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4-7日,美國血管外科學會(Society for Vascular
Surgery,SVS)血管年會(VAM)在新奧爾良會議中心召開。上海德達心血管醫院影像與介入科楊呈偉主任代表黃連軍院長團隊受邀參會,對兩項科研成果進行學術報告交流,向國際學界展示中國主動脈領域創新力量。
兩項研究成果聚焦主動脈疾病診療新突破
《Intercostal Artery Patch Morphology and Hemodynamics After
Thoraco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Repair:A Long-Term CFD Analysis》,該研究基于上海德達醫院361例胸腹主動脈替換術后患者CT影像學長期隨訪數據,首次通過計算流體動力學(CFD)仿真技術,系統分析肋間動脈補片(ICA
patch)的形態學與血流動力學動態變化。通過對ICA補片體積、形態和分支吻合角度進行CFD量化,為臨床預測補片擴張/破裂風險提供力學評估模型工具,為優化胸腹主替換手術肋間動脈補片重建提供理論基礎。(詳細參數略)
胸腹主動脈替換術后,肋間動脈片不同解剖形態的血流模式圖
楊呈偉主任參加國際海報演講,并與現場專家問答互動交流
《Role of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in Evaluation of Renal Malperfusion
after Aortic Dissection Repair》,針對主動脈夾層外科/介入術后中-遠期腎臟缺血/萎縮這一臨床難題,團隊創新性地結合 CFD 與
CT血管造影(CTA),提出以腎動脈-主動脈壓力比(Renal Artery-Aorta Pressure Ratio,PR)作為評估夾層術后腎灌注量化指標,通過CFD動態監測血流數據分析,以期在術后早期預警高風險病變并開發相應預測工具,為臨床干預提供關鍵時間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