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盛夏,東郊到家“溫暖傳遞計劃”公益行動再次啟程。從社區孤寡老人到偏遠山區兒童,從城市環衛工人到殘障康復群體,這支以“到家服務”起家的企業團隊,正以實際行動將健康關懷與人文溫度送往更多需要幫助的角落。七年來,東郊到家的公益腳步從未停歇,從應急物資捐贈到長期健康幫扶,從技能培訓賦能到精神陪伴支持,其公益行動已覆蓋全國20余座城市,成為企業踐行社會責任的生動注腳。
東郊到家的公益行動始終以“解決真實需求”為出發點。技師團隊不定期為獨居老人提供免費肩頸按摩與健康監測服務。針對老人聽力下降、行動不便的特點,技師們自創“慢動作溝通法”:用放大鏡展示穴位圖,用彩色貼紙標記按摩重點,甚至將服務步驟編成朗朗上口的順口溜。一位83歲的老人感慨:“他們不僅幫我緩解了腰疼,還教會我幾個簡單的拉伸動作,現在我自己在家也能活動筋骨了。”
東郊到家的公益理念,不止于“給予”,更在于“賦能”。在精神陪伴層面,東郊到家發起“一小時傾聽”計劃,鼓勵技師利用服務間隙與孤寡老人聊天、為留守兒童輔導功課。一位技師在日記中寫道:“張奶奶總念叨兒子在國外回不來,我就教她用手機視頻通話。那天她第一次看到孫子的臉,笑得像個孩子。”這種超越服務本身的情感聯結,讓公益有了更深的溫度。
東郊到家的公益實踐,折射出新時代企業的責任擔當,更揭示了一個樸素而深刻的真理:公益的本質,是喚醒人性中的善意與共情,是讓每個個體都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成為光的傳遞者。當商業邏輯與人文精神深度融合,當專業技能轉化為社會價值,企業便不再是冰冷的盈利機器,而是社會進步的參與者、推動者。
七年來,東郊到家用行動證明,公益無需宏大敘事,它藏在每一次用心的服務里,在每一句真誠的問候中,在每一雙傳遞溫暖的手掌間。而這份溫暖的力量,正在悄然重塑社會的精神肌理——它讓獨居老人不再孤獨,讓殘障人士重拾尊嚴,讓山區兒童看見希望,讓城市里的陌生人因善意而相連。
未來,東郊到家的公益之路仍將步履不停。當更多企業將社會責任融入基因,當“贈人玫瑰”成為社會共識,當“舉手之勞”化作日常習慣,我們終將迎來一個更具溫度的世界:在那里,弱勢群體不再被遺忘,善意不再被辜負,溫暖不再是稀缺品,而是流淌在人與人之間的永恒底色。這不僅是東郊到家的愿景,更應成為整個社會的共同追求——因為唯有心懷熱望、步履不停,方能讓溫暖照亮每一處角落,讓善意成為文明最堅韌的紐帶。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