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珠江口的晨霧還未完全散盡,珠海格力電器總部外墻上“讓世界愛上中國造”的標語已被朝陽照亮。這簡短有力的標語,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格力34年的發展軌跡。這家從空調小廠成長為全球家電巨頭的企業,其發展歷程與中國制造業崛起同頻共振。
董明珠曾說:“即使我們站在山頂上,頭頂還有星空,創新永遠在路上。”這句充滿哲思的話語,道破了格力文化基因中最核心的密碼——以質量為骨、創新為魂、責任為脈,在時代更迭中始終保持著對工業精神的敬畏與突破。
如今,這家企業已向股民分紅超1700億元,向國家納稅超1900億元,用數字詮釋著“家國同構”的深層邏輯。
質量覺醒:堅定“長期主義”
一系列變革創新后,1995年格力銷售業績同比增長7倍,首次實現盈利,奠定了行業龍頭地位。這讓管理層深刻認識到:在市場化初期的無序競爭中,質量是唯一的“壓艙石”。
在那個急功近利的年代,格力的做法顯得格格不入。許多企業為了眼前的利益,對零部件采購質量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導致市場上產品質量良莠不齊。而格力卻反其道而行之,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對每一個零部件都進行嚴格檢驗。這種對質量的執著追求,源于格力“質量第一、顧客滿意”的核心價值觀。
在格力看來,質量關乎兩條生命,一條是消費者的生命,一條是企業的生命。只有保證產品質量,才能贏得消費者的信任,也才能贏得世界的尊重。
2006年,格力獲得國家質檢總局頒發的“世界名牌”稱號,此時距離其確立質量立企戰略已過去12年。2018年,“讓世界愛上中國造”格力完美質量管理模式獲得第三屆中國質量獎。2021年,董明珠憑借在質量管理領域的突出貢獻榮獲第四屆中國質量獎提名獎,成為廣東省獲得該獎項的第一人。同年,格力推出家用空調“十年免費包修”政策,再次引領服務升級。這種“慢功夫”背后,是對制造業發展的敬畏——質量不是營銷噱頭,而是融入企業血液的文化基因。
在全球制造業版圖中,格力的質量覺醒暗合了發展中國家企業的成長邏輯。日本索尼當年以“品質革命”打破“東洋貨=劣質品”偏見,韓國三星以“質量經營”戰略實現產業升級,格力的質量之路正是這種后發國家企業突圍路徑的中國實踐。不同的是,這種質量追求被賦予了特殊的時代內涵:當中國要從“世界工廠”向“質量強國”跨越時,格力用30余年時間,在消費者心中樹立起“中國質造”的信任標桿。
創新破局:永不屈服的犟精神
科技創新,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格力的破局始于一種不屈服的犟精神。當全球都在為空調能耗問題困擾時,格力科研團隊提出“光伏直驅”的顛覆性設想:讓空調直接使用太陽能,真正實現空調零電費。
2013年底,格力電器成功研發出全球首臺“零電費的中央空調”——光伏直驅變頻離心機,實現了顛覆性創新,開創了中央空調的零能耗時代。這個被業內視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最終卻在格力潛心鉆研,數百次試驗中成為現實。當全球首臺光伏直驅變頻離心機在市場亮相時,同行也不由得感慨:“格力重新定義了中央空調的技術邊界。”
在此之后,從家用到商用、從內銷到外銷,格力對高能效變頻空調進行了光伏直驅化全系列開發,全系列化的光伏直驅變頻空調系統,基本可以滿足所有建筑類型的空調使用需求。如今,格力光伏空調的足跡遍布全球35個國家和地區,估算每年可實現減碳約11萬噸。
格力不斷加大科研投入,建立了體系完備的科研平臺,擁有5個國家級科研平臺、16個研究院、152個研究所、1411個實驗室。格力還匯聚了一大批頂尖科研人才,形成了強大的研發團隊。
截至2025年4月,格力電器累計申請專利超13萬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超7萬件,是唯一一家連續九年進入中國發明專利授權量前十的家電企業,現擁有48項“國際領先”技術,累計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2項、國家技術發明獎2項、中國專利金獎3項、日內瓦發明展金獎16項、紐倫堡發明展金獎12項,這些技術與專利構筑起難以逾越的技術護城河。
格力創新精神,源于其經營理念:“一個沒有創新的企業是沒有靈魂的企業;一個沒有核心技術的企業是沒有脊梁的企業;一個沒有精品的企業是沒有未來的企業。”
格力的創新之路呈現獨特的中國邏輯。不同于歐美企業的“開放式創新”,也不同于日韓企業的“跟隨式創新”,格力選擇了“全鏈條自主創新”模式:從壓縮機、電機等核心部件,到工業機器人、智能裝備,構建起覆蓋研發、制造、服務的完整創新生態。
這種“硬核創新”背后,是中國制造業在技術封鎖下的必然選擇,更是一種文化自覺——當“市場換技術”之路越走越窄時,唯有把核心技術攥在自己手里,才能在全球產業鏈中擁有話語權。
同時,格力在海外市場不遺余力地探索與實踐。其他企業長期貼牌、代工的經歷讓格力意識到掌握自主品牌的重要性。隨著技術和產品掌控能力的提升,格力品牌逐步走向海外并廣獲認可,2001年巴西基地建成,這是國內空調企業在海外設立的第一個生產基地,標志著我國空調行業真正邁出了國際化的步伐。
