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萬物榮華。6月22日,眼科康復學術論壇暨視網膜色素變性治療創新進展研討會在北大醫療康復醫院隆重舉行,本次會議由中國康復醫學會等為指導單位,北京北大醫療康復醫院主辦,北京大學國際醫院康復科協辦。會議旨在搭建高水平學術交流平臺,推動診療技術突破與臨床實踐融合,為患者點亮希望之光。
(圖說:會議現場)
會議現場匯聚了來自北京同仁醫院、北大國際醫院、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地壇醫院、京煤集團總醫院、國典醫藥等多家知名醫療機構的多位眼科領域專家學者。專家們圍繞視網膜色素變性治療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技術突破及臨床實踐開展深度研討,聚焦基因治療、細胞療法、智能輔助技術等前沿方向,共同探索行業創新路徑。
(圖說:北大醫療康復醫院院長于峰致辭)
北大醫療康復醫院院長于峰為本次論壇致開幕詞。首先,于峰院長對參加本次論壇會的各位領導、各位醫學專家學者、各位嘉賓致以熱烈的歡迎。他表示,視網膜色素變性作為遺傳性致盲眼病的代表,長期以來是眼科領域的治療難點,也是全球視覺健康領域的重大挑戰。近年來,隨著基因療法、干細胞技術、人工視覺等前沿領域的發展,RP(視網膜色素變性)治療迎來了新的曙光。作為北大醫療體系的重要成員,北大醫療康復醫院始終以“學術引領、技術驅動、人文關懷”為宗旨,致力構建覆蓋“預防-治療-康復”的一體化眼科服務生態。于峰院長強調,本次論壇的舉辦,既是對我院眼科康復能力的認可,更是激勵我們深耕疑難眼病康復領域的責任。醫院期待與各位同仁攜手合作,深化科研協作,加速技術轉化,踐行患者中心理念,共同構建全生命周期視覺健康管理網絡,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本次大會邀請了北京同仁醫院眼科李松峰教授、佘海澄教授、北京大學國際醫院眼科袁夢克教授、北京京煤集團總醫院眼科姚晶磊教授、北大醫療康復醫院眼科楊春華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國典醫藥王玥博士、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嚴京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地壇醫院眼科李丹教授、北大醫療康復醫院中醫科陶濤醫生等國內眼科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圍繞新進展、新技術、新應用等維度進行深入交流與探討,通過分享優秀臨床經驗和技術,汲取彼此之長,提升疑難眼病的診療水平。
專家們以前沿研究與臨床實踐為核心,帶來九場深度學術分享:
(下方按專家學術報告順序依次展示)
北京同仁醫院眼科李松峰教授以《數字化的高速玻切時代》為題作學術匯報。
北京同仁醫院眼科佘海澄教授以《玻切時代的鞏膜扣帶手術》為題作學術匯報。
北京大學國際醫院眼科袁夢克教授以《視網膜切開在復雜網脫中的應用探討 》為題作學術匯報。
北京京煤集團總醫院眼科姚晶磊教授以《屈光型人工晶體的選擇》為題作學術匯報。
北大醫療康復醫院眼科楊春華教授以《眼肌移位血管吻合術治療視網膜色素變性遠期追蹤病例的觀察與思考》為題作學術匯報。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國典醫藥王玥博士以《干細胞衍生外泌體在眼科疾病治療中的創新應用與挑戰》為題作學術匯報。
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嚴京教授以《基于“一氣周流”治療視網膜色素變性思考》為題作學術匯報。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地壇醫院眼科李丹教授以《視網膜色素變性的診斷與治療要點》為題作學術匯報。
北大醫療康復醫院中醫科陶濤醫生以《視網膜色素變性的中醫治療體會》為題作學術匯報。
會議現場,各位專家聚焦眼科康復領域的熱點與難點,展開了多維度、多層次的深入學術討論。專家們旁征博引、各抒己見,結合豐富的臨床案例,深入淺出地進行分析講解,其講座見解獨到且內容前瞻,引發了與會人員的濃厚興趣與深入思考。與會者們積極提出自身在工作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專家們一一詳細作答,現場學術氛圍濃厚,交流互動熱烈。
現場還特別邀請了楊春華教授的患者代表出席。楊春華教授在眼科手術領域造詣深厚,尤其在視網膜色素變性治療方面經驗豐富,她以 “眼外肌植入術” 為基礎,結合祖國醫學理論,改良出適用于原發性視網膜色素變性的治療方法,通過增加血管植入數量改善脈絡膜血液供應,拯救營養不良的視細胞,實現病情控制與改善。楊教授自 1982 年末起深耕該領 40 余年,截至目前已累計完成相關手術病例4000余例。幾位接受手術治療后5至20年的視網膜色素變性患者專程前來支持楊春華教授。他們在現場分享感悟時紛紛表示,楊春華教授實施的手術不僅讓他們在黑暗中重新捕捉到光明的希望,還讓他們重拾了對生活的熱愛。
此次學術會議成功舉辦,不僅搭建了難治性眼病的學術研討平臺,加速學術成果轉化與知識協同創新,還加強深化對視網膜色素變性等疾病的臨床研究與創新治療探索,為更好地建立與各級醫院、各企業優勢互補、雙向轉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未來,作為中國平安集團旗下三級專科康復醫院,北大醫療康復醫院將堅定不移地扛起引領大旗,持續深耕細作,以創新驅動為引擎,凝聚各方力量,錨定“國際化、專業化、智能化”發展方向,始終以患者需求為核心,整合多學科資源,優化服務流程,為患者提供全周期、全方位的優質醫療服務,持續為 “健康中國” 建設貢獻力量。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