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2025深圳(羅湖)空天產業大會暨蒼宇天基全球能力發布會成功舉行。本次大會吸引了來自國內外航空航天組織、科研院所、航天企業及投資機構等逾200位代表參會。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武漢大學教授李德仁,國際宇航聯合會執行主任克里斯蒂安·費施廷格等專家發表了主旨演講,分享了行業洞見。
當前,我國空天產業鏈生態已步入快速發展期,羅湖區聚焦這片空天經濟藍海,旨在積極參與并分享這一增長極,著力發展技術密集、資本密集、產出密集的未來產業,推動羅湖經濟體量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2025年,羅湖提出將新增低空空天領域規模企業20家以上的目標,推動空天產業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
深圳市羅湖區投資促進局負責人解讀了羅湖“空天產業生態圈”的支撐體系。一是政策引領,精準扶持。羅湖推出力度空前的“三個2000萬”專項扶持計劃:對空天產業重大投入項目按實際投資比例給予最高2000萬元支持;對重大平臺、獨角獸及關鍵核心技術突破項目提供最高2000萬元支持;對規模以上空天企業,依據年度增長情況給予最高2000萬元成長激勵,連續三年兌現。二是資本賦能,全周期支撐。構建以長期資本、耐心資本為核心的產業基金矩陣,總動員能超580億元:包括30億元區政府引導基金參投的13支戰新基金(總規模506億元)、區屬國企近70億元直投資金,以及新設立的10億元“補改投”產業促進基金,為產業發展注入強勁金融動力。三是人才引育,生態筑基。大力實施“菁英人才”政策,聚焦引進和培育頂尖科學家、產業領軍人才、青年創新骨干及高技能工匠,構建多層次人才梯隊。提供覆蓋人才認定、獎勵補貼及住房安居、醫療保障、子女入學等全方位的“一站式”服務保障。四是空間保障,全鏈覆蓋。打造“從工位到產業用地”的全生命周期空間支持體系。
大會上,李德仁教授等行業專家們結合各自研究領域,圍繞“如何通過技術創新、產業協同與國際合作推動空天產業加速發展”等前瞻話題進行深入研討,對深圳和羅湖大力發展空天產業提出建議。
大會上,蒼宇天基與羅湖區產業部門、商業衛星公司及生態合作伙伴分別簽署了合作協議,貫通研發至應用全鏈條,天基中繼通信創新集群加速構建。
大會期間,還召開了產業對接座談會、生態伙伴交流會等活動。蒼宇天基與武漢大學共同成立的“基于中繼通信的即時遙感創新研究中心”也正式揭牌,落戶羅湖。羅湖區投資促進局負責人表示,將全力支持該中心建設,將其打造成為空天領域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重要加速器,并積極推動更多類似的產學研合作項目在羅湖落地生根。(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黨文婷)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