目前,格力產品銷往190+國家和地區,自主品牌占出口總額70%,“一帶一路”國家中自主品牌占比超85%。OEM業務大幅減少,率先擺脫空調行業長期內卷和以價格戰競爭為主導的局面,成功實現了從貼牌業務為主向自主品牌為主的高質量發展轉型升級,引領全行業出海發展的變革。歐睿數據顯示,格力2024年分體式空調零售量全球第一。
自主育才: 讓奮斗 者與企業共成長
“干一行,愛一行”這句話印證在一代又一代的格力人深耕細作的成長軌跡,不少員工踏入格力后,便扎根于此。歸根結底,是因為格力給予的成長空間足夠大,他們在這里不僅能實現自我價值,更能找到歸宿感。
格力絕大部分管理層都是自主培養一路提拔上來的,從服務30余年直至退休的資深員工到初出茅廬的應屆畢業生,公司為員工建立了系統性培訓機制,營造“只要你想干,就給你機會”的人才氛圍。
2002年,20歲的曹祥云從湖南耒陽南下珠海打工,白天啃饅頭找工作,晚上睡巴士站。他第一份工作是進入珠海格力成品庫的一名搬運工,白天觀察叉車操作,晚上模仿練習,最終創造出“叉車開瓶蓋”的絕活,登上央視舞臺。
這位從搬運工成長為“叉車大王”的傳奇人物,是格力“人人皆可成才”理念的最佳注腳。而格力技能培訓中心“工匠孵化”每天都在發生,其構建“選、育、用、留”培養體系和創新激勵機制,通過“3-6-1”培養模式、技能大師工作室、“技能與學歷雙提升”計劃等舉措培養人才。
對于科技人才,格力通過公司四級人才培養體系,提供前沿技術學習資源,搭建平臺、投入資源、給予機會,讓員工通過不斷挑戰自我,實現向高、精、尖領域專業化人才的轉變。格力精密模具公司2015屆研究生王亞東,帶領青年創新團隊從最初的3人發展到現在的50余人,他們自主研發的放電加工自動線,實現了模具生產線的自動化,用專業創造了價值。
在全球制造業人才競爭的版圖中,格力展現出獨特的“中國智慧”。不同于發達國家企業依賴全球獵頭的“拿來主義”,也不同于東南亞企業的低成本勞動力策略,格力選擇了“自主培養+正向激勵”的本土化路徑。
與此同時,格力將人才關懷延伸至生活的方方面面:建設人才保障房、開辦格力學校解決員工后顧之憂;推行雙休制、取消加班,同步提升薪酬待遇;家屬區配備游泳池、圖書館、運動場等設施。員工在社交媒體分享的“園區周末VLOG”,勾勒出工作與生活平衡的圖景。
自2021年起,格力還陸續推出第一期、第二期和第三期員工持股計劃,累計覆蓋超1萬名員工,長期、有效的激勵機制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格力實現了對核心骨干員工的激勵穩留,這種“企業與員工共成長”的理念,讓員工不僅是生產者,更成為企業的“主人”。
董明珠以“做真人,做真事,說真話”的信條塑造企業基因。她雷厲風行的執行力與包容柔軟的管理智慧,為格力人注入方向感與踏實感。這種兼具力量感與溫度的領導風格,正轉化為格力文化的內核——讓每個奮斗者都能被看見與關愛。
家國情懷:做有魄力與溫度的企業
董明珠懷揣著一顆熾熱的愛國赤子心,這份情懷不僅融入她的個人行動之中,更深深鐫刻在企業的管理脈絡里。她曾多次擲地有聲地強調:“國家需求,就是企業的前行方向。”在格力的發展征程中,家國情懷始終如一條堅韌的絲線,貫穿其中,成為推動企業不斷前行的強大動力。
面對記者的采訪,董明珠回憶起:“空談誤國,實干興邦”這句話照亮了她前行的道路,給予她莫大的鼓舞,也讓她對企業的發展有了全新的深刻認知。
在深部礦井中,地面集中制冷下送模式無法滿足深部礦井差異化需求,易受礦壓影響,維護難度大,無法實現高溫深井工作面有效降溫;現有局部制冷設備在工作過程中則存在出風溫度高、對水及新風資源消耗過多、設備故障率高等問題。
當接到平煤關于解決井下高溫高濕問題的求助時,董明珠果斷接下這一挑戰,“哪怕是不賺錢,我們也要做!”最終成功研制使工作面降溫10℃、濕度降低30%的礦井空調,有效改善井下工作環境、保障礦工生命健康。這種“明知山有虎”的破局精神,正是家國情懷在產業競爭中的具象化表達。
這種“義在利先”的價值觀,讓格力在資本市場上或許并非最為耀眼的明星,但成為了員工心中“最有溫度的企業”。從技術攻關的“硬實力”到社會責任的“軟擔當”,這不僅體現了格力的社會責任感,更成為個體、企業與國家同頻共振的精神象征。
結語:
誕生于改革開放的春風里,格力用三十四載光陰,悄然完成了一場從“跟跑”到“并跑”,再到昂首“領跑”的壯麗蛻變,詮釋了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進階之路。
回望來路,格力的創新足跡清晰而深刻。它經歷了從技術模仿到系統創新的躍遷,它將“市場導向”與“國家戰略”有機結合:既追求商業成功,又承擔產業使命,形成了獨特的“國家任務、企業攻關、市場轉化”創新機制。
在時光的淬煉中,格力也沉淀下深厚而獨特的企業文化。這份文化,飽含著對制造業本質的堅守、對時代精神的回應、對文明型企業的探索。它以自身獨特的文化基因與發展范式,向世界自信地展示著中國企業的魅力與實力。
“締造世界一流企業,成就格力百年品牌”——這不僅僅是一句響亮的口號,更是格力人心中熊熊燃燒的百年征途與堅定信仰,是源自內心深處的文化自信。前路漫漫,道阻且長,堅定長期主義做一家“有靈魂、有脊梁、有未來”的企業,格力人始終步履鏗鏘,砥礪前行。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