革舉措、重大民生工程建設跨周期穩健配置,充分融合金融投資專業工具和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的政治要求與人民立場。
“清單+模型”強化科學決策。通過制定產業投資正面清單與負面清單,鼓勵和支持圍繞鄉村振興、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實現共同富裕等社會民生領域開展項目投資。2024年,創新建立多維度評價模型,通過定量分析方法,從投資直達性、風險收益匹配等維度綜合評分,提升項目篩選科學性,引導另類業務聚焦關鍵環節領域,加大兼顧民生保障的服務實體經濟投資。
動態監控保障投資效能。在投后管理環節,采用動態監測、回訪調研及常態化溝通機制,對另類產品按照投后分類分級結果開展風險跟蹤。對于股權類項目,積極探索“投后賦能”,以公司治理為抓手,深度參與標的公司關鍵經營決策,提升投后管理效能。
多元投資布局深耕民生沃土
中國人壽資產公司結合市場情況聚焦品種投資優勢發力點,挖掘投資機會,形成了覆蓋廣泛、層次分明的民生投資布局。權益投資方面,聚焦基礎設施建設、醫療衛生、鄉村振興、健康養老等領域,加大相關投研力度,相關投資規模超930億元;債券投資方面,結合固收品種特點,在區域協調發展、普惠金融等領域重點發力,創新推出普惠金融主題資管產品,相關投資規模超1100億元;另類投資方面,錨定國家戰略支持和關系民生保障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投資部署,讓優質資產標的轉化為面向大眾的一個個民生工程、一件件優質產品、一項項解決方案。
從投資出發,守護母親河的“黃金水道”。在中國西北部廣袤的高原上,一條條清澈的河流蜿蜒流淌,一排排深藍色的光伏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中國人壽資產公司以長遠眼光和專業實力,為這片土地注入澎湃動力,為民生福祉筑牢堅實根基。2019年12月,受托實施90億元青海黃河公司股權投資項目,開啟了一場以清潔能源為紐帶,串聯起生態保護、民生改善與區域發展的生動實踐。
投資標的青海黃河公司電力總裝機2893.12萬千瓦,年均生產清潔電能約600億千瓦時,相當于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約4866萬噸。這一數字背后,是黃河連續不斷流的保障,是沿黃省區工農業發展的守護,更是高原生態與民生福祉的堅實支撐。
青海黃河公司所屬黃河上游的11座梯級水電站,如同一串璀璨的明珠,串聯起班多至青銅峽的“水電走廊”,實現“1滴水發11次電”。其中,龍羊峽水電站庫容達247億立方米,是黃河上庫容最大、調節性能最優的“水塔”。它不僅減輕了下游防洪壓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兩岸人畜飲水安全,更將下游省區灌溉保證率從56%提升至80%,保障了沿黃9省區承擔的全國約13.4%的糧食供給安全。拉西瓦水電站以年均102億千瓦時的發電量,解決了8萬余農牧民的灌溉難題,新增水澆地1.36萬公頃,助力當地群眾增收致富。
荒漠變綠洲,牧民變“光伏羊倌”。6月已經入夏,當走進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的光伏產業園,上千萬塊深藍色光伏面板正在“追光逐日”,其背景是綠色草甸和如珍珠般散落其中的“光伏羊”群,一切都充滿了生機。但是過去,曾經“風吹石頭跑”的塔拉灘,草場退化、沙礫橫飛,貧瘠的土地使得百姓產業發展陷入困境。
改變的背后是中國人壽資產公司受托股權投資管理的青海黃河公司全力以赴實現產業、生態發展和百姓生活相得益彰的生動實踐。光伏板的鋪設不僅吸收太陽能,還意外地成為生態修復的“利器”。它們遮擋陽光,降低地表蒸發量,使光伏子陣區整體植被覆蓋度增加80%,荒漠化土地縮減超100平方公里。
更令人驚喜的是“光伏+生態牧業”的創新模式。這些建好的光伏板需要每月清洗一次,由于光伏板減少了土地蒸發量以及清洗帶來意外水源,電池板附近的野草開始盡情地生長。為防范火災隱患,工作人員必須手工割草,除草成為一個巨大的工作任務。為此,光伏園的工作人員把目光投向那些曾經被荒漠化困擾的牧羊人。光伏園里加蓋了羊舍,一群群光伏羊變成這里的除草“義工”。
牧民每天在光伏板下放牧,羊群悠然穿梭在“板下牧草”間,既解決了光伏園區雜草問題,又讓牧民的收入翻倍。“以前羊吃不飽,現在草多了,羊長得肥,收入也多了”,當地牧民的話樸實卻充滿希望。光伏園還雇傭當地牧民從事保潔、安保等工作,真正實現了“打工不出村,月薪有保障”。光伏板不僅照亮了高原的夜晚,更點亮了百姓心中的幸福生活。
