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科創企業手握專利卻困于資金,當技術突破因融資瓶頸停滯不前——這不是一個技術難題,而是需要打破金融認知壁壘。民生銀行上海分行用創新金融工具重新定義技術價值,推出“知識產權貸”,讓每一份專利都成為企業騰飛的“黃金籌碼”,實現“讓智慧創造財富”。
證書變成“活錢”,“民生知識貸”助企業破困局
凌晨1點半,上海自貿區的一幢寫字樓里,某智能科技公司的董事長余博士看著最新的財務報表,眉頭緊鎖。雖然手上的訂單數量已經達到了歷年來的最高水平,公司自主研發的自動駕駛和高級輔助駕駛產品也得到了市場的高度認可,但企業不斷增漲的研發費用、下游客戶不斷延長的應收賬款的賬期讓余博士感到焦慮。他的手指無意識地敲打著辦公桌上那摞專利證書——公司擁有37項自動駕駛發明專利,其中3項剛獲評上海市專利示范項目,可在急需用錢的關口,這些證書仿佛成了鑲在玻璃框里的裝飾品,好看但缺乏實質的用處。此時的余博士怎么也想不到,在即將參加的銀企對接會上,他將會尋到一個巨大的轉機。
那天,余博士受邀參加了園區舉辦的銀企對接會,試圖找找融資渠道,緩解資金壓力,這時,民生銀行上海分行的宣講引起了他的注意。不同于市場上普遍要求房產抵押,民生銀行客戶經理宣講的“知識產權貸”,企業可以利用現有的知識產權進行質押融資,如果疊加上海市專利試點示范企業評分標準和政策補貼、上海各區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業務貼息政策,還能節省一大筆利息成本。這讓余博士眼前一亮,迅速與民生銀行進行了線下交流。
隨后的兩周成了與時間賽跑的過程,民生銀行上海分行報批三步走流程,高效地為余博士解決了融資難題。第一步,產品經理帶隊進企業,梳理出企業符合質押條件的核心專利;第二步,民生銀行對接上海技術交易所完成專利估值,全程不需要企業動手;第三步,則帶來了量身定制的方案——通過“中小微擔保基金+知識產權質押”組合擔保方式,確定2000萬元的授信方案。
“真沒想到這些證書能變成‘活錢’。”當貸款到賬時,余博士看著賬戶信息感慨不斷。更讓他意外的是,貸款到期后還能申請到中小微擔保基金和知識產權質押的貼息,進一步降低了融資成本。
盤活知產,科技賦能企業融資
自2022年以來,民生銀行上海分行同上海技術交易所合作開發“民生知識貸”產品,以“信用貸+知識貸”的信貸組合專注科技“底色”,不只“看賬本”,更要“看未來”。企業無需房產、土地等固定資產抵押,僅憑自主研發的I類知識產權(如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等)即可線上評估、線上申請貸款,最高額度達5000萬元。質押率最高可達50%,貸款期限最長可達3年,切實有效的助力企業盤活無形資產,支持企業技術創新。此外,結合上海各區出臺專項貼息政策,切實為科技型企業降低綜合融資成本。
申請便捷,三步開啟融資通道
民生銀行“知識產權貸”以創新金融邏輯,重新定義科技型企業的價值衡量標準,讓企業體驗到快速、便捷的融資服務。企業只需提供知識產權清單,通過篩選核心知識產權,完成專利評估,民生銀行上海分行將為企業量身制定授信方案,派遣專屬客戶經理全程跟進,完成全流程周期服務。
無論是尖端科技實驗室,還是產業升級中的“隱形冠軍”,民生銀行上海分行以金融之力,讓每一份智慧成果都能轉化為發展動能。民生銀行“知識產權貸”,助力科技產業創新之火燃得更旺,共同書寫“知產”變“資產”的共贏篇章!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1673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7121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250號
關于我們 中宏網動態 廣告服務 中宏網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30128號-1 舉報電話: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fljgs.cn.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管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