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律商聯訊風險信息(簡稱“律商風險”)在北京成功舉辦了“智馭未來·生態共贏——2025車險深度交流會”。律商風險產品經理蔡舒在行業分享會上發表了“新能源+網約車趨勢與探討”主題演講,圍繞政策及企業新聞,深入剖析了新能源車與網約車的未來趨勢與發展方向,為行業發展提供了前瞻性的見解。蔡舒指出,政策的持續推動帶來的深遠影響正逐步顯現,未來新能源車將加速向營運場景滲透,而網約車合規化與新能源化趨勢亦不可逆轉。
新能源車:政策驅動下的多元發展
蔡舒表示,回顧新能源車的發展歷程,近年來取得了顯著進步。自2020年起,國家高層開始向下頒布一系列政策,從清潔能源板塊的碳達峰、碳中和概念,到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及線路圖2.0,為行業發展指明了方向。2021年專屬新能源車條款的頒布,更是推動了行業的突飛猛進,新能源車保有量在去年底已達3100多萬輛。
過去五年間,新能源車承保以家用車為主,但政策的影響逐漸顯現。2023年工信部啟動試點政策,要求新增出租車及網約車中新能源車占比達80%。目前,網約車中新能源車占比已接近70%,未來有望快速達到目標。同時,新能源車在營運場景中的應用日益廣泛,其性價比高、營運成本低的優勢,加上政策的支持,使得網約車和營運貨車領域新能源車占比大幅上升。
在貨車領域,新能源小貨車和重卡成為發展亮點。2025年初的以舊換新政策,將國四排放標準納入其中,推動燃油貨車置換為新能源小貨車,廂式貨車成為置換主力。重卡方面,得益于國家政策和區域性政策的支持,特別是在沿海港口城市,如寧波到義烏的綠色運輸線以及舟山港口的重卡充電站建設,重卡發展趨勢迅猛。
蔡舒強調,項目主要聚焦于新技術、降成本和油轉電方面。新技術方面,固態電池、氫燃料電池和鈉離子電池等新型動力電池成為研究重點,有望攻克極寒、極熱環境下熱泵系統能效衰減等難題,提升熱管理系統效能,提高新能源車在東北等寒冷地區的滲透率。降成本方面,開展線控底盤關鍵系統(包括線控制動、線控轉向、線控懸架等)攻關,縮短車型研制周期、降低制造成本;支持先進電驅系統的自主設計和生產制造,提高成本控制能力和供應鏈掌控能力,進一步提升新能源車的性價比,推動其在營運領域的廣泛應用。油轉電方面,政策傾向性支持則有助于傳統燃油車生產線改造提升為新能源車生產線;重點解決燃油車與新能源車差異化生產環節,通過引入自動化設備、智能數字化控制系統等,打造智能化新能源車生產線,助力汽車產能結構優化調整,促進汽車行業的碳中和、碳達峰目標的實現。
網約車:合規化與“兼職司機”現象并存
蔡舒指出,網約車行業在政策引導下穩步發展。目前,網約車持雙證合規率尚未達到100%,盡管“雙證合規”(車輛營運證、駕駛員資格證)政策不斷收緊,但各地執行差異顯著,如北京合規率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多地通過約談平臺、限制派單等手段強化監管,預計合規率將逐步提升。
新能源車在網約車領域的占比不斷提高,目前已在70%左右,部分城市新增網約車已要求必須為新能源車。這一趨勢不僅推動了網約車車型的更新換代,也對網約車風險評估提出了新的挑戰。
此外,網約車司機結構發生變化,全職司機比率持續下降,目前已降至約59%,非全職司機數量增多。這些司機既有網約車營運行為,又有家用車自用行為,使得網約車風險評估需要綜合考慮營運和非營運行為的影響。
律商風險新能源+網約車解決方案應對行業變化
面對新能源車與網約車行業的發展變化,律商風險推出“數據+評分” 新能源+網約車車險破局方案,運用國際先進的數據整合與大數據分析技術,融合車輛共性靜態數據、新能源車特有靜態數據及動態數據,從 “動”“靜” 維度,圍繞車與人多維度審視風險,精準量化評估風險。
律商風險基于全面穩定的數據庫,涵蓋新能源車物理屬性、動態數據等,能精準識別車輛 “是否網約” 及網約車風險高低。同時,針對不同規模保險公司,推出交叉業務組合的新能源 + 網約車產品聯動策略,提供靈活組合解決方案。為大型保險公司提供數據庫級系統支持,協助建立精細化定價模型;為中小型保險公司提供綜合數據分析工具,快速篩選高風險業務。
隨著政策的持續推動和企業技術的不斷創新,新能源車與網約車行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新能源車在營運場景中的應用將更加廣泛,網約車行業也將朝著合規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未來,律商風險還將持續優化服務,推動保險行業新能源車及網約車業務的高質量發展。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