重點領域發力造福千家萬戶
中國人壽資產公司還在關鍵民生領域積極布局,通過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投資項目,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生活品質。
糧食安全方面,一是設立30億元“中國人壽-中糧1號股權投資計劃”,支持品牌糧油加工產能擴建、技術與裝備升級等,通過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模式,將金融資源轉化為守護國人餐桌上幸福的堅實力量;二是通過信托項目20億元投資農化科技企業先正達集團,支持覆蓋種子、作物營養等業務發展,幫助廣大種植戶夯實豐收根基,為糧食安全筑牢“種子基石”。
用水保障方面,一是發起設立200億元“中國人壽-云南國企改革發展股權投資計劃”,支持滇中引水工程,保障相關區域生態用水、生產用水、生活用水,直接受益人口達1500萬人;二是2000萬元高比例投資銀華紹興原水水利REIT,保障紹興市540余萬居民和工業企業用水供應。
交通出行方面,發起設立10億元“中國人壽-青島發展債權投資計劃”投向的青島膠州灣跨海大橋項目,42.12億元“安江高速持有型不動產資產支持專項計劃”、14.2億元“華泰-中交路建清西大橋持有型不動產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等,不僅為沿線發展提供有效交通設施保障,顯著縮短居民通行時間,還有利于帶動旅游資源開發,進一步促進了經濟和金融良性循環。
能源供應方面,一是受托200億元入股中石化川氣東送項目,該工程跨越6省2市、全長2229千米,設計年輸氣能力120億立方米,使近兩億百姓用上清潔穩定的天然氣;二是發起設立的50億元蘭滄1號2號綠色股權投資計劃、20.53億元中核1號股權投資計劃、電投清潔能源股權投資計劃、100億元國壽金石華輿風光股權投資基金等清潔能源項目,為廣大居民和企業提供穩定可靠的電力供應,為人民美好生活“綠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金動力”。
川氣東送項目山體隧道管道施工
鄉村振興投資方面,設立美麗鄉村(丹江口)產業基金,因地制宜、科學選項,先后投資了一批產業項目,簽約和落地規模合計約1億元,2024年基金已投項目提供就業崗位合計約570個,崗位平均收入3000-5000元/月,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聚焦“綠色”?;鹱プ∧纤闭{源頭丹江口水庫這一泓清水的優勢資源,先后投資國壽丹泉瓶裝水和博奧魚頭加工項目,有力印證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著眼“造血”?;鹨詤^域優勢產業為新的發力點,提升產業造血能力,投資奧斯龍潤滑油項目、內蒙古烏蘭察布風電項目、“京一根”粉條加工項目。提升“產業”。7800萬元投資了陜西、甘肅、吉林三個鄉村的光伏產業項目建設,提供了多項就業崗位,支持了當地畜牧業發展,其中567戶脫貧戶每年每戶可從項目獲得收益3000元,探索走出一條“清潔產業+綠色生態”的鄉村振興發展致富道路。
國壽丹泉瓶裝水項目
此外,中國人壽資產公司與中國漁業互助保險社通過全委托管理模式落地合作,有助于其為漁民群眾更好提供專業化風險管理服務,構筑漁業生產安全保障網。同時持續做好國民養老保險委托產品管理,助力其更好發展養老金融業務、提升服務民生保障水平。
“金融為民”是保險投資的底色,更是推進共同富裕的“主引擎”,中國人壽資產公司以長期投資之筆,繪就了一幅生態與民生共贏的壯麗畫卷。展望未來,中國人壽資產公司將持續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把服務人民作為保險投資的價值坐標和行動指南,堅定執行“333戰略”部署,貫徹“一個國壽一生守護”經營理念,不斷優化資源配置,以投資業務帶動實體經濟發展,全力服務國計民生,讓金融活水“流”入千企萬家,以金融之筆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的民生答卷。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中宏網版權申明:凡注有“中宏網”或電頭為“中宏網”的稿件,均為中宏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宏網”,并保留“中宏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