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前海人壽廣州總醫院心血管醫學中心主任邱健教授、心血管內科主任彭健教授團隊成功完成全國首批VARIPULSE脈沖消融導管指導下的房顫消融手術。該技術通過三維電生理標測系統(CARTO 3)與脈沖電場消融(PFA)的深度整合,實現了房顫治療的精準定位與安全消融,標志著我國房顫治療正式邁入“三維可視化脈沖消融”時代。
此次手術的順利開展,不僅進一步豐富了醫院在脈沖消融領域的臨床經驗,體現了前海人壽廣州總醫院對創新引領的不懈追求以及在房顫治療領域的領先地位,更將讓廣大房顫患者受益于全球領先的醫療技術和服務,為他們的生活質量帶來提升與改善。
專家視角:技術創新驅動臨床獲益,房顫治療“脈”入新領域
作為VARIPULSE的全國首批使用者,彭健教授表示:“脈沖新能源、全三維定位、安全快捷精準施治,我們迎來了全球房顫治療的新時代!”
近年來,前海人壽廣州總醫院心血管醫學中心持續推進房顫診療體系建設,從常規射頻消融、冷凍球囊消融到超高功率射頻消融,再到脈沖電場消融,始終聚焦國際前沿技術,第一時間把最好的方法應用于有適應癥的病人。
房顫危害與治療革新:從傳統消融到脈沖技術突破
房顫作為最常見的心律失常之一,表現為心率快且不規則,心房有效收縮減少,我國患病人數已超2000萬。其導致血栓栓塞事件等在內的多種并發癥,嚴重威脅患者生存質量。
當前,針對房顫患者的治療以節律控制為優,大量比較節律控制策略的研究證明,導管消融在控制節律、改善心功能及預防腦卒中等多方面具有優勢。
近幾年,除了主流的射頻消融和冷凍消融之外,以PFA為代表的新型消融能量為房顫患者帶來了更多希望,即利用短時程高電壓產生的多個脈沖波同時進行能量釋放,可在細胞膜上產生不可逆的微小孔道,從而導致心肌細胞凋亡壞死。
接受本次手術的患者一月余前于外院動態心電圖診斷出心房顫動,無明顯誘因下出現心悸,位于心前區,范圍約巴掌大小,自覺心跳明顯增快,為求系統診治擬“陣發性心房顫動”至前海人壽廣州總醫院就診。
面對這樣一位患者,心血管醫學中心團隊對病例資料、手術安全性和患者獲益等方面進行充分討論和綜合考慮后,一致決定使用最新上市的VARIPULSE脈沖消融導管為該患者進行治療。
術中數據顯示,單臺手術平均時間縮短至150分鐘以內,肺靜脈隔離時間僅需8.5分鐘/支,術中射線量降低至傳統消融方式的90%以下,且患者術后沒有出現常規射頻消融后的不適癥狀,術后次日出院。
真三維,脈極智!VARIPULSE:三維融合技術賦能精準消融
1.三維解剖重建,手術路徑實時追蹤
VARIPULSE可與CARTO系統無縫集成,全程三維可視,能夠還原左房解剖,追蹤消融損傷路徑,幫助術者以更安心、高效的方式開展手術。它不僅能與心腔內超聲(ICE)產品進行整合 ,提供實時成像,保障低/零射線手術的順利開展,還可通過局部阻抗TPI顯示電極與組織的貼靠程度,來確保有效放電。
2.脈沖消融優勢:高效性與安全性并重
臨床數據顯示,VARIPULSE在歐洲inspIRE試驗中,通過對186名患者的臨床研究,實現隨訪12個月0%主要不良事件(包括肺靜脈狹窄、心房食管瘺、血栓栓塞、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卒中或心肌梗死等),接受優化PFA治療方案的患者12個月的臨床成功率近80%,且整合CARTO 3的PFA平臺X線透視時間顯著縮短,手術時間也更短。
脈入心境,重塑“心”未來
此次成功開展全國首批VARIPULSE導管房顫脈沖消融手術,不僅彰顯了前海人壽廣州總醫院在心律失常領域的領先地位,更為房顫患者提供了更安全、高效的治療選擇。隨著脈沖消融技術的普及與優化,“房顫可治、可控”的目標正加速照進現實,為“健康中國”建設再譜“心”篇。
心血管醫學中心
前海人壽廣州總醫院心血管醫學中心是集中診治循環系統各種疾病的高水平診治平臺,已通過國家胸痛中心、國家標準化房顫中心建設單位、國家標準化心血管與代謝疾病中心示范中心的認證。中心下設:冠心病治療學組、心律失常治療學組、結構性心臟病治療學組。全中心有醫師15名,其中博士導師2名,碩士導師1名,主任醫師5名,副主任醫師2名,全日制研究生以上學歷者占85%。擁有2臺高級DSA、三維電生理標測系統(CARTO3)、新一代射頻儀(nGen)、血管內超聲(IVUS)、主動脈內球囊反搏儀(IABP)、冠脈旋磨儀(ROTAPRO)等國際先進設備。中心以介入診療為特色,在難治性心衰、頑固性高血壓、難治性心律失常及器械治療領域診療經驗豐富,尤其擅長心血管急危重癥與疑難病例的救治。
首席專家
國家冠心病介入基地主任、廣東心血管病分會副主委、原南部戰區總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 邱健
國家心律失常介入基地主任、廣東起搏與電生理分會副主委、原南方醫院心內科副主任 彭健
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心血管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原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副院長、心內科主任 鄒蓉
廣東省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南華大學衡陽醫學院副教授 杜劍波
廣東省醫師協會介入醫師分會常務委員、原南部戰區總醫院介入治療中心主任 王偉中
中華醫學會廣東省超聲分會副主任委員、原珠江醫院超聲診斷科主任 唐曉明
原新疆軍區總院心內科心功能室負責人、新疆心電專業學組副組長 吳亞平
介入心臟病學為工作特色
1.常規開展冠心病的介入診斷和治療,如冠狀動脈造影、經皮冠脈內血管成形術和支架植入術等。在復雜冠心病介入治療,特別是對急性心肌梗塞、左主干病變和正逆向技術結合開通冠脈慢性全閉血管(CTO)、冠脈內超聲(IVUS)/光學相干斷層掃描(〇CT)和冠脈血流儲備分數(FFR)、鈣化病變旋磨技術等優化PCI技術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
2.已開展各種快速心律失常的診斷和治療,利用射頻消融、冷凍消融、脈沖消融多種消融方式開展室上速、室性早搏、室速、房速、房撲、房顫等微創治療。在CARTO和腔內超聲(ICE)引導下完成復雜心律失常介入治療經驗豐富。介入治療大多數在零射線下完成,避免了患者的輻射損傷。
3.已開展左心耳封堵術預防心源性卒中、射頻消融治療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及血管迷走神經暈厥,在融合多種治療方式下實現一站式介入治療有著豐富的經驗。
4.常規開展各種緩慢性心律失常起搏治療,特別是在無導線起搏、心臟同步化治療(CRT-D)植入術、ICD植入術、希氏束起搏術等新技術領域有著豐富的經驗。
5.常規開展各種先心病的介入治療,在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卵圓孔未閉的介入治療方面有國產及進口全套多種材質品類的產品選擇應用。
6.開展各種心臟瓣膜性疾病的介入治療,包括風濕性二尖瓣狹窄的經皮二尖瓣球囊成形術(PBMV)、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R)、經導管二尖瓣緣對緣修復術(TEER)。
7.難治性高血壓的治療:經腎動脈交感神經消融術RDN。
8.開展外周血管介入治療,包括大血管支架植入、出血封堵、取栓等。
9.胸痛中心:對于急性胸痛的患者均可快速進入暢通的急診救治綠色通道。胸痛中心人員保證24小時待命,設備達到最高級別的配備,呼吸機、IABP、ECMO等,致力于降低胸痛患者的死亡率、改善臨床預后,為患者生命保駕護航。
本學科秉承以病人為中心,優質服務貫穿醫療全程的服務理念,以高尚的醫德、精湛的醫術、人性化的管理和整潔優雅的環境,竭誠為每一位患者服務。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